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593|回复: 255

Fenix TK21, TK35全面评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30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x
本帖最后由 ManChow 于 2011-5-10 18:21 编辑

首先,拍了几组户外的照片,给大家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从中可以看见以下几款Fenix手电的不同形态,看看有那一款是适合您的性格和口味的:

第一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二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四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五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六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从中,大家可以看见,Fenix近来的手电风格,是比较多样化的,我在这里就只是区区的拿了六款出来比划,从设计上,就已经是每一个都有她自己的独特风格、特色和韵味了。。。也可以看出,Fenix目前在市场上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们一直都在努力寻求突破,力求站上一个新的高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21

外观
Fenix TK21,应该是Fenix的单锂18650手电中,第一个配备XML LED的手电。而TK21,故名思义,是归于Fenix的TK系列的。其实,可能很多朋友还是不知道,Fenix的TK系列中的“TK”,是什么意思 - “TK”,就是TanK坦克的意思。
说的是坦克系列,当然坚固程度,绝对不会马虎。从近年的TK11、TK12的取得成功,TK系列给人结实的感觉,也早已深入人心了。而TK11,TK12又是那么的经典的一个手电筒,尤其是说到外观设计;所以,消费者,包括我,就会对TK系列的后续产品,会不期然有很大的期望。

作为TK系列的后续产品,Fenix在这个单锂18650级别上,先是有TK15的推出,继而是配备XML LED的TK21,两者都是用侧按调光为其中一个卖点的。这个TK21,由于是Fenix的第一个配备XML LED在单锂18650手电的TK系列上,她所承载着人们对她的表现,推出时间和外形设计的期望,一般的XML手电,真的不能像TK21推出发布时所受的关注能比的。

到TK21真的出来了的时候,我觉得的是,由于受到TK11/12在外观上太过成功的影响,所以,她的外表,一公布出来的时候,是蛮有争议的。包括我在内,当时也真的不太能接受TK21是这样的外观设计,而且隐隐感觉有些不好看。

一个新的手电到我手,通常我的习惯,都会日以继夜的,好几天时间里里外外的观赏和研究,为的,就是找出这个手电设计的理念和研究她的市场定位。

我现在想说的是,经过这几天来的体现,我觉得TK21的外观,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起码,我是对她原来的印象有所改观,容易接受多了。

TK21的外观,应该是属于越看越耐看的手电,虽然不能说美,不过耐看庸永,是没有问题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21的侧按,先不说它的操作和功能,说到按压手感和质量,在侧按手电来说,是非常不错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说到正手把持的舒适度,那个开关的位置,两大两小的切面设计,就可圈可点,非常不错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21的中筒,是采用圆筒型滚花设计,而滚花在这部分,也和原来的TK11,TK12不同,是属于摩擦力比较小的滚花,可能是要顾及正反手的方便程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TK21尾按的滚花,又和筒身的滚花不同,是比较深的,摩擦力也不同,比筒身有所增加。

TK21不可以倒立,表明追求的,是开关手感和方便程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21的筒头和筒身打标,是对齐的,但是,又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筒头的打标,会有可能不在同一个斜面上,我敢说,这个除了是发烧友才会留意之外,一般用家,是不会怎么察觉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要说到TK21的外观设计和大小,我觉得真的是要拿一个经典的TK11/12来比较,更为直观和有说服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如果是拿TK12和TK21来比较,上手一看,除了操作、配置和大小,有四个地方是可以一看就看出来不同的,其中两个是进步了,就是镜片选配,TK21的镜片,很明显一看就是比TK12通透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另外一个进步的地方,就是打标了,TK21的打标,很明显是比TK12的白和清晰的多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来就是滚花和氧化的区别。我总是觉得,TK12的氧化是比TK21厚的。

下面这个图片,同时间可以看到,两个尾盖是不同的,滚花不同,氧化不同,尾攻击头不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到滚花,两个筒,两个筒身两个尾盖,竟然可以有四种不同的滚花

TK21的尾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21的筒身滚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12的尾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12的筒身滚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做工

