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想通俗易懂,很多技术细节抛弃,老鸟绕行。
手机电池容量和人的欲望一样在膨胀,但仍然供不应求。受限于长久没有大幅更新的电池技术,目前普遍采用了快充技术来弥补需要经常充电的需求。Vivo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打响了快充技术普及的第一枪。高通公司的快充方案出到了第4版(QC4)。快充逐渐走入生活。 【快充理论】 在相同时间內充电快慢其实通过充电功率就能决定,充电功率=充电电压x充电电流。广告里面说“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其实巧妙的将技术术语转换为了直白的用户体验,是非常经典的广告词。而这2小时背后的根本技术原理就是,在5分钟钟內,手机电池得到了更大的充电功率。这样看起来快充技术一点都不神秘,只要想方设法提高充电功率即可实现。理论上有3种方案: 方案1:同时增加充电电压和电流,这看起来最好理解,但技术可行性却不高,因为同时增加带来了太高的充电功率和成本,大家都知道能源转换是有损耗的,这个损耗最终会体现在热量上,也就是说,手机会因此发热发烫。有人说加散热器不就行了,你说得很对,的确能够解决问题,但你确定愿意让你的手机变得又笨又大?又有人说了,我把功率控制在安全的最大范围就搞定了。你又说对了,现在快充技术就是这样设定的,只是并没有选择同时改变,解决一个问题,同时调整2个变量和只调整1个变量都可以实现,都会选择只调整1个变量,这样最简单。 方案2:只增加电流,不增加电压(vivo的技术) 方案3:只增加电压,不增加电流(高通和其它同类快充技术) 充电的比喻故事: 电能就是一堆货物,电池就是仓库,在相同的时间,并且工人固定情况下,如何快速将货物搬入仓库呢? 让每个工人每次多搬运货物(对应增加电流),并且加快往返货物和仓库速度(对应增加电压),如果工人做到了,一定是会非常累,还没搬几次就累趴下了(这就对应了功率必须有上限,否则再快都是不切实际的) 【理论与实际】 当上诉理论应用到实际当中,会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另外你喜欢方案2还是方案3呢? 问题1:普通手机充电插座只支持2a电流,再大就会烧坏。 传统充电方案最大就是5v电压2A电流,也就是10w充电功率。 如果方案2的厂家一看肯定就要懵逼,相当于现有技术已经用到极限了,从图1可知,充电插座电流限制原因你再增加电流增加不了。所以方案2厂家vivo将手机充电口改造了,多增加了几条充电线路,提升了充电电流,消除了这个瓶颈,带来的结果就是,只有vivo的手机才能享受它的这个快充。其它没改造充电口的手机别说快充了,普通充电也不行,插线都插不起。 拿刚刚那个仓库故事继续细化,有个搞管理的人,发现,为什么每次工人搬运效率不高,是因为仓库的门窄了,每次只能过去1个工人,所以效率低,那么他多开几道门不就行了(仓库的门就是充电口,对应充电口改造) 问题2:电池也有最大充电电流 方案2的厂家还的面临一个问题,电池不可能承受无限大的电流,这个很好理解,通常安全充电电流和电池的容量对等,比如常规1000mah时的电池,充电电流不能超过个1000ma,特殊制造的电池可以超过,这就称为高倍率电池,如果1000mah电池能以2000ma充电,那就称为可2倍率充电。这样看来,快充一定还要考虑电池的最大承载电流。 问题3:方案3的厂家如何办? 假如手机充电的安全功率是18w,通过公式:充电功率=充电电压x充电电流可知。并且充电口只说电流不能超过个2a,没说电压不能超过5v。所以,方案3的厂家将电压提升到9v,保正2a电流,就刚好满足了18w的充电功率。 我们发现,方案3的通用性最强,无需把充电器和充电口改得乱七八糟。从全球来看,保证了兼容,节约了大量的材料,避免浪费。 问题4:方案3的厂家如何保证不因提升电压损坏手机? 方案2的厂家就不说了,自娱自乐,谁都管不了,反正专属充电口,想弄错都不行。但如果方案3的厂家不在技术上准备就不行了,我们都见过有QC标志的快充充电器和普通充电器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是说,他兼容非快充的手机。