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控诉---T12G终极测试!
本帖最后由 Jaff 于 2010-10-27 15:47 编辑温度的控诉---T12G终极测试!
做了亮度测试以来,不少桐油反映说:我这个测试缺图少量的。嘿嘿!其实我也不想,因为人家“狼人工作室”的狼群们有自己的规则,所以就没敢把他们的窝抖一下!幸亏各位大虾的强烈呼吁,俺才敢战战兢兢地对狼说:“说哥呀!群众们都一直质疑俺数据的可靠性,是不是被驴踢了?没图没实力啊!”这样好歹求了两三次,才勉强同意开放部分测试空间,做了这次温差的实验。感谢!非常感谢!
另外,自T12G测试(详情见“N记TA2及T12G终极测试!”)以来,不少桐油问到散热性问题,是不真的那么可靠?说实在的,这个我也不好说!不过,说来也巧,前段时间绿驴收一个驴友寄来的山寨版SST50,于是心血来潮,找到狼群们,喷了大半天的口水,信誓旦旦地说:次贴一出,必定上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才有了这次的测试,好不容易啊!
实际测试起升温情况,给各位一个交代一下:封闭环境,空调控温20度,相对湿度为35(注意:旁边的电脑没有开),两台温度测试仪,统一的18650电池,完毕!
这个是刚点亮情况,左边是大家熟悉的T12G,右边就是山寨的T50,为了做区分,把两者的温度设计为相差1度开始,遗憾的是忘记把秒表给正面拍出来。
1分2秒时的情况,很明显,山寨就是山寨,嗖一下就升了7度。
只是相差10秒,山寨版又升了1度,平均每秒升幅0.11度
做点小结,前2分钟时候,T12G基本没有升温的欲望,而山寨版就是火箭速度了!
到了4分多钟,我们的主角才缓缓升了那么几度,摸起来还是没有温度的感觉。
6分钟时候的玉照,山寨的已经不敢用手摸了。
9分钟的模样,山寨版几乎是烫手的山芋,由头到脚都是热乎乎的。
18分钟的情景,额的神哪!!!!谁还敢拿啊!!!
终极PK,半小时后,两者的温度开始进入稳定状态,T121G在40℃左右徘徊,而山寨版则要超过55℃。
通过这次的测试,俺算是认识到什么叫牌子货了,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打地洞”!其实就是这个道理,下面进行简单总结:
1、升温速度对比:从上面的数据可看出,T12G的升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让人手有适应感;而山寨版的则是短时间内上升,直接到了烫手的地步。
2、最高温度对比:如此发热量大的灯泡,如果没有好的散热系统,肯定会进入崩溃状态,不过T12G只在40℃左右徘徊(实际上,俺在户外使用时,
只有暖暖的感觉——手脚的散热功能);而山寨版则是烫手山芋,很明显的对比,不用多说了。
3、恒温性能对比:这点几乎是所以大功率LED的致命弱点,但是T12G比较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个人感觉是值得信赖的。
有点像广告{:1_244:} 不错,可以与502B一并{:1_215:} 本帖最后由 joe9998 于 2010-10-28 04:28 编辑
是导热好呢,还是散热好? 4# joe9998 品牌,质量就是信的过。谢谢LZ精彩的分享,很有价值啊 测量位置都不一样,有可比性吗?
交叉测试一下是起码的啊 LZ辛苦了!山寨版SST50---是那个?曝个图片... 期待LZ的新东西,可以传授些怎么样选手电的经验不? 这个测试,只是告诉我,山寨的那只传热能力给强。 有一种电路叫无级调光,控制电流大小来调光的亮度,如果调到低亮恐怕一点热量也没有,所以看不懂楼主测温度的意义何在,是比哪个筒子散热性能好?根据楼上实际测试,毫无疑问,同等电流下,山寨筒子散热良好而T12G有闷烧的嫌疑{:1_217:} 错误思维下的错误结论,没意义的结论,没意义的贴{:1_247:} 不错,支持! 有一种电路叫无级调光,控制电流大小来调光的亮度,如果调到低亮恐怕一点热量也没有,所以看不懂楼主测温度的意义何在,是比哪个筒子散热性能好?根据楼上实际测试,毫无疑问,同等电流下,山寨筒子散热良好而T12G有 ...
szgdchina 发表于 2010-10-30 12:39 http://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估计兄弟误会了我这个测试的目的,正常情况下,筒子的散热性能好,手拿起来的时候才不会感到烫,而像山寨版的哪个才是闷烧(就是因为散热不了,才会导致筒身的高温!!!)
呵呵!这个是常识啊!!!! 1.两个头大小相差那么多,散热表面积相差那么多,有可比性吗?为什么不找一支同样量级的山寨筒来比?
2.比外壳温度,有意义吗?见过外壳温度一直不高,LED却已经光衰了的。我如果搞个塑料筒的,温度比左边那支低得多了,能说明什么问题? 同一支筒,一样的电流值,内部采用不同的散热处理方式,比较才有意义。 1.两个头大小相差那么多,散热表面积相差那么多,有可比性吗?为什么不找一支同样量级的山寨筒来比?
2.比外壳温度,有意义吗?见过外壳温度一直不高,LED却已经光衰了的。我如果搞个塑料筒的,温度比左边那支低得多 ...
带泥土豆 发表于 2010-11-1 12:17 http://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 兄弟说的对,如果单是比外壳温度的话,确实是没有什么意思!
只是我忘了说明一点:因为两支手电的标注都是450Lm以上的!这个才是我的测试目的.
因为在高流明的情况下,LED发热量很高,所以这个时候散热结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如果散热不好,谁会去买啊!
PS:因为手头上只有这两支筒子流明值标注一样,而且都是SST50的东西,才用来测试(不是我不想测别的啊!而是没有别的筒子可以测啊!!!!!) 个人认为,在同等电流亮度及散热面积下,外壳热量越高说明导热效果越强,若外壳热量低,可以确定为内部闷烧,LED老化会较快。我买了两只网翼的26650外壳,一只装的MCE M档,一只装的SST50最高档,相同黄皮蒙克26650电池,电压相等的情况下同事开启点亮,MCE使用7135X8,SST50使用7135X11,十分钟后,MCE的外壳从头至尾非常烫手,而SST50的温度也高,但是温度却还没有MCE的高,点亮时测得MCE电流2.75A,SST50电流3.82A,两只电筒同是我细心组装,螺纹接头处都还打了导热膏,却有如此大的温差,估计SST50在3.82A下的温度要比MCE M档2.75A低了不少于10度,这又是为何???
呵呵! 兄弟说的对,如果单是比外壳温度的话,确实是没有什么意思!
只是我忘了说明一点:因为两支手电的标注都是450Lm以上的!这个才是我的测试目的.
因为在高流明的情况下,LED发热量很高,所以这个时候散热结构作用就体 ...
Jaff 发表于 2010-11-1 14:05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LZ这样对比也没问题了,也不能要求你去买太多不需要的东西。只是结论似乎和品牌还是山寨的差别关系不大,倒是与头的大小(关系到散热面积,热容等)关系很大。
如果非要与品牌扯上关系,那只能说是品牌的东西还是对消费者比较负责的,没有做一些体积小,电流大不能完全散热的变态产品来取悦消费者。但对于玩家来说,有时候品牌的这种负责任反倒是一种束缚,因为不够发烧,不够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