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下标题,四核心LED(P7 MCE)的弱项,新手可以随便看看
本帖最后由 bobhlw 于 2010-9-16 15:56 编辑1,四核心LED发光面积大,光杯的焦点中心却又在四个核心中间,换句话说四个核心离焦点远,光线被反射的效
率就很低,越接近LED边缘的光正真出来的就越困难。虽然很多反光杯在努力做到完美聚焦,但事实却做不到,
因为光杯有抛物线就必然有焦点!而真正光线利用率最高的焦点处却又被LED的黑心所占据。那么举个简单的例
子,一个P7筒子也好,mce也好,都是四核心的,LED实际的光通量大约可以到750到800流明左右,而往往市面上
的筒子实际出来的光通量只有450流明左右,其中的光线就是在光杯里经过多次无故反射或者射去哪里都不知道
而损失了。可见利用效率之低!
2,四核心LED发光面积大,光杯必然要做大,越大的光杯聚光越好,效率越高,但牺牲的就是便携性!有些人想
着用小光杯聚光,那聚光效率效率就更低了,同等功率下甚至比不上一颗R2。甚至有很大的黑心,有着非常差的
聚光!
3,四核心LED功率大,功率越大,效率越低,有很大一部分能量用来发热。即便是用双18650推动的话续航往往
不会超过一个半小时(满载功率)。也就是说在户外不实用,有些人说我可以用低档或者中档,那以其牺牲那么
大的体积还不如直接上一个单18650配单核心LED了。。这是实话!不相信的朋友可以去户外真是体验体验就知道
了。
4,发热量大,在满载功率下,一般的筒子往往都受不了,半个小时就会很烫,要休息不说,牺牲的还是LED得寿
命,弄不好还光衰!当然,有部分品牌的筒子散热已经做得很好了,但个人的经验证明还是觉得这东西不太实用
。
总的来说,四核心LED还是适合亮骚,或者室内照明,别看才450流明,效果倒是要比Q5好很多很多!很粗的光
柱,很帅!
暂时就只能想到这些,想到再补充!
或者加两点,如果正真需要四核心筒子又要加上实用的话那最佳的配置就是,四核心LED上品字形排列的18650
电池三节或者双品字形排列的6节18650,配一个硕大的灯头就有着绝佳的散热!否则,除此之外的一节18650甚
至两节的那种,都还是适合拿来亮骚,户外不一定适用。。。
补充一点,以上观点只适合户外玩家,非户外玩家的桐油可以完全忽略我的观点。。。呵呵!
再补充一点,昨天有位新朋友问我四核心LED配双18650怎样,我就说了这些,希望给他参考,免得走上新手一味追求亮度的误区,所以说的都是四核心LED的缺点,而至于它的优点,当然很多,帖子里的各位高手前辈已经补充说明了,谢谢观看! 楼主对四核有偏见? 不是我玩过四核太多了 各种的筒子都研究过 包括最新的M2S SST50也就好比没有黑心的四核心LED你可以去搜搜很久以前的帖子,有关四核实测,评测,心得的很多很多。。。 MCE上M10筒完全没有散热问题,单双锂任选也不影响亮度. 大头神器,我等俗人还是敬而远之吧。 期待新的小功率高光效头 大头M10确实不错,散热杠杠的~!点到电池没电都没关系。 MCE偶纠结了很久还是没下手,原因跟LZ第二、第三点一致,但很快XM-L会出来取代它们的,偶相信到时单锂也有不错的续航。 支持楼主!{:1_270:}{:1_215:} M10散热的确好,但问题是即便这样两节电池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亮骚可以,在室内玩玩也可以,就算是附近夜骑,爬爬山也可以,要是真正在户外的话这续航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我也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我最近一次露营,四核心筒子一个都没带,全部请一个单18650中头各种,一节电池基本可以撑一个晚上,但换做以前,RX1,L950,L900,WF900都是双锂,烧烤的火都没有升起来就没电了,我不可能带那么多备用电池,户外旅行中那几个筒子已经很重了很重了。所以再后来的户外活动我都是清一色的单18650单核心筒子。。 4# ak47fans 说到底,四核心LED曾经让我着迷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发现还真是一个骚物,没有谁愿意抬着一个大大的四核心LED筒子打开低档用的,纵观各个户外论坛(非手电论坛),没有谁的户外出行装备里有着一个巨大的电筒。。。。 作为营区照明时,一支高亮筒比5支小筒更合用 小可不才 也玩过5位数的筒子了也有几年玩户外的一点体会。最终我习惯带的是豆腐的MCE小直。便携 第一。 可以高亮 第二。 第三低亮情况下 发热很小。第四户外我带4电池附加带个AAA筒子和4个AAA电池 在户外用不着整夜开着灯把也不会在户外超过7天第五现在的LED都是面积越来越大的不可能局限在小核心上MCE现在和SST50比性价比好而且用过MCE的一般会觉得Q5还是暗了一些吧
当然了楼主分析的很好。
我只从使用角度讲要大宁可带90HID 。
综合来讲我用最多的是MCE 户外也是如此。 本帖最后由 bobhlw 于 2010-9-16 14:32 编辑
11#AK47FANS# 五只小筒可以给五个人,一堆人在户外,谁要去取水,去拿点什么东西或者去哪里方便,甚至去找干草,树木,去找同伴,洗东西等等就算带走两只筒子还有三只在营地照明。五只筒子我可以给五个人装备,分担重量不说,要是坏了还有剩下的。五只筒子,用五节电池基本可以点一个晚上。这就是资源分散的优势。而如果是一直大筒子,用两节18650,我再带两节备用,那个这只筒子一晚上都点不了,就算是勉强,估计也就能撑到睡觉前,而且还是勉强。比如有人要离开去做其他事情,这一只筒子就不实用了!说句难听了,要是这只筒子坏了根本没有办法,那者营地还有照明的意义么?这是实实在在的户外经验啊!
