mfyflash 发表于 2012-9-15 18:21

事实?不知道你说的事实是什么,据我看到的帖子内容,筒友质疑的是此筒结构,而维护者拿数据,做实验证明其是合格筒,并无人说此筒是不合格筒吧?本质一点,此结构不如一体等散热。承认这点,什么实验都不用做,不承认这点,做什么实验都证明不了这个本质事实。

mfyflash 发表于 2012-9-15 18:21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8: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为什么一直避而不谈事实呢?

道理的基础是事实。


事实?不知道你说的事实是什么,据我看到的帖子内容,筒友质疑的是此筒结构,而维护者拿数据,做实验证明其是合格筒,并无人说此筒是不合格筒吧?本质一点,此结构不如一体等散热。承认这点,什么实验都不用做,不承认这点,做什么实验都证明不了这个本质事实。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8:29

我是非常支持光衰测试的,附议楼上有人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这个派 那个派 还是无党无派的 以为我的两个光衰测试细节建议如何?

foxfan 发表于 2012-9-15 18:31


测试细节的再举例,
模拟非筒友的一般使用者在点亮高亮5分钟后,看到亮度下降,以为是开关接触不良,于是关闭后再度开启高亮,然后5分钟后看到亮度再度下降,便关闭后再度开启高亮 ....以下同前....
使S10一直维持在最高亮不降檔,看看S10的导热散热结构能否扛得住,
这应该也是属于极限测试的范围吧?
兄弟很有幽默感。

RP周 发表于 2012-9-15 18:35

黑死八人~~{:1_287:}

比如鱼 发表于 2012-9-15 18:42

电筒爱好者 发表于 2012-9-15 1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质疑派,我估计我不算普通筒友了吧,算是发烧友了,也帮衬过兔子不少,但是原则还是要坚持 ...

说的很有道理,这就是现在论坛的风气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8:44

mfyflash 发表于 2012-9-15 18: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事实?不知道你说的事实是什么,据我看到的帖子内容,筒友质疑的是此筒结构,而维护者拿数据,做实验证明 ...

严肃认真回复一下,事实是——对所质疑的事物亲自测试求证,拿结果说话、拿数据说话。


很简单明了不是?如果继续纠缠什么是“事实”,那提前打个招呼,不奉陪了。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8:46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8: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是非常支持光衰测试的,附议楼上有人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这个派 那个派 还是无党无派的...

我是非常支持光衰测试的,附议楼上有人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不知这个派 那个派 还是无党无派的 以为我的两个光衰测试细节建议如何?


我认为你是质疑派中的开明派。

质疑派早就该如此了——测试光衰。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8:48

foxfan 发表于 2012-9-15 18: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弟很有幽默感。

哈哈 ... 如果我是一般使用者,真的会变暗后就关掉再开,这种状况的确需要模拟一下...

电筒爱好者 发表于 2012-9-15 18:50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8: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倒是建议水煮试验暂时搁下来,
大家讨论一下8小时的光衰测试要如何进行的细节,
例如测试电源的电压是否 ...

支持兄弟的想法,要恒压恒流电源,手电不能降档测试~~

光电宝宝 发表于 2012-9-15 18:56

本帖最后由 光电宝宝 于 2012-9-15 19:02 编辑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7:55 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论是质疑派还是维护派,都要遵循一个至高无上的原则:实事求是。

相当遗憾,目前看来,质疑派没有 ...