这问题就来了,他不是提升了充电电压吗?难道普通手机不会被充坏?答案是肯定的,提升电压一定会充坏普通手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方案3的厂家进行了自动切换,对快充手机进行升压,对非快充手机按正常电压供电。其实要做到这点很容易,就是“沟通”,沟通的方式在技术上称为协议。翻译过来是这样的: 事件:有手机插入充电器 手机主动表白:我是快充手机 充电器答:好的,那我提升电压进入快充模式(否则,只要不是,或听不懂都切换到普通模式) 这难道是成精了吗?充电器又不会说话,最根本的技术实现并不需要说话,只要用信号来标识就行了,简单比如:充电端口上出现有电压表示自己是快充,没有电压代表是普通手机,只要大家都按这个条件来判断,就能够进行判断。至此,方案3的快充系统图就需要更新了。
题外话:就算都是提高电源方案,但不同公司各怀鬼胎,都希望用户用自己的方案,于是各自制定了自己的协议,这就出现了很多用户问,为啥快充充电器和快充手机都有了,还是没有快充呢?那就是因为你充电器和手机协议不一致,不是一家公司的。他们互相说话都听不懂,既然听不懂,充电器只能当普通手机供电,就失去快充功能了。 问题5:提升了电压的方案3,在高压下充电时电池不会爆吗? 这是很多人对方案3的一个巨大误区,认为这个提升的电压是直接充入电池的,其实不是,方案3在进入电池前,还会进行一次电压变化,变为4.2v,同时提升充电电流。看到这很多人又会晕,感觉是在瞎折腾,升升降降的。其实都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充电器到手机充电口的升压是为了绕过充电口的电流限制,而最终电池必须以4.2v充电,否则就会损坏,同时在绕过充电口后,再无2a的电流限制,在降低充电电压后,为了保持充电功率不变,必须提升电流。 问题6:方案3厂家(高通)充电版本有4代了,到底有什么变化,不就变个电压吗?有那么多花样?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在回答前还得补充一个概念,电池充电充过了,对电池寿命有很多影响。也就是说,如果一直快充,很可能充电速度太快,造成过充电。这就需要根据充电状态调节充电速度。拿一个加开水瓶的例子来说明: 一壶水要加入开水瓶里面,刚开始一定能倒多快就多快,快满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水流变小,不这样水就容易失控溢出来。充电原理一样,也需要不断调整。 那高通的QC2和QC3进行对比我们发现,QC2调整电压不够平稳,只分了高中低3档,例如,快满又没满的时候,只能由中档直接跳到低档,但其实这个时候低档呢又慢了一点,为了不伤害电池,只能保守的选择低档。如果切换的挡位多一些,效率就高很多。这就是升级版本的原因之一。 【快充一统江湖的时候快到了】 目前市面可见的充电协议居然高达14种,并且不互相兼容,方案3的厂家还在各自为政。这个时候给了另外一类芯片厂家机会,就是做协议转换,通俗的说就是做这些协议的翻译芯片,让他们互相能听懂互相的话。这样一个兼容很多协议的充电器就成为了真正的万能快充,不同协议的手机都可以享受快充。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一个国产芯片公司:英集芯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价廉物美,功能全,已经成为垂直领域的王者。 另外还有个一个很重要的因素,USB-IF组织制定了国际通用标准,后续协议很有可能以此为蓝本一统江湖,高通已经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在QC4版本当中已经集成了此标准。
Vivo快充虽然广告不错,快充效果也不差,但因为闭关锁国,是最没前途快充方案。必将最终被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