先来看光杯和LED,拉丝光面杯的质量,很不错,而LED的装配,也没问题,表面很干净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尾盖的弹簧处理,就是一贯的Fenix了,我觉得如果品牌是更考虑细节的话,可以做的更好一点的,当然现在的在功能上完全没问题,但是总觉得档次方面有所欠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矩型螺纹,精度比较好,也很顺溜,和原先的TK12,没有什么区别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至于端面导电的端面,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可以做的更好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正极弹簧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配件

TK21的配件,有以下这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条手绳,可以看出的是Fenix在某方面的细节,这样的圆头处理,不容易挂花手电,也拉开了和低端手电的距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当然,发烧友是喜欢的军绳,是很难穿在Fenix手电的手绳孔内的

手电套也是一般的Fenix,很合身,质量也有一定的保证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要留意的是,TK21放在原配的手电套内,是筒尾先入的,和TK11/12的筒头先入不同,我会说喜欢筒头先入的方式,但考虑到TK21的筒头,相对上大,那么就没有所谓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的占位环,换上了TK21的战术环的感觉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外观和做工总结

Fenix的手电,在做工的工整度、装配的完美度,外观的协调、质量的稳定性上,一向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我相信这要归功于他们的装配线和质检系统。要想TK21成为继TK11、12、35后,又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我相信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只要消费者认受了她的外观,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不过,也请Fenix方面留意一下,我的TK21,在"TK21"打标字样的对下位置,有一圈(就是说是围绕整个筒身的)如下面的图片的情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希望这只是个别案例,就我的经验,我想不出这样的问题,是在生产或者是氧化的时候弄到这样的。可能是在某一个环节上,出现了运输不当或者是装配不当的问题。

TK35

外观

TK35,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应该是Fenix的第一款XML手电筒,也是Fenix第一款双18650并排的高端手电。

而TK35的外观设计,我认为是一个很有水准,很给力的产品。它的外形,是真的充分可以把Fenix的TK系列的"TANK"坦克的理念,发挥到极致。

我个人非常欣赏TK35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功力,再加上她的表现,TK35真的是一个可以吸引大家眼球的产品,是名符其实的小钢炮。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TK35的操作方式,和同门的LD40一样,都是把双尾按放在最尾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的头部设计,沉稳而不失大气,那么大的头部,在热容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由于TK35的筒身,应该是用模具冲压出来的,所以加工和装配上,都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方案,表面的凹凸设计,在加强手感之同时,也可以起到强化耐冲击的作用;而TK35的尾部,由于形状比较复杂和特别,就是采用了另一个模具,用塑料做出来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的防滑处理,是采用直纹来实现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做工

TK35的做工,实话说,无论在工整性和装配水平上来说,都处于一个很高的高度,非常出色,这个值得一赞

TK35的玻璃,和TK21一样,非常通透,虽然镀膜的工艺不同(这是供应商的事),TK21镀的是紫膜而TK35是镀清膜,但是通透度是不相伯仲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ED的居中和处理都没有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的电路板,是在电池架上面的,这意味着灯头和筒身的接触点,必须非常可靠,这点,在TK35上,处理的非常出彩,真的很不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电路板的触点处理,也很工整,没有任何问题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来看看这个双尾按的里里外外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是没有考虑过倒立的,但是,它可以倒立,就是不是稳稳的倒立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电池架的做工,也非常不错,有了LD40的经验,TK35的电池架,Fenix就轻车熟路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的配件和手电套,那手绳蛮有心思的,呵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手电套,也看出Fenix是花了一点心思下去的,这样的处理,嗯,着实不错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TK35的体积,在双锂大功率的手电上来说,是有明显优势的,就看具体表现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小结

TK21和TK35的外观设计代表着Fenix对外表的创新精神,TK21可能还要点时间接受,TK35的强悍、深藏不露的造型,我个人就很欣赏了。

而TK21的氧化,和以前的TK系列稍微有不同的处理,先不论氧化的耐磨程度,是加强了或者是退后了,但是这个氧化给人的感觉,是一种高端商品的感觉,就是说是比较Trendy的那一种感觉。

