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亲羊 于 2018-12-11 19:22 编辑
非常灵敏的温控
再来介绍一下编程第7组,设定温控温度。平时建议一定要打开这个功能,尤其是选择日亚灯珠,发热非常快,钛合金散热又慢,设置温控对于避免灯珠光衰很重要。
按照刚才的介绍,在第七组快闪的时候半按开关,手电先中低亮一秒钟(此时关闭手电,则取消温控),随后手电自动开启极亮,开始迅速升温,在合适的温度关闭手电,电路即能记忆这个温度。为了便于做测试,我选择的是灯头温度超过了49℃,这个选择有些保守,此时筒身并不算热。
下面,接通照度计来看看拂晓的温控是怎么操作的。设置成五档模式,依次调光,换成极亮1500lm档位,照度到达最高点53000lux时开始慢慢下降,这是所有手电极亮状态的变化趋势,此时灯头温度逐渐升高。
随后,约1.5分钟的时候亮度突然开始按照20个不同的亮度等级阶梯式下降,此时测量灯头温度为50.4℃,当照度线下降到最低的时候,为最低亮度,等待几秒,灯头亮度又开始快速显著增加,直到回到极亮左右的照度。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思考了一下,大概是以下原因:一是日亚灯珠发热量较大,50℃左右的设定温度确实有些偏低,很轻易就能达到;二是当开启极亮也就是20级亮度,灯头到达50℃时,手电自动向19级亮度变化,但此时发热仍然很大,灯头温度仍在增加,所以继续向18级变化,然后是17级……由于钛合金散热较慢,所以当亮度下降为1级时等一会儿,灯头温度才降下来低于温控的触发阈值;三是发热和散热在极亮设定时没办法达到平衡,所以不停从20级掉到1级,温度下降后,亮度又升高到20级。
有意思的是,在第二次升温后,我开启了一台小风扇,对着灯头吹,帮助散热,电路性能有所提升,一方面表现在极亮照度更高,另一方面表现在低亮回升的照度也比之前有明显提高。
这大概是因为有了风扇帮助散热,在亮度下降为2~3级时,温度就能同时降低到位,所以亮度又自动升高,达到档位限定的极亮亮度级数。
仅是这样,还不足以说明温控的好处。我又开启五档模式的第二亮档位来做温控测试,高亮照度为22000lux左右,低于上面极亮53000lux的一半以上,所以温度积累得比较慢,约3分钟30秒才开始阶梯降档,此时并没有降到最低亮,而是下降两三个阶梯即回升,这符合温度和亮度的关系,说明拂晓的温控设定还是能够发挥作用的。
战术模式
第18组为战术模式,在本组内有四个档位:one7135(约6级亮度、150lm)、all7135s(约14级亮度、800lm)、爆闪、极亮(20级亮度、1500lm)。这也是拂晓唯二的带有闪烁模式的选组。爆闪的频率约为16Hz,亮度经照度计测试,与TURBO近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