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1SHA
发表于 2018-2-10 23:29
这个也漂亮
PBX2
发表于 2018-2-11 07:33
shj117 发表于 2018-2-10 22:32
对!
我也有一个,要找一下了,有个9.998K的ZT202,精度标0.1%好像
毋庸置疑金属封装箔电阻不管是温漂还是精度或者老化都是目前最好的。它也是自作时就已经定值了的。
内部结构示意图为这样。
我有个孪生的500+500欧姆的。
这些都是价值不菲的元器件了。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09:28
本帖最后由 shj117 于 2018-2-11 09:29 编辑
PBX2 发表于 2018-2-11 07: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毋庸置疑金属封装箔电阻不管是温漂还是精度或者老化都是目前最好的。它也是自作时就已经定值了的。
内部 ...
我那个202ZT,据说是高端的了,温度系数竟有0.6ppm,估计老化指标比较好吧。
PBX2
发表于 2018-2-11 09:32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09:28
我那个202ZT,据说是高端的了,温度系数竟有0.6ppm,估计老化指标比较好吧。
...
202ZT本来就是威士的高端系列了,不但温度系数好,关键是年老化指标更给力。
风格开
发表于 2018-2-11 21:09
本帖最后由 风格开 于 2018-2-11 21:15 编辑
感觉我手头很多个温度计,钟这类的东西,温度基本区别不大,要做到湿度相同确实比较难。
Cooper温度计是有认证的。应该准。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1 21:19
本帖最后由 lichenzc 于 2018-2-11 21:59 编辑
shj117 发表于 2018-2-10 21:36
不要只看到S型I级的允差度只有士1度左右,却没有看到它是在0一1100度甚至是1100一1600度的范围内,而且是耐 ...
所以啊,你拿小米温湿度计跟F50比也要在相同条件下对比,fluke标的±(0.05%+0.3)度是在-100到热电偶最高测温范围以内的精度,要单独拿出-10-60度之间的话,那精度肯定还高,因为热电偶的电动势跟温度是非线性关系,温度范围大了必定要加许多方法处理这种非线性关系,导致精度下降,而且要是真拿sht30的参数来说,也只能把保证0-65度范围内精度在±0.3度。所以把f50跟小米温湿度计测量-10-60度全量程的温度肯定是碾压的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1 21:44
本帖最后由 lichenzc 于 2018-2-11 22:09 编辑
shj117 发表于 2018-2-10 21:25
盛世瑞恩给出的就是SHT30的精度参数,不是某一片SHT30的参数。FLUKE给出的也是F50系的参数,不是某台的参 ...
拿100台F50测温度偏差值,再拿100台小米温湿度计来测偏差值,看看哪个大?
就我用的289c来说,厂家的规格如下
拿dc5v档位来说,0.025%+2的精度,测量5.0028v的标准电压,偏差值应该是上下14个字,即5.0014-5.0042,这个范围内都算合格。如果拿100台289c来测这个电压,我怀疑没有一台会偏差5个字以上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16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1 21: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啊,你拿小米温湿度计跟F50比也要在相同条件下对比,fluke标的±(0.05%+0.3)度是在-100到热电偶最高 ...
我前边回复说的很清楚,是拿来"测气温"这个前题下,而不测-100度或1000,你扯到哪去了?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1 22:20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16
我前边回复说的很清楚,是拿来"测气温"这个前题下,而不测-100度或1000,你扯到哪去了?
所以把f50跟小米温湿度计测量-10-60度全量程的温度肯定是碾压的
我也没说测1000度啊{:5_596:}
你看到哪里去了?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26
那好,我就只纠正你这一点,关于F50系的误差,不是0.05%,而是0.05%+0.3度。
其他的呢,就当我没说。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46
本帖最后由 shj117 于 2018-2-11 22:50 编辑
我说如果家里测个气温的话,小米可能更好。你偏要举例到-100度、1000,这是你家气温吗?
我说F50系的误差不是你说的0.05%,而是0.05%+0.3,这明明白白是厂方公布的数据呀!既使你拍个F289C和基准的照片,可F50系的精度还是0.05%+0.3,这又不是我强加给它的参数。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59
我看懂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FLUKE的表,远远好于它自己公布的指标,即使100台,也偏差很小;而小米釆用的SHT有离散性,不可能每片都能达到士0.3度。
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到此为止吧!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1 23:03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46
我说如果家里测个气温的话,小米可能更好。你偏要举例到-100度、1000,这是你家气温吗?