说到TK21筒身和尾盖,采用不同的滚花处理,各司其职,而同时又有一个整齐的外观形象,这点,我个人认为是很不错的,而这些,都是细节处理的表现

说到做工,我认为,TK21还可以有加强的地方的,尤其是那端面导电和尾按压圈的地方;而TK35,做工就真的是无可挑剔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题外话,其实,侧按开关,最简单的 - 轻点点亮,深按长亮,有时候,可能反而是最好的侧按处理方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附上TK21、TK35的不带电池重量,连同TK12的,供大家参考和比较,而长度什么的,由于已经超出了卡尺能量度的范围,这里就不测量了。

TK21比TK12重20%左右,而TK35的重量,等于两个TK12的总和。

TK1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2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测试

测试了大量的数据,主要是为了发光角度、光斑、光色、有效射程、峰值光束强度、续航的计算而收集的数据。

先来上一个半米的光斑比较,这个测试,最主要是求出每个手电的发光角度,而发光角度又会分光核发光角度、泛光发光角度和总发光角度,从中,大家就可以看见,每个手电对出光的取向。大家也可以在这个比较中,看见每个手电的光斑分布和光色的区别。

注意,由于亮度比较,会有更科学化的数字来分析,比如有效射程、峰值光束强度、光通量等等,都会按照我先前做的ANSI标准的帖子内的标准来计算;所以,在这个光斑比较中,肉眼看见的亮度,并不等于真实的亮度,所以在亮度对比方面,不能以此为就依据。

0.5米光斑比较

Surefire E1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6P KX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G2X Pr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LX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C2 P60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1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25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40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45 XPG R5x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itecore IFE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nwayman T20C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larus XT10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P16X XML T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TD-15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21 XML S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35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M3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SR90 SST-9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发光角度对比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说一说发光角度的比较,是sleepnd这位兄弟提出的: http://www.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185355&page=10#pid4119581

我认为,也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所以这次就做了这个对比

而发光角度的计算方法,引用该位兄弟的解释,是这样的:

可以在指定高度照向直尺, 量度直徑長度(或半徑), 使用直角三角函数就可以計出發光角度.

例如手電高度是10CM(我是50CM), 垂直照向地下而得出8CM半徑長(直徑16CM)的光斑.

把數字代入三角函数得出圖中 a 是38.66°, 把它乘上2就是發光角度77.32°

tan(a) = opposite/ adjacent
tan(a) = 8/10
       a = 38.66°
發光角度 = 2a = 77.32°

給大家參考一下我以前的測試, 因為我對光斑比較有要求, 所以光斑大小也是我考慮之內.
Ray S20 R5 = 62°
Fenix LD10 R4 = 67°
Fenix TK12 R5 = 70°
月亮湖R5小直= 72°
Fenix LD25 R4 = 73°
Olight M21 = 73°
47 Preon1 = 87°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而一米光斑还是要上的,不过,峰值光束强度和有效射程,不会根据一米光斑量出的照度数据来计算,而是会按照ANSI标准的起码两米来计算。

标准一米光斑对比

Surefire E1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6P KX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G2X Pr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LX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C2 P60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1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25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40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45 XPG R5x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itecore IFE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nwayman T20C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larus XT10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P16X XML T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TD-15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21 XML S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35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M3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SR90 SST-9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两米照度对比

根据ANSI标准,这个两米的照度读数,将会很重要,因为这个数据是用来直接计算出峰值光束强度和有效最大射程的。

Surefire E1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6P KX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G2X Pr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LX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C2 P60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1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25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40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45 XPG R5x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itecore IFE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nwayman T20C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larus XT10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P16X XML T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TD-15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21 XML S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35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M3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SR90 SST-9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峰值光束强度 / 最大有效射程

根据ANSI标准的指引:(http://www.shoudian.org/thread-186702-1-1.html),其中对峰值光束强度,及最大有效射程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定义
Place the light measuring device at a test distance of either 2 or 10 or 30 meters from the front of the surface of the lens of the device to be tested. The test distance chosen shall be at least 10 times the largest dimension of the device’s lens or output height or width.
从该测试设备的镜片表面起算,放置照度计在距离该设备2米,或者是10米,或30米的前面,选择的测试距离,应该是起码十倍于测试设备的镜片表面最大尺寸,或者是输出高度或宽度的最大尺寸。

Use the light measuring device to identify and record the highest indicated value.
使用照度计去鉴定,并记录下最高的标示值。

Measurements shall be taken 30 s to 2 min of turning on the device.
测量须于该测试设备打开的30秒至2分钟内进行。

