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759|回复: 29

一个很显然的误区,认为R5、SST更亮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1 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8-28 00:09
  • 签到天数: 31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6-11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3 08:48
  • 签到天数: 4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6-11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点我不是很同意,对于不同LED,光杯肯定要重新设计才行,否则对比肯定是不公平的,就好比吧F1的发动机装拖拉机,跑不快是拖拉机的原因呢还是发动机的原因呢?
        第二点我赞同,C8铜身装SST大电流散热确实不佳,尤其是一体杯的那种,要解决散热必须把电流控制到2A以内,但这样亮度又不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31 23:56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6-11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R5装在C8上到1.2A外壳就已经很热了 双锂电加长C8尾盖
    都热 但可见C8高效的散热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9-9-24 11:0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6-1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点我不是很同意,对于不同LED,光杯肯定要重新设计才行,否则对比肯定是不公平的,就好比吧F1的发动机装拖拉机,跑不快是拖拉机的原因呢还是发动机的原因呢?
        第二点我赞同,C8铜身装SST大电流散热确实不佳 ...
    ddtd 发表于 2010-6-11 15:52

    光杯重新设计也不可能突破光学极限,同样尺寸的光杯,光斑大小正比于核心大小
    这里实际上比的是单位面积的光通量,(近似正比单位面积的电流数,这里假定不同LED的光效近似)
    记住,光学上有个定律,叫做像的亮度永远不大于光源的亮度
    参考:http://www.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18131,7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9-2 11:04
  • 签到天数: 3703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6-11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光杯来说,小核心LED更聚光,例如MC-E和Q5比较(两个C8光杯。MC-E用标准C8。Q5用加长C8光杯),照度计也反映了这一点,同样一米处(排除其他光反光影响照度计),Q5:1.4-1.8万LUX,MC-E只有1.0X-1.3万LUX,但是去除反光杯,同样一米处Q5:150-210Lux,MC-E:370-420LUX。对于大核心,反光杯可能要深,口径要更大一些才能聚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17 00:47
  • 签到天数: 19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发表于 2010-6-11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臭大街的话题了,东西就这样,爱咋用咋用呗,反正是各具特色,比一边倒要强。要说聚光,激光最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11-8 13:15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6-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使用来说Q5与R5并非有天大的差别。
    这是发烧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21-11-8 13:15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发表于 2010-6-11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使用来说Q5与R5并非有天大的差别。
    这是发烧的缘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3 08:48
  • 签到天数: 4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6-11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猫其实你误解我的意思了,你说的原理是没错,对于不同LED,Q5也好,R5也好,MCE也好,SST50也好,核心大小不同,要发挥各自的效能,光杯肯定不能相同,需要定制,同种LED用不同光杯所达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用同种光杯不同LED对比是不科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3-13 08:48
  • 签到天数: 49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0-6-11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比三个跑步速度不同,脚尺码不同的运动员,让他们穿固定码号的鞋子跑100计时,得出的成绩也不是正常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4-10-30 16:15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6-11 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发这篇才是误区了 {:1_2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1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观点与角度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1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瞧您这"亮"的定义。

    啥叫亮?总光通量高的叫亮?还是光通密度高的叫亮?激光光通密度高,但面积就那么一点点,是亮还是不亮?

    既然把亮定义为光通密度,又有个问题,SSt 如何和R5,R2用同样的光杯?测量没法定量的话,如何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1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因为光效不是最高而否认高亮的存在必要,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路线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7-11 13:4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0-6-11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R5和SST更加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1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心亮度不代表整体光通

    同样亮度,光杯大了,聚光好,那么中心亮度自然就高,但整体光通是一样的。难道说这个手电的发光体不如另一个?而事实上是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5-21 06:36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0-6-11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没误区   观点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5-8-31 20:32
  • 签到天数: 393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0-6-11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R5和SST当然更亮,难道比光斑中心亮度,这样一比,恐怕100W HID光斑中心亮度也比不过几块钱的玩具枪发出的激光光斑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0-6-11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角度不一样,看法也可能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5-9-2 13:00 , Processed in 0.213850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