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19:58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3 13:16
DS15 秒S15几条街。。。

看了你DS15的评测,我有几个不喜欢的,当然也都是纸上谈兵,呵呵:
1. 不喜欢长按关机。这首先不是这个设计好不好的问题,而是和别人都不一样。除非以后你不用别人的手电了,否则太难习惯和记忆了。
2. 不喜欢那个突出太多的按钮。S15就已经很容易误碰了,这个是抢着要你来误碰
3. 不喜欢光面杯,近距离用光面杯只是为了省成本
4. 不喜欢磁铁尾盖的设计,磁铁日常使用根本用不到,家里找不到可以吸住的地方。而磁铁又容易干扰机械表。我S15第一时间就把磁铁拆了。那个弹簧颜色不酷,虽然看起来比S15粗。那个螺丝紧固的设计看起来比S15结实,但螺丝外露本就不是好的设计。
5. 不喜欢头部分离的设计。
6. 不喜欢筒身过于复杂的滚花设计。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20:00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3 11:53
情人眼里出西施吧,泛光光斑sc52只能算合格,光面杯做得出色效果同样很震撼,不过各有各的选择,sc52 喜 ...

其实我理解橘皮杯的精髓就是让你看不清光斑,中心亮光和泛光过渡极其模糊。我非常喜欢SC52的效果。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20:06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2 10:45
星火SF5

SF5 关注的人不多,原因可能是价格定位,还有斑马52做得太出色了吧。这些都是表面的,并不影响对 ...

看这个LED好像是SC62d用的那个飞利浦的5000k的啊,不象是cree的xm-l2.

这个橘皮确实做的漂亮。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20:36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2 10:45
LD12




嗯,LD12的那个频闪问题CPF的selfbuilt也有提到,所以他不推荐这款。

fenix的质量肯定是国产的里面最稳定的了,虽然我一只fenix的都没有。

等到LD12的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也上一只这种双开关的试试。

ixix 发表于 2014-6-13 21:32

lz写的不错啊

学习了

拓特乐 发表于 2014-6-13 22:06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20:36
嗯,LD12的那个频闪问题CPF的selfbuilt也有提到,所以他不推荐这款。

fenix的质量肯定是国产的里面最稳 ...

ld12 如果不是长期做台灯看书,这点频闪不足以影响健康,cpf 大神说得没错,不过严重了,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玩手电太过执着,太计较,也失去了乐趣和意义。

如果玩手电的眼里只有最好的,也少了体验其他好手电的机会。

各有特色,百花齐放才是桐油们所希望的,假如满大街全是iphone,全世界只有一种思想也就没多大意思了。

mdhaxyx 发表于 2014-6-13 22:42

非常喜欢这种讨论。斑马综合来说是非常优秀的筒子。虽然有很多优秀的筒子,但是AA筒没有能超越sc52的,小直没有能超越sc600的,三头s6330定位为小钢炮型的,同类型的三头没有能超越的。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22:47

拓特乐 发表于 2014-6-13 16:06
ld12 如果不是长期做台灯看书,这点频闪不足以影响健康,cpf 大神说得没错,不过严重了,任何事都有两面 ...

呵呵。我可没有觉得sc52最好。我一直觉得那个界面不好,我喜欢记忆亮度的。因为AA电池续航较差,我喜欢频繁开关,所以能记忆亮度很重要。

当然如果换个思路,多备几个电池(其实家里AA电池很多),手电减少开关次数也就无所谓了。不过穷日子过多了省惯了没办法。


sc52的界面有个好处就是任何时候你都知道怎么操作进入某个亮度(当然其实每个亮度还有两个子亮度,那是记忆的,没办法)。长按就是低亮,短按就是高亮,双按就是中亮。而记忆的手电过了很久你再开机就会忘了会进入哪种亮度。

当然这里就是S15值得表演的,如果你忘了,随时长按都是进入最保险的月光模式。比如你进了电影院想检查位置号,晚上起夜,任何时候长按都是进月光,而且是进入月光之后继续长按不变亮度。这都是很好的设计。而sc52长按进低亮之后没放手继续长按着是要变亮度的,而且变得很快。


但是sc52的外形,操作,做工等设计我觉得都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了。




我现在对HDS手电很感兴趣,不过那个东西定制加上邮费下来要300美金了,而且没有AA筒,下不了手啊。还有MBI的手电也很有意思,不过AA版的还没出。Peak的手电旋转开关做做钥匙链还可以,主力EDC是不行的。


自从有了sc52w,晚上使用手电的时间急剧增多,好多时候都不开灯了,手电解决,非常好用,而且中白光温暖自然。极短的筒身提升了竖置的稳定性。也许我的h52w到手了会替代sc52w的室内EDC角色,因为那个拐角灯头设计对室内补光非常方便。




