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想法很有意思,不过需要补补课了。以为即使干涉了也不会降低亮度。不过变得强弱不均,而且实现起来也很不容易。
转来一个课件楼主看看。
光的干涉基本概念、规律
1.光的干涉
满足一定条件的两列相干光波相遇叠加,在叠加区域某些点的光振动始终加强,某些点的光振动始终减弱,即在干涉区域内振动强度有稳定的空间分布。
2.相干光的条件
获得稳定干涉的必要条件是:(1)两束光的频率相同;(2)两束光的振动方向相同;(3)在叠加出两束光的振动有恒定的位相差。
3.获得相干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基本原理:把一个光源的一点发出的光束设法分为两束,然后再使它们相遇。
(2)两种基本方法:
分波阵面法(如杨氏双缝干涉、洛埃镜、菲涅尔双面镜以及菲涅尔双棱镜)和分振幅法(如薄膜干涉、劈尖干涉、牛顿环和迈克尔逊干涉仪)
4.相干时间、相干长度
光学中,原子发光的持续时间称为相干时间,相应波列的长度L0称为相干长度即:
从同一波列分割出来的子波列经历不同的光程之后相遇才能相干,只有当干涉装置种两分光束的最大光程差小于一个波列的长度 时,这两束光才都发生干涉,相干长度与光的非单色性关系为:
其中L0为相干长度,λ是谱线的中心波长,Δλ是半强度宽度,(相干长度即波列的长度。)
5.光程、光程差、相位差
(1)光程是光在媒质中所经历的几何路径折合成光在真空中的路程,光程的大小等于光在媒质中经历的几何路程γ与媒质折射率n的乘积nγ。如果光线连续穿过几种媒质,光程为:
(2)来自同一点光源的两束相干光,经历不同的光程在某点相遇,两束光线的光程之差称为光程差Δ。
(3)光程差为Δ,两束相干光在该处光振动的相位差为:
※ 特别强调
光在媒质中传播的几何路程已折合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几何路程,上式中的λ为真空重的波长。
6.半波损失
光从光疏媒质正入射或掠入射到光密媒质上,又从分界面反射时,反射光波与入射光波在入射点处(分界面上)同时刻相比,两者位相相反,相当于光程增加或减少λ/2,称为半波损失,(若n1<n2,则n1为光疏媒质,n2为光密媒质。)
7.杨氏双缝干涉 | | 杨式双缝干涉装置(点击上图看视频) | 红光双缝干涉图样 | 此装置是分波阵面的典型,条纹明、暗纹的位置由两束光的光程差Δ决定:
条纹间距:
条纹形状:为一组与狭缝平行、等间隔的直线(干涉条纹特点)
菲涅尔双棱镜,菲涅尔双面镜、埃洛镜的干涉情况都与此类似。
8.薄膜干涉
此装置是分振幅干涉(即分能量干涉。)薄膜上下表面发射光的光程差为:
上下表面反射光之一有半波损失,取λ/2,上下表面反射光都有半波损失或都没有半波损失取0。
(1)等厚干涉
平行光从相同的倾角入射不均匀的薄膜,相干光光程差Δ,随膜厚e变化,膜厚e相同的地方,光程差Δ相同,干涉情况也相同,并处于同一级干涉条纹上。
强调: 等厚干涉条纹对应膜的等厚线。
等厚干涉条纹只形成在薄膜表面。
相邻两级条纹之间膜的厚度差为:
λ'为折射率为n2的媒质(膜)中的波长。
(a)劈尖
条纹间距
条纹形状 为一组与棱平行的等间距直条纹,也即膜的等厚线 特点:若膜的厚度e增加,则条纹向棱边移动;若膜的厚度e减小,则条纹背离棱边移动。
|
|
(b)牛顿环
条纹形状: 为一组同心园环,环纹间距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变密,级次从中心到边缘越来越高。
特点:若膜厚度e增加,则环纹向中心移动;若膜厚e减少,则环纹向边缘移动。
(c)增透膜 增反膜
增透膜
n1<n2<n3 两层介面上都有半波损失,反射光完全相消
增反膜
n1<n2>n3
上层介面上有半波损失
透射光完全相消,反射光加强
可先讲低膜改成同样光学厚度的高膜,就可以提高反射率,降低透射率。
(2)等倾干涉
(扩展光源照明平行平面薄膜)薄膜厚度相同,相干光光程差随入射倾角变化,只有倾角相同的那些光线,光程差相同,干涉情况相同,构成同级干涉条纹。
式中e为膜厚,n为膜折射率,i'为光线在膜内折射角。
条纹形状:为一组同心园环,环纹间距从中心到边缘逐渐变密,级次从中心到边缘越来越低。
特点:若膜厚e增加,则环纹向旁边移动;若膜厚e减少,则环纹向中心移动。
★注意将等倾干涉的园环的形状、特点与牛顿环进行比较。
9.迈克尔逊干涉仪
利用分振幅干涉原理制成的仪器。通过调整该干涉仪,可以产生等厚干涉条纹,也可以产生等倾干涉条纹。主要用于长度和折射率的测量,若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一条,便是M2的动臂移动量为λ/2,等效于M1与M2之间的空气膜厚度改变λ/2。
※特别强调:
干涉条纹是等光程差点的轨迹,因此,要分析某种干涉产生的图样,必求出相干光的光程差位置分布的函数。
若干涉条纹发生移动,一定是场点对应的光程差发生了变化,引起光程差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光线长度L发生变化,或是光路中某段介质的折射率n发生了变化,或是薄膜的厚度e发生了变化。
迈克尔逊干涉仪介绍
| 迈克尔逊(A.A.Michelson,1852~1931)根据干涉原理制成的一种精密干涉仪。它的设计精巧,用途广泛,不少其它干涉仪是由此派生出来的。迈克尔逊因发明干涉仪和在光速测量方面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特点是光源、两个反射面M1、M2和接收器(或观察者)四者在空间完全分开(光路如附图28所示),东南西北各据一方,以便于在光路中安插其它器件,从而可进行众多干涉现象的观察、实验和测量。
|
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的M2使得M1和M2之间角度发生变化可以分别得到等倾干涉和等厚干涉条纹。 1、等倾干涉 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等倾干涉条纹及M1和M2的相应位置 2、等厚干涉 | | | 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等厚干涉条纹及M1和M2的相应位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