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dch

看看我的1AA驱动1W LED电路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偶是初学者,花点你宝贵的时间解释一下这个电路的工作的原理好吗,怎样交替驱动推挽的啊.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6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不可以双线并绕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6 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8 01:37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leeyo</I>在2006-1-15 12:19:42的发言:</B><BR>我试验用的磁环是外径10mm,高度6mm的,全绿色磁环,可能与电子镇流器所用的磁环一样大小。先绕两个10匝在最内层环,再覆盖绕40匝在中间层环,最后40匝在最外层环。因磁环较小,最后绕下来磁环中心只剩下个小孔了。</DIV>
    <P>
    <P>其实我第一次用的磁环比直径10mm的电子镇流器磁环还要小一圈,我没有用双线并绕,因为双线并绕业余条件下不容易绕得整齐,我是单线绕制的。绕完后磁环已经没有空隙,可以说绕得很紧密。</P>
    <P>个人认为,线圈绕得紧密,可以有效避免振动,提高线圈品质因数。绕得紧密,说明铜丝直径合适,如果线径小了,空隙就会多;如果线径粗了,就会绕不到合适的匝数绕满了,达不到合适的变比。</P>
    <P>  另外三极管在选择2SC2500的前提下,尽量选择放大系数大的管子。</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8-28 01:37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 twffan="done"><B>以下是引用<I>shenlijun</I>在2006-1-15 13:58:25的发言:</B><BR>楼主,偶是初学者,花点你宝贵的时间解释一下这个电路的工作的原理好吗,怎样交替驱动推挽的啊.谢谢</DIV>
    <P>简单说说吧,说得不好请各位指教:
    <P>上电后,由于两只三极管不完全一致,假设Q1放大系数大些,发射极电流大些,电流从L1左面流入,由于互感作用,L3感应的电流跟Q1基极电流方向一致,使Q1发射极电流更快得加大,Q1迅速进入饱和状态;同时L4的感应电流跟Q2的基极电流方向相反,使Q2的发射极电流减小,Q2迅速截至。Q1饱和后,L1电流很快达到最大值,趋于饱和,这样L3中的互感电流减小,使Q1退出饱和区,使L1电流继续减小,L1电流减小的变化在L4上感应电流跟Q2基极电流方向相同,使Q2迅速由截至变为饱和,L2上的电流迅速增大,L2增大的过程使L4上的互感电流继续维持Q2饱和,同时使L3互感电流反向,使Q1截至,... ...如此反复,Q1、Q2轮流饱和、截至,形成振荡。L1、L2两端的电压在Q1、Q2饱和时最大也就Vcc-Vce(sat)(Q1、Q2的饱和电压),但是L3、L4的匝数比L1、L2多,这样互感电动势将高于电池电压,达到LED点亮的电压值。D1、D2构成全波整流,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经C1滤波后变为直流电压供LED点亮。</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6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感谢楼主的分析,偶一直搞不懂,看了这么详细的工作步骤现在终于明白了,楼主你真历害,PF</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按图做了一个,输出空载电压达24V了,怎么回事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7 19:58:3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空载电压高是正常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P>线圈太多圈了,</P>
    <P>可不可以不要那么多圈呀?</P>
    <P> [em10][em10][em10]</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P>PC电源是降压,输出低电压大电流当然圈数少</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P>不错,</P>
    <P>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个电路时,</P>
    <P>真的吃了一惊,</P>
    <P>看了几年的电子电路,</P>
    <P>头一次见线圈放在三极管的e极,</P>
    <P>还是从b极负载。</P>
    <P>还是佩服楼主的创新精神,</P>
    <P>以及乐于奉献给大家的精神。</P>
    <P>有空我也要模仿一下,</P>
    <P>虽然手头有几个BL8505,呵呵。</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P>想得出元件的理想参数,</P>
    <P>比较麻烦,</P>
    <P>一是计算理论值,</P>
    <P>二是改变元件的参数,</P>
    <P>  如:电阻,从100~1000,换几个不同的阻值,测量输出电流及效率;</P>
    <P>    电感线圈,从3~10圈改变,测量输出电流及效率,</P>
    <P>  最后得出比较好的参数,</P>
    <P>  55555555~,这样太麻烦了,</P>
    <P>大家还有更好的方法吗???</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用电路仿真软件应该可以,我不洋文不会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建议大家注意电感量而不是圈数。当然不是说圈数不重要,而是要注意到在什么磁心下的电路表现。对于大多电路来说,真正有用的参数是电感量;圈数对于反馈或传输才有意义。</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19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P>偶按图做了一个,输出空载电压达24V,偶吓了一跳.对换电感两端不起振,无输出</P>
    <P>然后偶再用双线并绕了一个,初10次30<L1=L2=10</P>
    <P>L3=L4=30>再测输出空载电压为4.1V  而且对换电感两端都能输出相同电压</P>
    <P>各们高手们,能不能帮偶找找原因啊</P>[em01][em01][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06-1-20 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P>空载电压达24V,</P>
    <P>估计是漏电感所至,</P>
    <P>双线并绕后,</P>
    <P>4.1V比较准确。</P>
    <P>输出电压=(1+L3/L1)*输入电压</P>
    <P>看来双线并绕的一致性比较好。</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10-2 20:31 , Processed in 0.153300 second(s), 6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