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烈燄赤子 于 2012-10-3 15:22 编辑
北北 发表于 2012-10-3 13:36
很好奇 驼碑的那个龟 为什么都那么完整······是原配的东西还是现在复刻的? 为什么我们大陆的都是 ...
赤崁樓的第十個龜碑在哪? 清乾隆五十一年時(西元一七八六)天地會成員在台灣起義。林爽文領北路軍,莊大田領南路軍。台灣全島聞風響應,叛軍聲勢浩大,清兵潰敗,這就是著名的「林爽文事件」。隔年9月,乾隆皇帝命令當時陝甘總督福康安率軍渡海平定叛軍。 福康安登陸後,在短短三個月內就將亂事平定。乾隆皇帝接到了捷報以後,非常高興,親自動筆寫了5篇詩文來紀念此事。同時下旨將這些詩文以滿、漢文鐫刻製碑,豎立在台南、嘉義兩地的福康安生祠內。這就是「御龜碑」的由來。 由於皇帝要將這些詩文製碑,但是當時台灣的石材過於鬆脆,製成碑文過不久一定會受風化而崩落。所以官方就大費周章地先在盛產花崗石的金門開鑿上等的巨石,將龜座與碑石分別雕製後,再運到台灣來組合。當時載著龜碑的船隻駛到今日保安路西邊的港道卸載。但是,誰知碑石會過於沉重,一個不小心其中一具龜座便掉落海底。負責碑文的官員害怕受罪,便急忙用台灣土產砂岩補刻一座來矇騙。目前這座「真碑假龜」的御碑存放在嘉義市中山公園。 那麼,那個「失足」的龜座就這樣沉在海裡了嗎?這件事可玄了!龜座在沉沒一百餘年以後,在一九一一年居然在台南的海岸上被漁民發現。有人說是龜座具有神力,祂想回到陸地上了,還尊稱其龜座為「白靈聖母」。也有人說純粹只是台江內海在百年內快速淤淺,所以龜座便幸運地重見天日。但仔細想想,當初因為太重而落海的龜座,為何會被海水沖回海岸?這實在非常神奇,要論的話又得長篇大論了,我們不再贅述。總而言之,現在那個龜座就放置在台南的保安路的保安宮裡面,原本放置碑文的凹槽現在還有「神水」可提供人家取用。下次不妨去保安宮看看,也可以順便吃附近的小吃。 另外九個御龜碑最早是放置在現今南門路附近的福康安生祠內。但是日子一久,生祠缺乏維護便開始傾倒損壞。在西元一九三五年時為了舉辦台灣博覽會,被移到大南門的外廓內放置。台灣光復後,於民國四十九年再被移到今日的位置,也就是赤崁樓庭園存放,成為最醒目的景觀之一。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3/C0316360079/web/iohw/doc12.htm
碑座─贔屭龜趺,在唐、宋時期,龜具有崇高、神聖不可動搖的地位,因此許多碑座都是使用大龜馱碑,可是到了明朝,龜卻成了「王八」、「縮頭烏龜」等不雅的代名詞。這時為了幫這群無辜的龜趺找個台階下,因此,有了「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贔屭,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龜趺是也」的說法。從此,贔屭就取代龜趺而成為碑座,如:赤崁御龜碑就是其中之一。
http://tw.myblog.yahoo.com/turtle-family/article?mid=596&next=582&l=f&fid=176
所以應該是原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