计算方法
Use the Inverse Square Law to calculate the beam distance to 0.25 lux as follows:
使用平方反比法计算射程为0.25勒克斯如下:

Surface light intensity x (distance)2 = peak beam intensity
表面的光强度,乘以距离的两次方,等于峰值光束强度

√( peak beam intensity /0.25) = Max Beam Distance
峰值光束强度除以0.25,然后再开方,等于最大射程

where:
在这里:

Surface light intensity is in lux (lx)
表面的光强度,是以勒克斯为单位(lux)

Distance and Max Beam Distance are in meters (m)
距离及最大射程是以米(M)为单位

Peak beam intensity is in candela (cd)
峰值光束强度是以坎德拉(cd - 烛光亮度)为单位

我用上面的两米照度数据,计算出的结果如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通量比较

巧合的是,用以作为光通量标准的Surefire C2 P60L,量度出的照度为800LUX,那么就简单了,大家看见照度计的读数,就正是流明的数值了;因为,照度计上的读数,是实际LUX度数的十份之一。

这样的话,对我之后做的续航测试,就帮助很大了,因为,这样大家就可以更加直观的看见测试手电,在续航的时候,测试手电的流明亮度变化。

**Olight SR90的实际数据,是远远不止这个数据的,这是由于SR90的口径,已经大于测光的洞口的口径的,而其他测量的手电,都没有问题。

Surefire E1B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6P KX4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G2X Pro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LX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refire C2 P60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1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25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LD40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45 XPG R5x3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Nitecore IFE2 XPG R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Sunwayman T20C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Klarus XT10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P16X XML T5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Lumintop TD-15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21 XML S2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enix TK35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M3X XML T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Olight SR90 SST-9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光通量比较结果: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各档电池端电流

大家可以看看各档电池端的电流,从而估量出每一档的亮度输出是多少

TK21
低 10m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中120m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 390m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urbo 1.49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TK35

鉴于TK35的结构,是没有办法测量电池端电流的,而由于电路有一部分在灯头上,所以就是电路板在电池架上,也是没有办法量度实际输出的。

续航

刚整理了TK21的续航数据,看了后,傻眼了,只能说两个字:服了!

到现在为止,在XML的中头手电中,我从来没有碰到个有一个手电的续航表现,可以和TK21比的,尤其是那恒流的效果;而有超过一个小时,保证恒流之余,还那有440流明以上的输出,这个电路的效率,也实在是高的可怕。而那阶梯式的恒流电路,一到电压下来了后,还能维持从最初开始算共三个小时达到170流明左右的亮度,就是说,等于一个LD25整段时间3个小时的恒流亮度,而截止电压,还能维持在3.4V左右,这个电路,真的是神了{:1_268:}

这个测试,我一共做了两次,分别是用三洋的2600和松下的2900来测试的,而两个测试的表现,都不太一样。恒流的效果当然一样,就是在电压下来了之后,松下的2900,就一直维持在170流明左右,直至到接近三个小时后低电压报警而结束。

而三洋的2600,表现又不同,440流明以上的时间,比松下2900的短约10~12分钟,然后电压下来,就是170左右的流明,再跑1个小时,到135分钟,又一下子跌到52流明,然后没完没了的跑了超过三个小时,低电压报警还未见出来。

由于我是用三洋2600做第一次测试的,还未了解这个电路的特性,我怕过放,又不知道低电压报警是什么时候出来,当时有没有低电压报警也不知道,所以,到了三个小时之后我就停了,不然不知道它还要跑多久。

而第一次做三洋2600的测试时,有点手忙脚乱,在电压跌下来之后,我试过关了手电再开,看看是不是像TK35一样,是由时间控制跳到低一档的,但是,结果告诉我的是,关了再开,会回复到最高亮度,但是很快又跌下来了。当时手电的温度,达到51度,是测试中最高的温度,那么我又以为是有温度保护了(有没有温度保护,我到现在也不知道),所以,我等手电温度下来了之后,又关了再开,看看能不能再上最高亮,未果。

