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 发表于 2007-8-28 14:13

我来顶!!继续写,我支持:)

大猫680 发表于 2007-8-28 19:30

原帖由 muscel 于 2007-8-20 11:16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L6更换了LED,本来请东城帮忙换SSC的,收到后发现难看的要死,拆下了一个1AA的cree换上
结论是L6非常适合换CREE,除了光斑接近外可以直接选用带18mm圆基板的cree,背面涂上一层导热绝缘硅脂直接拧上灯头即可,反光杯的孔简直就是 ...

好的导热绝缘硅脂不会固化的吧?

ledchong 发表于 2007-8-28 20:01

蔡兄的帖子,顶一下。
有空再另外向你请教。

电筒迷 发表于 2007-8-28 21:59

好帖子,楼主辛苦了,顶一下!

mioa 发表于 2007-8-29 13:01

原帖由 muscel 于 2007-8-28 10:34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continue
木楼的2.1和CE-R
外观
CER非常好,拿到手后爱不释手的感觉,旋转阻尼均匀,反光杯反射率很高
木楼的2.1,拿到手感觉一般,灯头和桶身的缝隙太大但是尾盖和桶身不大,说明是开模没开好,尾盖像是陈年褪色的,倒立也不稳。图 ...


CE-R我把玩过,用原配的O圈根本达不到良好的手感,无法单手开关.我后来换了L1P的O圈才解决这个问题.手感才算好了.

另,1AA类的手电,防水没问题的.我手头上的所有手电都经浸水测试过.今天测试AA电池,电筒当放电器用了.由于散热问题,我是点亮后直接放水桶里.每一支都点了一上午,点了几节AA可充.完全没进水之说,........

顺便可以发个在水桶的图你看看.

mioa 发表于 2007-8-29 18:00

在这里说一下.REX2.1的电路效率高于7135在某一点是有可能的.因为这时候电路相当于直驱,锂电处于降压模式,效率是比较高的.利用PMW来控制最大的输出电流,这是REX的明智之处.但问题也是有的,用锂电,输出的RUNTIME并不是平稳的.而是直直落,也就是说,输出是从高到低.输出不恒流的.
为什么CE-R用17335输出会比较大?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你也知道,CE-R所设计的是用3V的一次性CR123A的.因为达不到LED的正常工作电压.所以,这是个升压电路.
在用锂电时,因为锂电电压会高于LED的VF值.这时,升压电路就不起作用了,只相当于电池接一个肖特基二极管就接LED了.这个电流会很大,取决于LED的VF值,所以,有人测试有1.1A到1.7A都算正常,因为LED的不稳定性.当你的LED刚好的VF值比较低时,恭喜你.这时的亮度会很亮.因为电流增加了.烧不烧LED就看RP了.
MK X采用一样的电路.以至于MK X所说的高亮档不能超过10分钟的意思.我还没见过有的电筒有这一条标识.为什么?因为10分钟产生的热量足以使LED过热造成光效减少,可能会过流损坏LED.
SO....
这两种电路都不能很好的达到输出恒流的目的...如果都使用可充锂电的话.REX无疑比CE-R有更佳的效率,但并不恒流.REX可以设定的程式在3V时有一个工作状态转变.这是比较不错的设计.

mioa 发表于 2007-8-29 18:07

另,我的手电确是冷态下放进水里的.
在发热时放进去,估计也会进水,我也不会这样试.理由你也说了,热涨冷缩,放在水底很深的测试我觉得没有意义,对于我来说,生活防水就可以了.就是放水里冲洗,在大雨中使用不用进水,我认为足够了.

另,我认为过份比较电筒那一支更亮没有意义.....好的电筒要建立的整体上,如果说电路.我会将LED设计成安全的工作电流内,不是一味的追求高亮..我更追求的是输出的恒定性.长期工作的稳定性....电路效率.....操作的人性化方面.

mioa 发表于 2007-8-29 18:09

另,,,,,利用PWM来控制输出电流的方式是不及单体来控制电流方式效率高的.

就如当时老沈的1AA.用两个电路来实现高亮跟低亮这是最明智的选择...........跟东成的PWM调光相比,低亮的效率高很多....只是被一群SB攻击到沉晒.另人唏嘘不已..............

