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菜鸟不飞

[其他DIY] T12白光头有缺陷,你发现了没?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29 08:48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5-21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dn86 于 2011-5-21 14:46 编辑
    一般仿制的白光控制电路都仿照“原版”在T12上并了电容,在检测的间隙,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对T12放电,在检测频率足够高(时间片足够小)的情况下,表现在热电耦的输出曲线上就能看出明显的“滞后”,


    实际测试表明,T12头部等效电感在MOS关断后产生的效应,如果不用电容来“抹平”,将“淹没”热电偶输出。
    检测热电偶是一个比较过程。一个加热周期结束后,即开始比较。由于电源电压高出3个数量级,当电容电压尚未泄放至足够的程度,结果只是继续等待而已,这是一个不坏的过程。目前电路所取的泄放时间,是ms级的。

    同理,在加电的瞬间,同样也是因为此电容充电,导致加热上升曲线也“滞后”,


    加热和检测,白菜白光一次只能干一件事;目前所用的白菜电路,每个加热周期的加热时长是固定的。至于一个0.1uF的电容在12V-24V电压下引起的“加热上升曲线也‘滞后’”,不仅微乎其微,而且也没浪费什么能量。
    一个0.1uF的电容,充电至24V,贮存能量0.0000288焦耳,最后又还给了电热丝。而发热部分每秒吸收的能量可达70焦耳。

    减小T12上并的电容,应能减小这个滞后,或者降低测温的频率,也能让这个滞后变得“不明显”。


    目前的白菜似乎跟这种说法相反才行。LC部分引起的振荡,用一个容量稍大且带有些许“漏电”特性的电容器--例如,4.7uF电解电容--似乎控制得更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5 11:5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1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测试表明,T12头部等效电感在MOS关断后产生的效应,如果不用电容来“抹平”,将“淹没”热电偶输出。
    检测热电偶是一个比较过程。一个加热周期结束后,即开始比较。由于电源电压高出3个数量级,当电容电压尚未 ...
    fdn86 发表于 2011-5-21 14:36


    白菜电路我知道,对于白菜控制电路是如您所说这样的,我是根据菜兄的前面谈到他的PMW电路来讨论的,我不知他电路中检测的频率是多少,如果频率越高,那么这0.1uF的电容造成的“滞后”在曲线中就会明显,是这个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2-8 20:1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5-21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我拆的白光头子
    热电偶在哪?
    http://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190962&highligh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测到

    嘿嘿嘿,好而闹。

    我所发现的问题其实就是由于内部的等效电感引起的。
    由于加热的能量很大,而热电偶电动势又很微弱,等加热间隙检测热电偶时可以很明显的观测到反向电动势干扰由强到弱的曲线。
    而单片机检测热电偶都是只取其中一段,于是就出现加热后检测到的温度反倒低,停止加热后由于干扰没了检测到的温度反倒高了。

    如果T12能做成无感的,补偿电容也就可以不要了。{:1_2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29 08:48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5-21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嘿,好而闹。

    我所发现的问题其实就是由于内部的等效电感引起的。
    由于加热的能量很大,而热电偶电动势又很微弱,等加热间隙检测热电偶时可以很明显的观测到反向电动势干扰由强到弱的曲线。
    而单片机检测热电偶 ...
    菜鸟不飞 发表于 2011-5-21 15:21


    菜鸟长官:那种电热丝、热电偶分离的所谓“国产A1322”,测热电偶的电动势比较方便,可绕成卷的电热丝等效电感依然影响热电偶输出曲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也会有,但弱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5 11:5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菜鸟长官:那种电热丝、热电偶分离的所谓“国产A1322”,测热电偶的电动势比较方便,可绕成卷的电热丝等效电感依然影响热电偶输出曲线。
    fdn86 发表于 2011-5-21 15:25


    卷绕不是问题,仿无感线绕电阻的办法,电阻丝对折后两线平行绕即可,导体中电流相等,方向相反,恰好抵消掉,这只要在电阻丝绕制工艺上稍作改进即可。看21楼阿平兄的原装货拆机图,原装货也是用单片机控制的,也许白光方面的开发者也发现这个问题并改进了,建议菜兄拿T12的替代型号(比如T7、T15之类)试一试,也许已经改无感绕法了。如果鬼子不改就建议国内厂家改工艺吧,现在国产的仿T12做得好象也不错了,对折双线绕应该对厂家来说也不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5 11:5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专门随手抓了几支芯测了一下,T1-B约5.5μH,T2-1BCF约5.5μH,T12-3BC约4.5μH,以上数据均为冷态测得,这个电感量相对手柄引线的电感量也不明显,似乎不足以对热电耦的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也许还要从其它方面找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是线的电感,由于检测部分的阻抗极高,能量迅速消耗了。
    头子则不同,它会把能量转移到外部的铜头,铜头又相当于短路环,可以储存得久多了。
    我记得是0.1秒以上还可以明显地检测到反向电动势。

    唉,算了,我又不生产白光,再说现在的白菜用用也不错,不深究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6-29 08:48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5-21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刚才专门随手抓了几支芯测了一下,T1-B约5.5μH,T2-1BCF约5.5μH,T12-3BC约4.5μH,以上数据均为冷态测得,这个电感量相对手柄引线的电感量也不明显,似乎不足以对热电耦的测量结果造成影响,也许还要从其它方面 ...
    fat 发表于 2011-5-21 16:16


    5μH已经可以很严重。MOS可以在μs级别的时间内把电流从3A降到可忽略的程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2-15 11:51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1-5-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5μH已经可以很严重。MOS可以在μs级别的时间内把电流从3A降到可忽略的程度。
    fdn86 发表于 2011-5-21 17:12


    我认为T12内部的电感量影响不大的,手柄线材的电感也在这个数量级了。要么请有条件的朋友作个简单的试验,找两根成色极差的报废T12(本人手头没有),拆一根把热电耦拆出来,直接引脚到检测端(将白菜电路的358的3脚与T12的连接断开),然后在另一根头上钻个洞,将热电耦埋进去,白菜电路板的输出控制钻洞的这一根T12,这样就把热电耦独立出来不受T12本身电阻丝的电感影响了,看看结果是不是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5-9 21:56
  • 签到天数: 121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5-2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菜鸟的敬业精神非常敬佩,无聊的时候,研究下还是不错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1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5-2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图的时间刻度是多少啊?比如通电时间1s,断电1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12-14 22:21
  • 签到天数: 34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1-5-2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研究的很有深度,这贴要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10-14 05:51 , Processed in 0.214979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