所以,我认为是由电压控制亮度的输出,会比较能解释。

也由于三洋的测试比较乱,我就不上图了,数据能说明一切。

最后,要说的是,用三洋2600的时候,TK21升温会比用松下2900的时候快,而最高温度也是一样,比用松下2900高两度。

高亮续航测试

1. TK21 (三洋2600)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2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180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51度(在 65-70 分钟内)
开始亮度:478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第67分钟
开始电流:1.49A
开始电压:4.21V
截止电压:3.42V
欠压提示:有 (没有报警)

2. TK21 (松下2900)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2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180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49度(在 60-70 分钟内)
开始亮度:478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约80分钟
开始电流:1.49A
开始电压:4.21V
截止电压:3.42V
欠压提示:有 (闪亮报警)

测试环境温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截止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和温度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只能说,TK21的电路表现,是我最满意和最好用,最切合实际使用环境的。

就是说,起码在电压未下来的时候,任何时候,我开TK21到最高亮,她就给我最高440流明以上的亮度,绝对不含糊,而电压下来了的时候,我又可以用她的170流明亮度,来满足我一定照明的需要,达到再两个小时。

这样的电路,对于我来说,就真的是神级电路,看来,Fenix的电路技术,高深莫测,赞!!

而我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自己评测过的电路,那条线是走的那么漂亮的。

又再整理了一些数据,把我最近做过的续航测试中的手电,都换算为流明值,然后再汇总,做了一个续航对比的图表,给大家看看,那么大家就可以看见,每个XML中头手电的电路特色了。

图中总共出现了5支XML中头手电的最高亮续航数据,分别是Fenix TK21,Klarus XT10,Lumintop TD-15X,Lumintop P16X,Sunwayman T20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高亮续航测试

1. TK35(松下2900 x 2)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1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123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61度(在 110-120 分钟内)
开始亮度:738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第120分钟
开始电流:2.9A
开始电压:前4.23V 后4.23V
截止电压:前2.77V 后2.69V
欠压提示:没有

测试环境温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截止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和温度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大家可以看到的是,TK35的电路,恒流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而整整120分钟的高于600流明的亮度输出,也可以完全发挥这小钢炮的强悍本色。

要留意的是:
1. 大家也可以看到图,TK35是每隔约25分钟,电路就会自动降低一档的。但根据ANSI标准,如果这样近乎于自动关机的电路设计,在测试续航时,待自动降挡出现,是必须在15秒之内把它重新点亮的。

2. 如果是这样的连续最高亮,TK35发出的热力,非常惊人,最高可以达到61度,肉手根本就不能拿的住。所以我认为TK35要25分钟强制自动降档,是有必要的。

3. 我在测试的电池上面做了标记,以电池正极面向灯头的为第一只电池,而后面的就是第二节。在我这次测试中,电池没有发现有过放的情形。看来过放是跟电池的一致性和质量有密切关系的。


做了一个TK12的续航测试,供大家对比,最主要是想看看,XML的中头,和一般XPG R5中头,在亮度和续航的区别,给大家看看如何作取舍。

我也做了一个63000 R5小直的高亮续航测试,最主要是想看,为一般发烧友认可的63000电路,恒流表现是怎么样的,和Fenix的这些恒流电路对比,又有那些方面的优势或者是缺点呢?

不过想先说的是,63000 R5 小直那温度。。。。。太恐怖了,最高达58度,是根本不能拿住的,不敢想象XML小直是如何可以符合一般使用要求。

高亮续航测试

TK12(松下2900)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2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3小时42分(222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45度(在 70 -130 分钟内)
开始亮度:237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第200分钟
开始电流:900mA
开始电压:4.21V
截止电压:3.14V
欠压提示:没有

测试环境温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截止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和温度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来看看63000的恒流表现。。

高亮续航测试

63000小直(松下2900)


测试环境温度:摄氏22度
续航时间(ANSI标准):2小时42分(162 分钟)
筒身最高温度:摄氏58度(在 160 分钟时出现)
开始亮度:173流明
亮度达到50%时间:第162分钟
开始电流:1.3A
开始电压:4.21V
截止电压:3.13V
欠压提示:没有

63000小直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开始亮度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截止电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截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续航和温度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再上一个图表,给大家可以更加直观,看到TK12,TK21,TK35和63000小直在亮度,续航和恒流的表现,从而可以看到Fenix这几个手电的电路特性,也可以自己衡量那一种手电和恒流模式是您最喜欢的。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总结