[ 本帖最后由 mioa 于 2007-8-29 18:12 编辑 ]

funder 发表于 2007-8-29 18:11

今天把L6的SSC换了Q5的Cree,响鼓用重锤,狠狠地用1500ma驱动驱动它,亮度不错,但是也没有惊喜,光色和WO的SSC,Lumileds比还是有点蓝(虽然号称WG,应该偏暖的)。筒身已经扩了,用两节带保护的1500ma AW 18500,实测电流端电流800ma,由于电池端电压大约为LED端的两倍,所以电路效率还是不错的,这个电路花了23美元(不含邮费)。

考虑到实际功率大约6W,比原来的L6略高,所有的导热部分都用北极银加强导热处理。

用1500ma驱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等到Q5明显有衰减,估计新K2就出来了,换上新K2正好(如果出不了,还可以上Cree的R3,R4)。

[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07-8-29 20:13 编辑 ]

mioa 发表于 2007-8-29 18:14

我看过L6的电路仓.如果LED上1.5A,另人怀疑长期工作的热稳定性.

在这里:http://www.shoudian.org/viewthread.php?tid=20250&highlight=%2Bsysmax

[ 本帖最后由 mioa 于 2007-8-29 18:18 编辑 ]

funder 发表于 2007-8-29 18:17

顺便说说和驱动电路一起从美国邮购的McClicky, 刚到手的时候感觉不好,灵敏度差,不好按,而且尾部胶盖松,漏水。分析原因是因为塑料内核没有办法旋到底,于是打开操刀,削掉一圈塑料的螺纹,装好,上硅油。手感,灵敏度大大改善,防水的问题也解决了。

funder 发表于 2007-8-29 18:19

L6的电路仓已经被修改过了,否则没法装入新的电路,原电路是20mm直径,现在的是14mm直径。另外,所用的SOB电路自带过热保护功能。

[ 本帖最后由 funder 于 2007-8-29 18:21 编辑 ]

ayosa 发表于 2007-8-30 16:52

收藏,搬凳子学习

drifthat 发表于 2007-8-31 01:48

funder 发表于 2007-8-31 16:51

700ma对于现有的3W LED来说确实是比较理想的平衡,对于容量较小的甚至是500或者400ma。1.5A除了追求一点极致的亮度以外,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为了下一代的K2做准备,不用再更换电路了,那个电路部分制作起来有些费力,花了整整半天时间,包括自己重新绕了一个弹簧并焊接线路。

对于我来说1个小时就已经够用了,如果真需要三个小时,还可以用另外几只改的SF。

电路放在里面是没有问题,特别SOB还自己带有过热保护,不过考虑到电路本身可能有1W左右发热,还是给它加了一个金属的Heatsink,并且加以固定,防止晃动造成的线头折动。

唯一不大满意的是这个Cree的光色,按理说WG应该偏黄,不过实际是偏蓝(和WO的SSC比),似乎这种色温对Cree比较典型,朋友的CLE,CER都是这样的光色,但是我不喜欢。

funder 发表于 2007-8-31 17:00

假设两节电池输入电压是8V,电池端电流的测试结果是0.8A左右,大概6.4W,SOB的效率还是不错的。即便户外使用,换上两节2600mah 18650,也够三个小时了,不行还可以用三节18650,可以到四五个小时,再不够还可以给尾盖里面加一个低亮档。

很多人可能觉得1.5A 太高,其实量产手电绝对不会这么干,但是Modder里面则比较常见,有些在电池输入高于VF的时候变成直驱的手电,满电实际电流也会达到1.5-1.8A, 多年以前,SF 的PK出品 Photon King,就用了X Bin的Lux V,1400ma驱动,超过额定一倍,功率是我的L6的差不多两倍。

funder 发表于 2007-9-3 12:39

L6,L4,L5的反光碗居然可以兼容Lumileds,SSC,Cree三种LED,不知道是有意还是误打误撞,但确实给后来的升级带来很大便利,这几家哪家出了新LED都可以换上,一筒在手,光效我有 :lol :lol :lol

funder 发表于 2007-9-3 16:01

不知道Surefire方面到底对L5和L6的继任是个什么考虑。个人认为当年L4-L7推出可说是一套精品,不要说当时,以后很长时间都很少有相同档次的LuxV手电。
户外的话恐怕L6体积重量也有点大了(相对其容量),主要是头部太重。如果不扩孔,两节17500容量也有些小了,甚至远不如一节优秀的18650电池容量,倒不如考虑用单节18650的C2之类加兼容灯头。

ledchong 发表于 2007-9-4 13:48

请教蔡兄:小小的6-18v电路能加装他的调光电路吗?

ledchong 发表于 2007-9-4 14:55

多谢,我用了一块是815ma的,想加调光,看来无望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个人手电使用,改装中的一些经验、数据等(陆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