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naily 于 2013-4-10 23:19 编辑
好了,终于要探访各接线板的内心世界了,借了台500D,这次照片估计比上次好点,背景是白色的A4纸,哇咔咔。开始之前我要吐槽一下,找不到剥线器,用钳子剪开电线再慢慢手剥真是折腾。还有那些接线板一拆开各种塑料味啊,就差点缺氧昏过去了,再次确认只有飞利浦SPS3620D和玛雅T652-F味道较小,其它的真心……拆完感觉有点头晕喉咙疼。
Part 1:螺丝PK 先看看螺丝部分,对于接线板,其实这不是一个太重要的部件,一般不使用太差的或者没受到太大的外力,都不会影响到接线板的使用。无论外部的或内部的,都是起固定作用,下面看看各家接线板的螺丝用料。
从质地看,飞利浦两款应该是镀锌的,玛雅应该是不锈钢的,齐心和秋叶原应该是氮化的,公牛的有点渣,拧出来都看得出变形了,子弹头没找到专用的螺丝起子(这点52楼的朋友也喷了),直接爆力拆了,看样子这螺丝也不是好料。
Part 2:开关PK 开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时候接线板罢工了基本是开关挂掉了。另外差一些的开关会因正负极无法同时接通而产生打火现象,既是安全隐患,也会增加用户在按下开关时的心理负担。开关绝对是评判一款接线板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来说,使用翘板式的开关,在安全性、质量上要优于传统按压式的。 首先是飞利浦SPS3620D和玛雅T652-F,因为只有这两款都使用Lshx的开关,先各自放一张图,再直接列个数据表让大家仔细鉴定。
从上表我们可以知道下面的开关要比上面的略高端一点,主要体现在支持16A大电流和多了个UlcUL认证,实际使用中,飞利浦SPS3620D的开关是不带电源灯的,而独立在底部,玛雅T652-F的开关则自带橙色的电源灯。传说中这两款开关应该是银触点的,不过在开关的官网也没查证到。
接着是飞利浦SPN6361WA、齐心QDA-2608N、秋叶原YF-A465等三款的开关比较,这三款的开关均产自广东汕头某厂。我们先来看看这几款宣称银触点的开关图吧。
这几款有个共同点就是都提供了一个0754开头的固话号码区号,经查询是汕头的,但号码又各不相同,百度不到这些固话号码是哪些厂家的。飞利浦的开关提供了型号KY105及CQC认证信息,齐心的开关提供了最高10~16A、250V的参数,秋叶原的开关提供了型号KG-10-B及CQC认证信息,还有最高10A、250V的参数。以上均无法查到有效的厂家和其它参数信息。使用过程中,开关和电源指示灯也都各自独立,在黑暗中操作并不方便。
最后是子弹头TS-010的开关展示,之所以说是最后,是因为公牛GN-102连开关都没有。这款我就没法说啥了,整个开关除了“子弹头14”之外没其它信息可查询,结合再往下面的内部图,我都要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山寨产品了,吐槽不能。
PARK 3:电源线PK 这部分我一时也想不出来什么方法比较简单有效,只能从铜线的光泽判断纯度、还有每股铜线的数量来判断截面积(默认每根铜线粗细是一样的,我没外径千分尺)。 首先是飞利浦SPS3620D,铜线硬度、光泽度非常的好,每股铜线达到24根;
接着是飞利浦SPN6361WA,铜线硬度、光泽度都比上一款要差点,每股铜线同样达到24根;
然后是齐心QDA-2608N,铜线硬度等同飞利浦SPN6361WA,光泽度等同飞利浦SPS3620D,每股铜线同样达到24根;
跟着是玛雅T652-F,铜线硬度等同飞利浦SPS3620D,光泽度等同飞利浦SPN6361WA,每股铜线达到30根;
再接下来是子弹头TS-010,铜线硬度、光泽度都比上面几款略差;每股铜线只有16根;
轮到公牛GN-102,铜线硬度、光泽度等同玛雅T652-F,每股铜线达到25根;
最后是秋叶原YF-A465,铜线硬度、光泽度等同飞利浦SPS3620D,每股铜线达到24根。
以上电源线外绝缘层均有“每股铜线截面积为0.75mm^2”的标识,除了子弹头TS-010没有之外,而它的铜线实际上也相当的单薄,个人估计别说2.5KW,就是2KW它都顶不住,于是电磁炉、电饭锅啥的最好别往上面插,烧插座事小,吓到人事大。