谈谈Fenix

如果从综合实力上来讲,目前,在国产高端手电领域里面,Fenix这个品牌,我认为,还是手执行业牛耳的;特别是在电路上面的优势,和整体做工质量、开发实力、团队精神这几方面。

Fenix的手电,实话说,桐油们是看着他们一步一脚印地走过来的。从品牌的建立最初期,他们的产品,我还真的看不上眼了;特别是在整体做工水准方面,比较参差,我是一看见那时候的螺纹和质量,就掉头走人的那种。但是,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快,东西是越来做的越好,这是大家都可以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在对创新方面的不断尝试,他们对这行业所做的功劳,可谓举足轻重。朗恒,在某程度上面,都已经变成是手电少林寺的代名词了。

而我更希望的是,Fenix品牌,不用停留在和国产手电品牌来比划的层次了,特别是在“行业标准”这方面,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得放眼世界,和全世界的高端品牌来比个高下。

我之所以这样说,就是想说明,在某些方面,国产手电,我就说Fenix吧,就算他们现在的产品做工是上去了,但是,和“顶尖儿”这个名词,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尤其是在细节方面,如果不对自己的产品,要求再严格一点,不进。。就只能等退了。而这个方面,我明白是要花比较大的力度和决心,才可以达到的。细节决定成败,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就看有没有下这个决心的气魄了。

在品牌当中,Fenix的产品,在外观和创新性方面,可能不是业内最强的;而产品的质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可以改进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其它品牌,在下狠心做的好的时候,质量是很容易可以做的到比Fenix还要好的,光说老莫和老谢,就有这个能力。不过,在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方面,现在还是Fenix的强,从整体质量来考虑的话,Fenix的产品,在目前来说,肯定是最平均、质量最稳定的。

当然,FENIX还是有犯晕的时候,而且不是一次两次了,要守的住这个在市场上面的位置,就不可能要求市场一而再再而三的有宽容的心了。

OK,品牌就说到这里,再来说说这两个型号的总结:

TK21

TK21,应该是FENIX的第一款 1x18650 XML手电,而她的外形,应该还是得归类到战术手电这一个范畴里面的。和早期的TK11、TK12相比,她们都是经典的战术手电外形,而TK21的外形,是要时间给市场接受的,不过在接受了之后,再加上她的表现,使用者很容易就会喜欢上TK21,而把其它目前在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抛之脑后,当中,包括我的份儿。

TK21所标称的亮度和射程距离,在我的测试中,大家也可以看见,是一点水份也没有的,这是Fenix可取的地方。而这个U2的TK21,无论从光色或者是亮度上面来说,当您习惯了之后,您就会发觉很好使;再加上那电路的表现,代表着您不用质疑和担心,那亮度是不是暗了下来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您就可以用的更加称心了。

当然,有朋友会问,TK21又不是同级中最亮的,体积又不是最小的,那么她的优势在那里?我只能告诉您的是,就是在测试后,产品带来给我的信心,和那输出的效果、及恒流电路所带来的表现。

但是,和TK11、12、15比较,TK21没有了那攻击头的外形设计,我是颇有微词的。要知道,那个攻击头,除了是可以保护手电本身之外(比如手电站着的时候),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告诉您手电在放置时,还是不是亮着的。当然,我能明白,TK21是要走比较Trendy的路线,但是,就算增加像SF KX4那样的压环,也不会影响这个感觉的。

而就讨论中谈到的筒身滚花和尾盖不同的问题,我是愿意相信,这是Fenix的对细节处理的表现,而比要我相信是QC的准则问题为好。因为,在实际使用的时候,您会发现,尾盖那粗滚花所带来的摩擦力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筒身滚花是因为设计做到比较光滑,以方便转换把持位置的话,那么这个尾盖粗滚花的功用,就是给手掌虎口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以完成整个操作的,如果尾盖是做到和筒身一样光滑的滚花,那么您就会发现,在正反手转换的时候,就很容易滑手了。

在谈到操作方面,在这个总结中,我仍是保留我说TK21的操作方式,是比较让我失望的设计;而其它方面,比如亮度输出、光效的表现、电路的恒流效果,低压保护等等,我还是十分满意的。

再来说说我理想的操作方式是怎么样的:

首先,我必须的在这里正名,这样的带侧按的操作方式,如果是和一般的拧头调光来比较的话,从整个手电的刚度,或者是方便程度来考量的话,再加上TK21那特好的侧按手感,这方面TK21是要比一定要用双手调光的手电来的方便和舒适的。而频繁正反手操作,就像您玩转筷子和转钢笔一样,习惯了就好。但是,既然有了这个侧按,为什么不把TK21的操控,做的更好呢?

