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834|回复: 41

终于发现光杯的奥秘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3-11-9 17:12
  • 签到天数: 396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玛索兄,怎样的算收口窄,怎样的是收口大?{:1_2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0-9-14 13:50
  • 签到天数: 152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1-1-18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参考价值。发光角度大小和光杯径深比的确有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点对于透镜手电来讲,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Q5 装透镜 我就觉得比R5 要强,更强过XML

    归根到底还是由于90度和125度发光角度的问题,

    我现在就是一只 Q35C 1.4A 透镜很骚,如果还有小核心的就更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5-11 13:4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1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谁做过实物对比测试过“同杯口情况下杯底不同收口大小”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1-24 16:3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1-1-18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光杯底部收口的大小跟Led的发光角度也有关系吧。玛索上校说的收口的大小应该指的是光杯底部的平面的大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23-5-1 11:20
  • 签到天数: 10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发表于 2011-1-18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11-12 23:59
  • 签到天数: 13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8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奇怪同是R5,狼族的VAN31光杯很深,itp的A2C光杯很浅,可是光斑差不太多,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底部平台大小和深径比是一回事
    同样口径,深径比大则底部平台小,深径比小则底部平台大。
    同样口径,深径比大的,光斑从最亮到泛光之间的过渡越多。
    以后我会给出严格证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2 12:58
  • 签到天数: 145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1-1-18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底部平台大小和深径比是一回事
    同样口径,深径比大则底部平台小,深径比小则底部平台大。
    同样口径,深径比大的,光斑从最亮到泛光之间的过渡越多。
    以后我会给出严格证明。 ...
    funder 发表于 2011-1-18 21:43
    通过使用感觉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看完此贴,立刻变的精神抖搜,蛋定了许多。建议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1-1-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不能贴PPT和PDF,我把最近写的一个材料中的几页贴上来吧:
    聚焦能量的比例,光斑发散角,次级光斑的形成,以及仿真验证:
    pp15.jpg
    pp17.jpg
    pp18.jpg
    pp19.jpg
    pp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17 16:41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18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好的帖,学习并收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2-10-10 22:01
  • 签到天数: 48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1-1-19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
    必须
    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2-13 00:36
  • 签到天数: 11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1-1-19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7-31 19:35 , Processed in 0.146877 second(s), 6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