其实质疑的是这个导热结构能否承受的了这个电路下的热量传递问题,然后到现在为止的测试表明 没有问题,长时间的点亮测试数据更值得期待,无论怎么说这个导热结构的确不如紧密接触的方式,所以厂家做了相应的设计保证导热 散热,大家想的可能是能用更好的导热方式为什么不用呢,我觉得这应该是问题的焦点,精益求精是发烧友追求的,不满足于够用和 使用合格吧,可能厂家的设计是能达到标准就行,所以才有了这么多的争论

实事求是的说这是个质量合格品,但不一定是部分筒友青睐的产品,质疑并不是要诋毁 这款产品,如果质疑的人做出非常全面大量的实验和数据,那就真的可能是同行幕后操作了,筒友质疑往往就是根据一个线索,没有严格的数据支持,大部分质疑其实都是这样的,支持S10的筒友实验证实筒子没有因为导热不好损坏说明它质量是不错的

就像我一直觉得有些筒做的太薄 强度不够,但是我还没有见过哪个因为做的薄而断过的,但是我坚信做的厚点更好,弩弓 M10 能收追捧 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是因为用料足,筒壁各处都很厚实,如果在目前的基础上 这两款的 筒壁厚度都减少50%,实际使用中可能也不会损坏,依然是够用的,不会出现断裂压扁之类的,但是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经典,说实话因为导热不好散热不好 造成led光衰的例子也很少听说,这个很奇怪了,大家最关心的散热问题竟然没有损坏的事例支持,难道是咱们觉得led太脆弱了吗

可能托马斯也激动啦,事实证明筒子质量好 这是好事啊,起码也给质疑的筒友们有个参照,什么样的结构可以满足多大的驱动电流下导热 散热,因为大家对散热问题很敏感,所以更倾向于更保险的导热,散热方式,所以 一体仓+多道散热鳍片被大家喜欢,而对S10这种结构会感到隐隐的担忧,这个也是正常的了,拿我来说 测试证明它是质量可靠的产品,但是我总感觉用着他时间长了会因为导热问题造成损坏或是大的光衰,所以我还是求保险选择其他结构的,实际的长时间使用效果只有入手S10的筒友去测试了,希望不会有问题 ,后续的有心人测试结果关注一下,比如使用半年 一年的来个简单的总结

讨论归讨论,打打口水仗也难免的啦,论坛上这样的讨论总是一个接一个,SF的帖子刚下去 S10又火了一把,别生真气就好啦{:3_111:},正所谓各领**数百年啊,下一个讨论热点还没有出现 {:1_303:}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9:05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你是质疑派中的开明派。

质疑派早就该如此了——测试光衰。


更精确的说法是筒友只负责合理的质疑,但不一定有测试光衰的专业能力,所以没有测试光衰的义务。这是厂商该给个交代的,厂商不给个交代,筒友大可掉头而去,天涯何处无芳草呀{:1_292:}厂商给个交代的方式是: 自己测试光衰,或出面招募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光衰,然后公布测试的数据。目前厂商选择出面招募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光衰,这是聪明的作法。

YANT163 发表于 2012-9-15 19:24

顶兔子的玩命精神!
但我认为只说明了筒子防水能力不错,与是否闷烧无关。
看不明白一个讨论为什么火药味十足?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9:36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9: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更精确的说法是筒友只负责合理的质疑,但不一定有测试光衰的专业能力,所以没有测试光衰的义务。这是厂商 ...

更精确的说法是筒友只负责合理的质疑,但不一定有测试光衰的专业能力,所以没有测试光衰的义务。

这是厂商该给个交代的,厂商不给个交代,筒友大可掉头而去,天涯何处无芳草呀

厂商给个交代的方式是: 自己测试光衰,或出面招募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光衰,然后公布测试的数据。
目前厂商选择出面招募公正的第三方测试光衰,这是聪明的作法。



看黑体字,其实你是支持“合理性”的。但实情这正如我之前所述,质疑派已经进入了无理质疑的阶段。

是否有测试光衰的义务,对应的是之一的权利。而不是是否有“有测试光衰的专业能力”。

质疑派固然可以没有专业的能力,但维护派(包括筒友与厂商)给出了测试后还是把质疑停留在嘴上,并且一直回避事实。这样不论从动机看,还是从结果看,都不显得正直与公正。


而你提的“厂商给个交代的方式是……”,这早就落实了,因此我也很疑惑,为什么早就在落实的东西,质疑派不关注,而是一再玩着文字游戏呢?嚯嚯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9:37

光电宝宝 发表于 2012-9-15 1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质疑的是这个导热结构能否承受的了这个电路下的热量传递问题,然后到现在为止的测试表明 没有问题, ...

