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都不是很亮啊
E1B,UA2(虽然死了)的风格全面取代原SF风格啊
曾经期待的A2后继版:
A2T的一个设计样品,另一个是这个样的:
觉得A2后继和A2T都比现在这个版本好看
一点也不好看(:47:)
1.9''和现在常见的国产大头LED手电直径差不多,四核LED+TIR的话,MCE可能性比较大。不过就算用TIR,四核LED的巨大面积也很难达到很高的聚光。
我是实际使用过才谈体会的,当时L1,L5新版的原型机,经过我比较以后,发现圆盘形的光斑不如反光碗出来的漂亮(和MCR27+SSC P4相比的结果),但确实比以前的透镜好了很多。
后来实际产品又做了改进,在前面加了一块雾状镜片,来模拟橘皮反光碗的效果。即便如此,我仍坚持认为其光斑效果没有反光碗漂亮。
TIR的优势在于其理论反光率更高(不需要反光镀膜),加入一些折射设计,可以调整泛光和聚光的比例到合理值,优点缺点都有吧。
[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09-1-18 13:40 编辑 ]
把玩过一只不知来历得PK版原型。LS5W。大透镜。
在非常近得非实用距离。光斑投射是内核。光斑最外圈有少许偏姿紫色光圈。
拉到实用距离后。基本没什么问题。没觉得对于手电本质“照明”来说有什么不好。
透镜的设计空间比较大,反光碗最多以后加个电介质镀膜,否则突破很难。SF想区别于其他竞争者,全力开发TIR是正确的。
最早CreeL1,L5(已经夭折)的原型机,光斑中有杂色,不均匀,U2A夭折,可能也和光斑不理想有关。
我是来学习的,虚心学习(: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