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pender

有人说宝马7与马2互换,宝马司机也死,我不认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4-28 12:09
  • 签到天数: 88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6-30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3_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 TA的每日心情

    2016-9-18 12:42
  • 签到天数: 729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6-3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22-3-28 14:58
  • 签到天数: 139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6-30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12 07:1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6-30 1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见日本车就喷的人无非三种,
    1,没开过车的。
    2,伪爱国。
    3,脑袋不好使。

    1和2就不说了,针对3来说下,宝马撞碎马自达这例子,马自达在当时情况下没任何一点比的过宝马,速度,重量,撞击部位,一辆两吨重,一辆才它的一半,一辆是最薄弱的车门部位被袭击,一辆是最抗撞的车头,仅拿破损程度来断定车质量可以反证第3点,假如说打个比方,两辆车角色互换一下,宝马车被撞断估计也是免不了的,想像一下,车门被一个一吨重的东西以55米/s的速度砸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12-21 22:53
  • 签到天数: 845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5-6-30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弄了个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9-28 10:17
  • 签到天数: 3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6-3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22 22: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6-30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在POLO、smart、迷你随便选一个“安全感”高的,LS460加速到宝马7的速度45度撞C柱,绝对毫发无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4-12 16:55
  • 签到天数: 74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6-3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价钱不一样性能不一样。碰撞点不一样碰撞结果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3-7 21:04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5-6-30 21: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车的吸能也是一种不错的技术吧。还省油。欧美走的是相反的路。也不错。我很喜欢GMC的那种车。中国叫皮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7-5-16 15:14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5-7-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两个车无论从车重还是车价(成本与质量安全性不能直接划等号,但绝对是有相当大的正比例关系的)都不是一个级别的

    第二、日本车不是不安全,但要看是哪里的日本车,是日本/欧美的日本车,还是国内组装国内销售的日本车。这个区别稍有点汽车常识的人都应该清楚,度娘也能查到不少,说再多了就成口水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14 05:4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7-1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月 发表于 2015-6-29 20:14
    那还真没有,用卡尺测汽车钢板厚度是哪个师傅教你的?你书读多了吧. 你后半部分说的我基本同意,但 ...

    那请教一下您使用什么量呢?到底是什么部位来对比呢?即便是同一部位,总得有个名称吧?

    点评

    我肯定不会告诉你要用什么工具量,也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卡尺量不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 21: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2 09: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强同学 发表于 2015-6-29 06:39
    您用卡尺量过吗?您说的“国产车的钢板”指的是哪个部位啊?说法太笼统了,不管是国产车还是日本车,里面 ...

    我觉得日系车最大的缺点是驾驶室和车身强度不够,一撞就变形,
    原因是日系车地盘,框架不爱用大块料,喜欢用小块料拼凑,
    这样成本低,强度也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4-5-6 21:53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7-2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强同学 发表于 2015-7-1 19:57
    那请教一下您使用什么量呢?到底是什么部位来对比呢?即便是同一部位,总得有个名称吧?
    ...

    我肯定不会告诉你要用什么工具量,也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卡尺量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14 05:4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7-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月 发表于 2015-7-2 21:48
    我肯定不会告诉你要用什么工具量,也不会告诉你为什么卡尺量不了.
    ...

    莫非说是传说中的“砖家”?
    装作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弱弱的问一句,您有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14 05:41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7-8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手小白 发表于 2015-7-2 09:06
    我觉得日系车最大的缺点是驾驶室和车身强度不够,一撞就变形,
    原因是日系车地盘,框架不爱用大块料,喜 ...

    和一些车厂和汽车媒体的朋友聊过,小日本的东西,设计真的没的说。怎么说哈,基本上各种材料都用到了极限。打个比方说,以美国为例,对于各种碰撞测试条件如角度速度都有详细要求,车头车尾(3厢车)的功能是在于吸能,乘客厢的作用要求坚固,不能变形,碰撞发生后根据假人受损情况评估车辆对于乘客的保护能力。小日本不是以车辆有多坚固为诉求,而是以乘客受伤少或不受伤为目标。碰撞条件是固定的,你可以把车子造的更坚固,也可以造的更吸能,碰撞测试结果可能是一样的都是4颗星,但这2个诉求的车子撞在一起结果就大大不同了。
    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用到极限,这些材料的性能是根据日本自己材料标号和性能来设计的,所以经常有人说日本本土生产的或美国生产的日本车质量还是不错的;但是国产以后,材料性能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由于没有强制标准对安全作出要求,所以他也不可能主动改善设计达到设计要求的安全标准。

    点评

    我就知道大多数高速碰撞日本车就像铁皮易拉罐一样给压扁,欧美德国车就相对坚固很多,乘客箱车厢变形相对少很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20 02: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1-29 21:2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5-7-11 19: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动机盖部分.本身就是设计为可溃缩的.用来吸收撞击的能量.

    点评

    机盖溃缩主要是防止碰撞时变成一把大铲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7-12 00: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10-27 10:38
  • 签到天数: 514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7-12 00: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yg365 发表于 2015-7-11 19:22
    发动机盖部分.本身就是设计为可溃缩的.用来吸收撞击的能量.

    机盖溃缩主要是防止碰撞时变成一把大铲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5-7-20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强同学 发表于 2015-7-8 21:21
    和一些车厂和汽车媒体的朋友聊过,小日本的东西,设计真的没的说。怎么说哈,基本上各种材料都用到了极限 ...

    我就知道大多数高速碰撞日本车就像铁皮易拉罐一样给压扁,欧美德国车就相对坚固很多,乘客箱车厢变形相对少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8-1 13:03
  • 签到天数: 284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5-7-2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各有优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9-28 09:50
  • 签到天数: 708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5-7-20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撞吧撞吧,不是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9-28 13:02 , Processed in 0.156031 second(s), 6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