支持合理质疑,反对无理质疑。


中国有个成语,很说明问题:疑人偷斧。


dengtuzi 发表于 2012-9-15 19:44

本帖最后由 dengtuzi 于 2012-9-15 20:00 编辑

YANT163 发表于 2012-9-15 19:24 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顶兔子的玩命精神!
但我认为只说明了筒子防水能力不错,与是否闷烧无关。
看不明白一个讨论为什么火药味十 ...

视频中: 00:19~1:26 秒, 约经历60秒钟的时间,手电开始出现闪烁,这意味在1分钟的时间内,外部的热严重影响到内部。
02:35~02:55秒,加入冷水降温过程,闪动的频率明显下降,经历20秒,内部产生的热量已能通过壳体传导至外部。

以上说明,手电热传导通路是顺畅的。

再从理论上说说闪烁。 选用的驱动IC推荐的使用最大环境温度为85℃,热阻为48.7℃/W( 功耗每增加1瓦,节点上升48.7℃)。 当IC内部节点温度达到140℃,IC 热过保护启动,驱动IC停止工作,关闭输出。虽然输出关闭,但是MCU(另外的控制IC)仍然在工作,当IC温度下降至约120度时,热保护消除,驱动IC再次启动,输出再次开启,如此循环,出现闪烁。

这也同时说明,在过热保护点,其他的电路元器件还正常,未因过高的温度而损坏。


mfyflash 发表于 2012-9-15 19:45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8: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肃认真回复一下,事实是——对所质疑的事物亲自测试求证,拿结果说话、拿数据说话。




呵呵,结构如此明显的事实还要用所谓“事实”说话?常识明白吗?请问是一体散热好还是这种套筒散热好?这种简单的判断估计你说不上来,因为没有一体筒的数据对吧。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9:46

hanan_tomas 发表于 2012-9-15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黑体字,其实你是支持“合理性”的。但实情这正如我之前所述,质疑派已经进入了无理质疑的阶段。

...

这段不答复了,咬文嚼字没意义,专心讨论我建议的光衰测试建议吧。

dengtuzi 发表于 2012-9-15 19:47

本帖最后由 dengtuzi 于 2012-9-15 19:52 编辑

mfyflash 发表于 2012-9-15 19:45 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结构如此明显的事实还要用所谓“事实”说话?常识明白吗?请问是一体散热好还是这种套筒散热好?这 ...

一体仓散热好,但不是神话。

模组设计散热不会是如此不堪。

本次论战的焦点,不是在于S10的散热结构优于一体仓,而是在论证S10不是闷骚锅。

再则,手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割来看会有失偏颇的。电筒的可靠性不仅仅取决于散热,相信各位玩家应该明白。我们即将推出一个10多分钟的水煮S10,让S10的各部分元器件都在高温下充分的受到折磨,然后再来看电筒功能是否正常。敬请期待。



juplin 发表于 2012-9-15 19:53

本帖最后由 juplin 于 2012-9-15 19:56 编辑

两个S10评测的 CR123A高亮续航曲线selfbuilt的评测 酷兄的评测 两个测试的高亮照度(光通量)都在30分钟后逐渐下滑,但是16340的高亮续航曲线无此现象。电路在用CR123A高亮时,有相当长的时间处于电路效率较低的升压段,推测电路板及电路仓中可能有电路的废热积蓄,因而造成"暂时性的"立即光衰,而使光通量下滑。这只是"假设",希望参与光衰测试者能将电源的电压调到CR123A在0.7A及1.5A负载下的电压(请参考下面的连结),以较长的时间验证一下是否真有电路仓导热来不及而造成的立即光衰:http://www.powerstream.com/cr123a-tests.htm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水煮S10,请勿模仿!新增长时间水煮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