首先,加入侧按可以暂时关闭手电,我认为是有必要的,而尾开关就是一个总开关和提供战术点亮的功能,侧按暂时关闭手电,充其量就是解决一个待机电流的问题。处理方式可以是“低 - 中 - 高 - Turbo - 关”然后再从头开始;更好的做法,就是在开机的时候,长按侧按就是控制开关(在尾按是在开的情况下),而把暴闪拿走。

而再要说的,就是那个暴闪的设置了;我始终认为,要开机之后,才能调出暴闪,是不切实际,和完全没有必要的。我还发现,TK21,如果您是先按着侧按不放,然后用尾按点亮,暴闪是可以立马被调出来的,就只差在暴闪出来之前,还是要闪一下,才出来暴闪(这个在现在要开机调出暴闪是一样的),如果能够把这一下也拿走,就关机时,长按侧按,然后点射尾按就出来暴闪,这么简单就可以了。

TK35

TK35,是FENIX的第一个XML手电筒,现在的定位是“双锂XML超强光手电”。她在亮度、恒流续航和便携方面,在同级手电当中,暂时是很难找的到对手的。而TK35在并排双锂的筒身设计方案,也做的很不错,CNC加工非常到位,而唯一给人有一点点遗憾的,就是必须采用那塑料的尾部处理。而从整体做工上面来说,TK35是做的非常不错的,都已经是达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了。

TK35和前期的LD40的操作方式一样,都是在尾部,以双按钮形式操作开关和调光的,开关按键支持战术点亮,而调光按键手感比较轻盈,都是比较可取的地方。

而这两个手电,如果在体积上面来说,都是比较适合正手把持的,长时间反手握持会比较累。但是这是设计使然,习惯了就好。

TK35碍于体积的关系,把持手感只能说是达到一般的要求,并不能说好。如果是手大的人,会比较感觉舒服一点。

可能有朋友会质疑,TK35所标称的820流明,和我测试出来的700多流明会有出入,除了是测试的标准和环境不同之外,我相信,TK35可能要上800流明,是必须使用CR123x4才能够达到的。

TK35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亮度外,就是那超强的恒流效果,当然,如果是强制全时间最高亮恒流续航,发热量是大的有点可怕的;所以,以时间算25分钟强制降档,就显得很有必要和合理了。

在双锂XML手电当中,TK35的短小精悍,将会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不过,重量也是明摆在那里的,这就得看使用者是如何取舍和在什么场合使用了。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7-9-4 11: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4-30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占了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8-1 09:52
  •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4-30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测评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6 00: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4-30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亮度Vs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1 08: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4-30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拭目以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5-21 08:40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4-30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田野一行 于 2011-4-30 15:01 编辑

    没有TK30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25 19:45
  • 签到天数: 56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4-30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站位观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30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6-27 13:29
  • 签到天数: 15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4-30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1-19 13:04
  • 签到天数: 347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4-30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亮度Vs细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8-22 13:13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4-30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等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1-5 13:50
  •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1-4-30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8 02:02
  •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1-4-30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想知道这两个筒子的什么呢?告诉我,我来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30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3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6-29 01:18
  • 签到天数: 308 天

    [LV.8]以坛为家I

    发表于 2011-4-30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将大人:请实际测一下两个筒子的高.中.低续航时间和温度,特别是高亮时的温度.最好是用三洋的浅蓝2600的来测.这样的数据比官网的来的客观和直接,接近实际使用.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30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4-30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22 07:19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4-3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想知道这两个筒子的什么呢?告诉我,我来测
    ManChow 发表于 2011-4-30 11:15

    能测的都测~~~~~~~{:1_2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11-22 10:00 , Processed in 0.166513 second(s), 6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