国产品牌的这些手电我前几年买过好几个,比如jetbeam,nitecore的,都是床头放着就慢慢无疾而终,我觉得是电路没有密封点胶,床头柜滚下去摔几次就摔坏了。sc52w这个螺丝护夹防滚性也是极好。现在的牌子里面sunwayman的M11R, V11R + AA延长筒似乎不错,但价格高的吓人啊,而且不喜欢这种AA延长筒的,要是M10A,V10A更新一下就好了。




但完美的操作界面就应该是HDS Rotary那样的,我建议你也关注一下,要是你能先上一个发个体会就更好了,呵呵。

assa2000 发表于 2014-6-13 22:56

退烧?我是不信的,只不过玩的筒多,眼光刁了,看得上的太少了而已。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3 23:18

年纪变大,对精致的东西更为上心,而不是什么性价比。

为什么sc52w一下子就让自己很喜欢。我觉得如果还是sc52w上一代那样灯头没有密封,电路板裸露的设计我肯定不会喜欢。而sc52w的里面灯头正极接触点那,看着都觉得很漂亮。

我在意的就是这些细节。很多人都觉得斑马的灯不好看,我觉得实在不能理解。这种竹节状的设计凭什么不喜欢啊。中国人讨口彩喜欢吉祥话,这个不就是节节高的意思么,呵呵。非要往震动器方面想就只能说明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我看x片是绝不看这种这种借助器具的,呵呵。

还有那个尾盖显粗,这说明啥,说明尾盖够厚啊,结实啊。

而你赞誉颇多的sf5,ds15,看照片就没有什么购买欲望,理由我前面几个帖子已经说明了。spark的上一代侧按筒外形设计还是非常好的,可惜是2011年的设计了。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4 01:10

本帖最后由 toddler 于 2014-6-15 21:23 编辑

发帖的原意并非争论哪个最好,非它不买,是把自己的玩筒心得和真实体验分享给各位桐油,以便相互交流,学习,增长见识。

就算有斑马好,也不是每个人都舍得购买,也不一定就合适自己,因为使用的环境和需求不同,edc 也不仅仅只是在家找找东西,晚上散步遛狗,还有很多活儿真正需要手电粗用的,不只是把玩,或收藏。

而且,体验不同的优秀的手电也能增长许多之前不敢想象,不敢相信的经历。

本人较早接触了斑马,后来也接触不同类型的手电,各有特色,不少手电也是令我爱不惜手的,因为发烧的目的是体验优秀的手电设计,同时找到自己中意的手电。

本帖的目的是交流与讨论,而非争论,如果手电行业只有斑马,那论坛可以关闭了,其他手电厂商也可以倒闭了。

做工党有做工党的选择,亮骚党也有自己的选择,实用派未必会认为购买高价的手电才实用。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4 02:41

过几天我的c20c,h52w,h502w,mix6,sc600到手了也来发个帖子,对最近一段烧电筒做个小结

mdhaxyx 发表于 2014-6-14 09:51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4 01:10
发帖的原意并非争论哪个最好,非它不买,是把自己的玩筒心得和真实体验分享给各位桐油,以便相互交流,学习 ...

对,顶。

2582141120 发表于 2014-6-14 10:03

在淘宝里有可靠的店卖斑马吗

ybliuao 发表于 2014-6-14 10:21

自从我用冷白t6骑车把台阶看成斜坡摔了个底朝天之后就把所有筒子全换成中白或者冷白了,除了inova这种拆不开的

toddler 发表于 2014-6-14 11:13

ybliuao 发表于 2014-6-14 10:21
自从我用冷白t6骑车把台阶看成斜坡摔了个底朝天之后就把所有筒子全换成中白或者冷白了,除了inova这种拆不 ...

晕死,看情况嘛每天骑车当然中白好用,要是做其他需要冷白的事情,中白用处就不大了。

badman 发表于 2014-6-14 12:38

对于显色性的理解存在错误,显色性指数不是针对肉眼辨识颜色的一个指标,显色性跟色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同样的85的显色指数的光源色温可以是3000k也可以是5000k。

bietgfhvk 发表于 2014-6-15 10:06

rickyro 发表于 2014-6-12 20:53
楼主加油啊。我的SC600马上就要到手了,很关心这个手电的评价,呵呵。

你的SC 600是哪个牌子呀,新手一名,望指点,谢谢!我想看看!!!

zhuzhe1992 发表于 2014-6-15 10:23

学习了!

熊熊的小小 发表于 2014-6-15 17:21

比欧莱特身上那一片黑黝黝的油漆好太多了,有木有,你懂的!欧莱的氧化十足坑人,肉的很。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见不少桐油写烧筒回忆录,我也试试写一篇退烧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