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什么在5年前没有推出C to C 快充方案,而是弄A to C过渡
是当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吗?还是其它原因,说几件事情:1、我记得我2015年12月份买了小米4C ,这部手机是当时小米推出的首款type-c 接口的手机。问:都推出type-c 接口了,为什么不直接一步到位做C to C,而弄个高不成,低不就的usb-a to usb-c过渡方案?
2、小米2019年年底推出小米9pro,用的好像是支持pd协议的usb-a to usb-c 充电器,在充电头网评价却很差,我看下面好多评论,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去改造usb-a,还不如直接弄 c to c,成本更低。
3、小米2020年出的小米10.这次是直接用c to c的pd快充了。
4、去年准备给 ipad pro 10.5 买充电头,发现传统的usb-a充电器最高只能让功率达到12.5瓦,想要快充,只能用pd协议,必须买usb-C的头。看来苹果在快充领域已经彻底把 usb-a放弃了。
问题:
当时推出的这种usb-ato type-c 能有什么优势呢,我真想不出来。我百度了下,知乎上面有回复说:两个优点:1、相比于micro-b 可以正反插 这个有个屁优势啊,这个好处的代价是万一手机没电,在别人家里没有专用的充电器直接不能充电。 2、c可以 弄那个usb3.1协议。这个我也不明白有什么用,现在谁还整天拿手机接电脑去拉文件。
本帖最后由 星星海 于 2020-3-16 21:06 编辑
利益使然,和枪打出头鸟。
商家出产品不是看你用着方便不方便(即便要方便也是后续改进的事情,如果客户诉求量不大,ghost才会去做{:5_616:}),而是他们能不能利益最大化。
现在的主流,在五年前可能只是趋势,商家凭啥冒险激进呢?
兼容旧充电头。A口充电头得有多少啊,想象得到吗? 本帖最后由 javauc 于 2020-3-17 08:37 编辑
想不到,之前在充电领域那么保守的苹果(一直给手机标配“五福一安”充电器),这次在快充领域却这么前卫,直接一步到位,想要快充就只能买 :C to Lighting 的线,别无它法。不像安卓阵营,之前一直用a to c过渡。苹果快充也没多快,以最新的iphone 11为例,也才18w。 27w是极限?华为usb-A转type-c去年就是45W了 usb-A比type-c通过的功率低吗? 小米10和黑鲨3标配的都是的都是魔改的A to C,用了特殊USB-A接口,两侧电流触点加宽,中间还有PD用来通讯的触点 本帖最后由 彼岸微蓝 于 2020-3-17 04:20 编辑
A to C因为A口的充电头兼容性好啊 这个也是以前的通用标准 充电头也不在乎A口有多大 这也不是小米的充电头不改C口 任何手机厂家都没改 包括苹果 厂家自己搞标准要被吐槽的 甚至在欧盟可能要被罚的
PD因为是新协议 而且是通用协议 并不是苹果一家的 这个组织有实力在充电头上改C口 因为是行业标准 不是厂家标准
高通的QC 华为的FCP SCP MTK的PE OPPO的VOOC 甚至包括苹果的2A 还有三星的什么什么的 这些都是企业标准 而PD是行业标准
javauc 发表于 2020-03-16 21:11
想不到,之前在充电领域那么保守的苹果(一直给手机标配“五福一安”充电器),这次在快充领域却这么前卫,直接一步到位,想要快充就只能买 :C to Lighting 的线,别无它法。不像安卓阵营,之前一直用a to c过渡。苹果快充也没多快,以最新的iphone 11为例,也才18w,而小米之类的,好像是因为到小米9——27瓦有线闪充之后,usb-a已经达到极限了,要提高功率只能转pd了。(后面这句是我的猜测,充电这块我也是外行的,没深入调查,谈点看法。)
神***前卫
果粉果然是什么都香和人性化
安卓是atoc能快充,ctoc也能快充
因为 我买的小米点烟器快充加后排扩展 也是支持2.0--3.0---pd快充,竟然不能给小米的移动电源3快充虽然不是同年买的。自家产品 充不了 自家的设备。。我想这也是 壁垒吧 苹果前卫……笑死我了,别的品牌都标配快充好几年了,苹果还标配五福一安,想快充还要单独再花钱,变相坑钱叫前卫?苹果标配A-L,想快充就要花钱买C-L数据线,其他品牌直接默认A-C快充,C-C也能充,甚至也能快充,这就是落后?你说安卓一直用A-C过渡,现在才标配C-C,那苹果19年最新的iPhone 11还是标配的5V1A,还是A-L呢,你怎么不说?苹果标配A-L就是前卫,国产标配A-C就是过渡?国产品牌标配A-C就能快充,同时支持PD协议,你换C-C一样能快充,你怎么不说前卫?