PARK4:导体铜芯PK 这一部分同样是衡量一款接线板的用料、做工、安全性、稳定性的重要标准,铜片、铜芯不合格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如: 1、焊点过多会造成容易过热、电耗增大; 2、焊接技术过差会导致脱焊; 3、铜导体选材差、用料不足会造成发热过大,有融化、引燃外壳的危险; 4、插座部分咬合不好易松脱、引起打火、电流声等现象。 本批参与测试的接线板由于定位原因,均没配备过载保护,所以导体铜芯部分的用料、做工尤其重要,下面我们逐一图文分析。 (点击小图查看大图,但画质被论坛压缩得比较渣)
首先是飞利浦SPS3620D,采用了一体铜芯技术的导体,材质应是磷青铜,起防氧化作用。做工没得说,看着舒服。焊点少,造成额外的发热、功耗、隐患也必然小些。从卡尺(某MM玉手友情出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片截面积为 宽度 × 厚度 = 3.92 × 0.45 = 1.76mm^2。
接着是玛雅T652-F,同样是一体铜芯的导体,材质看来是黄铜,抗氧化性要差点。做工仍是不错的,从俯视的角度看铜片要比飞利浦SPS3620D略厚。焊点同样较少,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玛雅T652-F和飞利浦SPS3620D在焊点防过热、防松脱的处理有独到之处,就是在铜片上开孔,电源线内部的铜线穿过孔后再点焊,保证了铜线和铜片的充分接触,这样的处理方式确实巧妙。从卡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片截面积为3.57 × 0.54 = 1.93 mm^2。
然后是子弹头TS-010,这个……只能算铜片,不能算一体铜,这个是拉出来作反面教材的,说白了,黑的就是你。这铜片各种凹凸不平,各种可疑的痕迹让人怀疑这个铜的纯度严重有问题,还有一坨坨饱满得恐怖的焊点。插座齿合部位貌似是镀镍的,但是为了防氧化还是掩盖那糟糕的铜片就真的很难说清楚了。从卡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片截面积为2.68 × 0.44 = 1.18 mm^2。
跟着是飞利浦SPN6361WA,采用了传统的铜线导体,可能由于时间关系,铜线略微氧化发黑。做工……以现在的眼光看实在是相当的一般,仍然是使用了大量的点焊来固定导体。但没加绝缘套这点绝对要批评一下。从卡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线截面积为πr^2 = 3.14 × 0.55^2 = 0.95 mm^2。
再接下来是齐心QDA-2608N,也是传统的铜线导体,走线比较清晰合理,配备了绝缘套防止短路,焊点饱满结实,整体做工不错。从卡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线截面积为3.14 × 0.5^2 = 0.79 mm^2。
轮到公牛GN-102,同为传统的铜线导体,布线较乱,虽配备了绝缘胶套,焊点饱满结实,但是这布局仍是看得触目惊心,做工还过得去。从卡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线截面积为3.14 × 0.59^2 = 1.09 mm^2。
最后是秋叶原YF-A465,传统的铜线导体,走线比公牛GN-102要好点,也配备了绝缘套,焊点比其它家的单薄,红线和蓝线靠得太近了,做工算OK吧。从卡尺粗测的结果得到铜线截面积为 3.14 × 0.49^2 = 0.75 mm^2。
小结一下,飞利浦SPS3620D和玛雅T652-F的内部在开关、导体、做工、电源线各方面都不错,令人印象深刻。齐心QDA-2608N也不错,但在开关、导体方面明显要落后于前面两款。飞利浦SPN6361WA和公牛GN-102各有硬性缺陷,前者是万用口且导体无绝缘套,后者连开关都不具备。秋叶原YF-A465在29元这个价位也做得不错,但是在拆开关拍照时,红线的焊点居然自动脱焊了,上文也提及它的焊点比较小,这不无关系。子弹头TS-010我都不想说啥了,上面该喷的也喷了,严重不推荐该款。
本人才疏学浅,以上文字、图片如有错误或缺漏的,麻烦告知我一声,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