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9-2-13 18:5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ark04 于 2017-1-13 20:45 编辑
IC99肯定是0∆V/-∆V判停的,这个不用争了。
业界所指的0∆V/-∆V, 恒流是前提, 原因是恒流充满后继续充电,电能不再转化为化学能,只能变成热, 所以电池会迅速升温,从而引起电压出现跌落, 这是由NI-CD/NI-MH的特性决定的,并不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电池. 主动降电流产生的-∆V 没有意义, 因为未充满时如果主动降低电流 , 电池也会产生-∆V. IC99后段只是保持了恒流结束(达到截止电压) 时的输出电压, 电流下降是被动过程.
可以有, 而且 IC99的作者在淘宝上描述如下:
细节方面:
1。镍氢和锂电末端恒压。
2。镍氢判停准,锂电截止电压准。
3。镍氢电池既可以根据截止电压判停,也可以根据DLETA判停,如果选择了截止电压判停但电压设 置比较高镍氢充电达不到会自动根据DELTA判停
作者说两种判停方法都使用了, 你的图显示是第一种.
什么是CV恒压??锂电的CV有一个很明确的截止电压目标:4.20V,上到这个电压,充电结束。
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LI电的标准充电方法是恒流冲到4.20V, 并没有结束 , 而是进入恒压阶段, 等电流减小到1/10C才结束, 这个过程还挺长. 请看我23楼的第一个图.
同样请参看上面 IC99作者自己的描述.
逐步降低充电电流那只是恒流充电的一种变化,目的是在充电后期,靠降低电流来保护电池减少冲击;也可以理解成尽可能减小充电最后的那个冲高回落波浪。原理跟恒流充电是一样一样的。
当然,最终充电停止的判断,还是靠0∆V、-∆V。
这只是你自己的猜想, 并不一定是作者的目的, 我个人认为这就是作者说的末端恒压阶段的根据电流判停. 这个可以请作者来讲一讲.
事实上 ,0∆V、-∆V是一种成熟的充电方式,对于有实时电压监测的智能充电器,很容量做到,不难的。
这种成熟的充电方式的前提是恒流,不恒流的∆V不能用来判停. 技术上当然不难, 但是要ADC的精度比较高, 至少要12bit, 基于成本考虑,像慧眼之类基于ATMega8 CPU的充电器的ADC只有10bit. 分辨率低于2mV
恒流充电改为后期降流,我个人认为这种充电方式是一种进步,也是发此贴的起因。
我认为是后期恒压, 非主动降流, 作者自己都说了"末端恒压" , 我认为这种判停方法对ADC精度要求低, 容易实现, 但对电压特性曲线不太"标准"的电池会不会充不饱或者过充还有待观察. 所以作者自己说结合了两种方法.
因为本人也DIY过几个NI-CD/NI-MH充电器, 所以对充电算法研究过一段时间, 本人以上内容均为根据楼主的充电曲线图所作的推测, 错误之处, 敬请指教.
PS: 编辑改错字, 另附一张我DIY的充电器图( 太丑陋, 见笑了) , 使用了12bit ADC的单片机, 电压分辨率0.5mV, 显示到1mV, -∆V 判停精度 2m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