回过头来说一说接口的问题,接口并不是唯一决定能否快充的条件,快充还看支持的快充协议,每个厂家都有不同的快充协议,PD只是其中一种,目前OPPO的RENO ACE用自己的快充协议已经达到了65W,用的也是A-C。但是同时支持PD 18W,也就是说你用PD的充电器,配合C-C线就是PD 18W快充,那你说从A-C的65W降到C-C的18W,是降低了还是提高了?所以不知道你为什么认为C-C是一步到位。任何产品都是搭配才是最好,并不是自己认为好就是好,全市没有一个充电桩,你一步到位买辆纯电动汽车,叫一步到位吗?
不懂帮顶了 无所谓了,反正不用苹果 无所谓,反正我觉得18瓦就够了。
L555T_007 发表于 2020-3-17 07:22
神***前卫
果粉什么都香,我对面一个,300元买个PD头,100多买线,经常说苹果充电快,估计是五福一安用太久憋出内伤了
苹果前卫,哈哈哈,笑死人了。
首先,小米的思路肯定是省钱,这个不用纠结,跟苹果也无关。
其次,usb-ato type-c能到65W,随便找个快充也能40W、25W,只能到12.5W是因为苹果用的协议太落后。
第三,usb-ato type-c比苹果单独推出的usb-ato Lightning先进很多很多很多。 A和C都能快充就行了,真要改了一大堆A头还不得全扔了? 目前使用情况来看,A头是最可靠的头,除非暴力,否则几乎没有坏的可能,而且通用性强,只要带USB接口的都是A头插座位,都可以用来充电,非常方便!{:5_589:} 充电协议和电池本身限制了充电电流。
C-C的充电器功率再大,也无用武之地。
现在C-C氮化镓充电器,宣传点在于功率大、尺寸便携和能给C口笔记本充电。
A-C的18w充电器给手机充电,现阶段已经够用了,瓶颈在于电池充电性能和大电流充电寿命。
现在才做是因为氮化镓C-C充电器处于风口,利润高,部分人也能接受尝鲜。
C-C和A-C线材成本相差应该不大,售价是十倍的关系吧。
1.9包邮的A-C经常有,10元以下的c-c很少见,基本19.9。
反正我是不会买氮化镓C-C充电器,预估3年内肯定能降到20元一个,c-c也是烂大街的5元以内一根吧。 以前苹果保守,手机平板死死抱着A口。如今倒是苹果大方,C口充电器随便用,手机电脑一起用,除了手机和部分iPad需要C-L规格线,好多都是双C了。
倒是其他厂家,私家协议不断,A口头子和专门A-C线缺一不可,要用双C线,对不起,最大就18W。
明明C--C最大100w都可以,偏要搞那些非标准乱七八糟私家协议。 javauc 发表于 2020-3-16 21:11
想不到,之前在充电领域那么保守的苹果(一直给手机标配“五福一安”充电器),这次在快充领域却这么前卫, ...
iphone11pro最高功率23W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