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ro 发表于 2017-1-13 12:04

IC99的充电曲线,看图说话



  电池容量2200mAh(实际),充电电流设定为1.2A。

  看图:电压曲线明显是0∆V/-∆V判停,电流曲线类似锂电池的CC-CV。当电池电压达到1.44V时,充电电流开始性线减小,根据电压上升的斜率∆V,不断动态调整充电电流,使其尽可能符合电池可接受电流。

  检测到0∆V/-∆V后,转入20mA涓流充电。

  从充电方法看上,IC99吊打市面上其它充电器,包括“高大上”的C9000。  C9000要求必须0.33C以上电流充电,就是担心小电流充电导致0∆V/-∆V检测不准,而IC99主动减小充电电流,对保护电池来讲,电流小要好。当然,这个得益于高灵敏的电压检测。

  相比所谓的恒流一路充到底的充电方法,IC99充电时间会有所增加,但我们完全可以设置更大的初始充电电流。

kvv 发表于 2017-1-13 12:11

C9000后期固件貌似已经修复你说的这个问题了

我望云 发表于 2017-1-13 12:20

没货啊。

schame 发表于 2017-1-13 12:50

没货呀,年后还不知道啥时候有呀

oneone1987 发表于 2017-1-13 12:57

充电最明显的是镍氢不会热

ss9g 发表于 2017-1-13 13:45

看看帮顶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4:16

本帖最后由 niuwei01271 于 2017-1-13 14:46 编辑

衡量一个充电器不是单看一个方面   要是只看一个方面那C9000做工不知道吊打IC99多少了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4:20

2200mAh电池用1.2A充貌似也超过0.33C了吧

cn_z 发表于 2017-1-13 14:34

电池烫不烫了

宇文清熙 发表于 2017-1-13 14:47

这个充电器对我来说还是很好的,,几节一起充,电子烟赶得上用,很好,,,

chouro 发表于 2017-1-13 14:51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4:20
2200mAh电池用1.2A充貌似也超过0.33C了吧

C9000从头到底是一个电流充电,它要求的0.33C以上充电电流,也就是用于判停时的电流。

IC99设置的充电电流,只是初始充电电流,到1.44V后(这时一般充入电量约75%~80%),自动调整电流,所以设置大电流不影响最后判停时的电流,以上图为例,设置1.2A,而截止时电流已经降到550mA,0.25C

IC99的缺点就是太大了,如果把镍氢、锂电分开两个充电器,镍氢充电器做成明智936大小,也就不用滑槽了,滑槽对于测内阻来讲影响极大。

buyuliang 发表于 2017-1-13 15:10

不错奥

野狼333 发表于 2017-1-13 15:18

这个充电器目前对于我来说有个毛病,就是有个按键经常卡住,别的都挺好。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5:37

chouro 发表于 2017-1-13 14:51
C9000从头到底是一个电流充电,它要求的0.33C以上充电电流,也就是用于判停时的电流。

IC99设置的充电电 ...

整个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温度数据都没 如何谈谁吊打谁

jungle728 发表于 2017-1-13 15:48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5:37
整个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温度数据都没 如何谈谁吊打谁

这个充电曲线和opus的3100一样,温度不会高的,最高到35度左右。

shark04 发表于 2017-1-13 16:06

1. 看曲线,这个充电器显然不是“0∆V/-∆V判停” , 它用的是一锂电一样的恒流/恒压充电和判停方法:前段恒流,充到1.44后改恒压充电,等电流下降到原恒流值一半的时候判停,再改为涓流(因为电流下降所以导致了电压下降,所以-∆V是结果,不是原因)。此方法对电压采样精度要求低,后段充电时间长。

2. “0∆V/-∆V判停” 的充电器在检测到“0∆V/-∆V”前是一直恒流充电的(C9000)。此方法在小电流下-∆V不明显,所以要求大电流充电,而且ADC的精度要高,好的充电器能分辨1mv的-∆V 。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6:10

jungle728 发表于 2017-1-13 15:48
这个充电曲线和opus的3100一样,温度不会高的,最高到35度左右。
我的意思是至少要有个对比才能谈谁吊打谁 比如拿IC99和C9000再同一电池同一设定充电电流下的电池温度 不然怎么证明你这个充电方法比别的好呢?你说是不

chouro 发表于 2017-1-13 16:17

本帖最后由 chouro 于 2017-1-13 18:48 编辑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5:37
整个充电过程中电池的温度数据都没 如何谈谁吊打谁
 大部分充电器的热敏电阻都在充电器内部,接近电池两极测温度,当温度上升速率达到∆T/∆t达到1℃/min,Tmax超过45℃时,电池可能会受到损坏。不过,这种温度上升的情况,一般都在充电的末期。

  IC99通过降低充电电流的方法,把电池温度控制地相当好,电池几乎没什么热。

  也有部分充电器引出导线来直接与电池接触,比如C9000,测电池外皮温度;不同包装的电池,热量从内部传到外壳的速度不一样的,况且这个时间差的滞后,影响有点大了。两极的温度传递是金属接触,速度肯定快过外皮。因此,说C9000测温度是装B其实真不过份。
      测量电池温度,是防止过度充电发生危险的最后一个保险。如果要收集这种温度数据,最多也就是一个参考。

jungle728 发表于 2017-1-13 16:18

niuwei01271 发表于 2017-1-13 16:10
我的意思是至少要有个对比才能谈谁吊打谁 比如拿IC99和C9000再同一电池同一设定充电电流下的电池温度 不然 ...

去lygte-info.dk/review/Review%20Charger%20Opus%20BT-C3100%20V2.1%20UK.html看看这个评测就知道了,据说是同一个作者设计的

chouro 发表于 2017-1-13 16:23

本帖最后由 chouro 于 2017-1-13 16:30 编辑

shark04 发表于 2017-1-13 16:06
1. 看曲线,这个充电器显然不是“0∆V/-∆V判停” , 它用的是一锂电一样的恒流/恒压充电和判停方法:前段 ...
IC99 与 C3100 基本上是一样的,区别是 C3100分段降低电流,IC99是线性降低电流,区别不是太大,0∆V/-∆V判停肯定是有的,不会有错,只是图上看不明显。
只要是在充电(当然,不是指涓流充电),电压一定是上升,只是速度快慢的问题。0.2C以上的充电电流,一般都可以检测出0∆V/-∆V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IC99的充电曲线,看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