我说F50系的误差不 ...
你哪只眼看到我叫你拿小米的测-100,1000度?你说测气温小米的精度更高,你只考虑了厂家给的精度,但那只是厂家给出的基本精度!同样测从-10度到60这个区间的温度,我敢说f50比小米更准!不服?我举289c的例子就是告诉你,仪表的实际精度肯定要比厂家给出的基本精度高!看不出来?那我就再说一遍,拿100台f50,100台小米温湿度计,测20度室温,f50的偏差值就是要比小米的低!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1 23:07
shj117 发表于 2018-2-11 22:59
我看懂你的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说,FLUKE的表,远远好于它自己公布的指标,即使100台,也偏差很小;而小米釆 ...
我没说sht30的温度精度在它标定的曲线内达不到正负0.3,我想说的是虽然偏差不会超过正负0.3,但标准差肯定比f50的大
shj117
发表于 2018-2-12 01:37
本帖最后由 shj117 于 2018-2-12 02:08 编辑
LZ啊,下边这张图是你在14楼放上的,那好,请你看第一项,T型热电偶各级的允差值,一级最好为士0.5度,二级三级为士1度。
那么你到是说说看,假如F50系列仪表,插上三级的T型热电偶,测一个30度的气温,精度是多少呢?是F50系的0.05%+0.3,还是要再追加上三级T型的士1度呢?
很显然的问题,0.05%+0.3是指F50系列仪表的精度,不包括热电偶,热电偶品种多,精度不一,即使同一种类型,还分一二三级,精度相差很大,根本不能保证都能达到0.05%+0.3,你那张热电偶各型各级允差表,不正好说明问题了吗?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2 11:36
shj117 发表于 2018-2-12 01:37
LZ啊,下边这张图是你在14楼放上的,那好,请你看第一项,T型热电偶各级的允差值,一级最好为士0.5度,二级 ...
我查了一下,sht30里面用的也是热电偶测量温度,你觉得这个热电偶精度是几级?允差多大?就按上表最高精度等级算也有±0.5度允差,那它规格书中的±0.3算什么?
你还是没把标准规定的精度等级跟实际的精度区分开来,标准规定的精度等级只是一个分级标准,意思就是如果一个批次的热电偶误差在1级精度以内,那这批热电偶就可以按1级精度卖,如果误差超过1级精度,按1级精度卖,买家是可以要求赔偿的,因为达不到精度要求!
标准规定的精度等级是实际产品分级的最低要求,而且如果有厂标的话,厂标的标准等级至少不能低于国标
而且再看一下f50的说明,“电子补偿功能可以补偿热电偶误差,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准确度”
shj117
发表于 2018-2-12 12:19
lichenzc 发表于 2018-2-12 11: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查了一下,sht30里面用的也是热电偶测量温度,你觉得这个热电偶精度是几级?允差多大?就按上表最高精 ...
表示参数时,通常有两个方式,一个是给出一个范围,另一种为给出最小值、典型值、最大值。显然SHT30精度示意图给出了典型值、和极端情况下的最大值,图上明明白白有标注的。
F50系给出的精度是它自身的,你给它插上一支K型某级热电偶,那么它的允差最大可能达到士2.5度,你自己查看下你自己表格。
shj117
发表于 2018-2-12 12:33
本帖最后由 shj117 于 2018-2-12 15:21 编辑
热电偶种类多,同型之间,还有分级,所以测量范围不同,精度也各不相同。
PBX2
发表于 2018-2-12 13:11
shj117 发表于 2018-2-12 12:33
查你那个表格,K型某级的允差是士2.5度,你插到F50系列上,精度还是0.05%+0.3吗?你当F50系仪表是化腐朽为 ...
F51-2不是说他不准,而是他的局限性比较大,比如测量空气气温,变化太快了,要说准确,我前段时间还送人家了一个读数达到小数点后两位的呢。
由于他是接触式测量,我一般也只用它测量下表面温度或者烙铁头温度。
它的外壳很不容易取下来,而换电池又必须取下外套才能进行,很容易由于长时间放置而电池漏液。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二手的51-2都是电池仓电池弹片被电池漏液腐蚀的最大原因。
isocbspc
发表于 2018-2-12 13:54
我没有温度计,也想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