M10散热的确好,但问题是即便这样两节电池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亮骚可以,在室内玩玩也可以,就算是附近夜骑,爬爬山也可以,要是真正在户外的话这续航就有点捉襟见肘了,我也就是这个意思。比如我最近一次露营,四核 ...
bobhlw 发表于 2010-9-16 10:18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夜骑爬山我也是选择2支筒子 多带电池。主力也是Q5 省电但是MCE以上的还是要带的 有时候还是要高亮度的。 11# ak47fans 是的 有的时候还是要需要高亮度的 本帖最后由 bobhlw 于 2010-9-16 11:01 编辑
小可不才 也玩过5位数的筒子了也有几年玩户外的一点体会。最终我习惯带的是豆腐的MCE小直。便携 第一。 可以高亮 第二。 第三低亮情况下 发热很小。第四户外我带4电池附加带个AAA筒子和4个AAA电池 在 ...
haitao42908621 发表于 2010-9-16 10:48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以前户外起码要带两个四核心筒子,后来发现不够,于是带备用电池,再后来还是发现不适用,续航还是上不去,亮是亮了,关键是在是太重太重,户外本来就要带一堆堆东西,再加那么大大的手电痛苦啊!于是我的观念开始改变,骑车就不一样,不需要像户外活动那样大包小包的,我背一个包,带着基本用品,衣服,就可以,和您一样,我骑车也是几个筒子,主力Q5,续航用,其他的话会带四核心或者L1200,也是一种桐油对亮度的追求,虽然我知道亮不了多长时间。。。
的确,无论是骑车还是其他活动,都需要高亮度,但是在综合了其他因素(比如户外露营)后,有些东西就不得不舍去了,特别是在亮度和体积和续航的取舍上面。。。
我以前户外起码要带两个四核心筒子,后来发现不够,于是带备用电池,再后来还是发现不适用,续航还是上不去,亮是亮了,关键是在是太重太重,户外本来就要带一堆堆东西,再加那么大大的手电痛苦啊!于是我的观念开 ...
bobhlw 发表于 2010-9-16 10:58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楼至这个观点我也有体会MCE是撑不了多久的。 不过AA的话我又嫌能量不够,综合下来我还是偏重18650,我有个同学户外又特别喜欢AA,说是方便,呵呵 我和他是两种偏好。不过有些时候我对AA也还是有意思情结的,毕竟从小都是AA玩大的。。 本帖最后由 ak47fans 于 2010-9-16 11:18 编辑
11#AK47FANS# 五只小筒可以给五个人,一堆人在户外,谁要去取水,去拿点什么东西或者去哪里方便,甚至去找干草,树木,去找同伴,洗东西等等就算带走两只筒子还有三只在营地照明。五只筒子我可以给五个人装备,分担 ...
bobhlw 发表于 2010-9-16 10:53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一般会用燃气的大光灯把整个营区照亮,方便活动,一瓶气可以用2-3右,相对带电池并不轻巧很多.
http://www.shoudian.org/thread-151019-1-1.html
当然步行,用AA的中亮就够了.作为筒友,理所当然推介手电在合适的场合使用,例如搜救,大流明的HID筒是必然比10支Q5筒好,一下子把大功率筒打死并不算是明智. 1,四核心LED发光面积大,光杯的焦点中心却又在四个核心中间,换句话说四个核心离焦点远,光线被反射的效
率就很低,越接近LED边缘的光正真出来的就越困难。虽然很多反光杯在努力做到完美聚焦,但事实却做不到,
因为光杯有抛物线就必然有焦点!而真正光线利用率最高的焦点处却又被LED的黑心所占据。那么举个简单的例
子,一个P7筒子也好,mce也好,都是四核心的,LED实际的光通量大约可以到750到800流明左右,而往往市面上
的筒子实际出来的光通量只有450流明左右,其中的光线就是在光杯里经过多次无故反射或者射去哪里都不知道
而损失了。可见利用效率之低!...
bobhlw 发表于 2010-9-15 23:1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这里不赞同,虽有偏心,但是还不至于发生多次无故反射
光通量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电路驱动电流不足、光杯镀层反射率偏低、LED用低档冒充高档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