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说,问题是被扯开而不是缝合.扯开是为了找到那个问题的关键点或出错点,好比弹片.取出后,才好缝合,这样是真正治好伤,个人的理解得到提高.同时我想,筒筒也好,刀刀也罢,玩工具性玩具的乐趣大概也在于此吧,琢磨的乐子.
昨天晚上太困了,话题没有展开.
最近白炽灯版块有个"从耗子胖成猪"兄发的"灯泡筒不能死啊!俺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你在LED时代活下去!"的贴子,我个人的观点与此不同,我一直想结合我自己户外目的选购头灯手电的构想写个白炽灯活下去的思路贴子,但一直在补功课,还没有想清楚.
先和老兄交换下意见吧:
1.让白炽灯活下去,我个人的思路是从功能中发掘亮点,然后再谈情怀(但也不反对纯玩情怀,我只说我自己的思路),而现实是,白炽灯的缺点一大堆,优点只剩下穿透力.从纯理性角度\户外或商业摄影用途来说,白炽黄未必高于85+CPI\4500左右CCT的LED,从另一角度来说,高显色实际上已是超越杆状\锥状视神经的问题,因为看了很多高显色方面的贴子,大家聊到最后会说什么光看着舒服,而舒服是带有主观色彩的,也许儿时黄灯泡下幸福的时光会产生某种潜意识的"安全"\"温暖"的引导,这个就无谓对错无从争论了.
至于情怀见仁见智,我个人是比较追求基于可靠功能\均衡品质的伙伴情怀,而且这种功能和品质的均衡不包括拿手机砸核桃吃.就像我接受瑞士军刀那种多功能小折刀而厌弃多功能的大直刀一样.
回到白炽灯,正视白炽时代已然OUT\承认白炽灯的诸多不足\发掘其唯一的穿透性优势,才是正途.
2.作为曾经的老驴,结合近期翻贴做功课及BADMAN兄所指教的,我把白炽灯的余热发挥和我户外头灯的追求,整合在多功源上,例如PETZL在2003年左右一时流行的DUO头灯,既通过白炽(或者说卤素\氙气灯泡)与LED的结合,来实现远近照明\亮度续航\雨雾天穿透光源BACKUP的兼顾.时代和技术在发展,相应做一定更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