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289|回复: 80

关于近期争论的口径定律及其感性推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10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x
本帖最后由 ramboo7 于 2013-9-10 23:05 编辑

前言:FUNDER的说法是对的,可惜他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下面我尽量用语言,而不是数理化来解释口径定律。
口径定律是推导出来的,不是实验出来的,但这个定律可以预测现实中的照明装置(乃至电磁波发射装置)的远射能力。

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手电远射能力
即:远处(远大于口径)的中心斑的照度(与光通量、光斑大小不成正比)。

例如采用提升核心面积来提高光通量,会使光斑变大,但亮度不会提升。

那么这个中心斑亮度如何提升?


1.新手思维推导:
控制光线角度,中心光柱越平行远射越好,最好完全平行,这样远射就无敌了。
误区:他们忽略了LED实际上是有面积的,也就是说,现使用任意结构的投影装置(光杯?透镜?蛙眼?天文望远镜?),在LED发光体上取AB两个点,AB两点发出的光线在进入投影装置(上的某一点)前,已经是不同角度的,射出后也会形成不同角度的光线。所以面积越大的核心,中心斑发散得越利害。
这里有人会问:有没有这么一种复杂的装置,使(无数)不同角度的进入光线,射出后变成相同角度的光线?
答案:根据光路可逆的原理,不存在这样的装置。

关于中心光柱:中心光柱实质不是平行光,举例光杯来说,对于正前方的目标,光杯都把自身各处虚拟成发光体的象(黄水),这些虚拟的发光体发出光线交集,成了中心光柱。
多头手电实际上是用更多的真实LED和更多的光杯虚拟出更多的黄水面积,虽然光斑会更模糊,但照度却是1+1=2般。
2.口径定律的推导:
工.jpg
假如我们把一只手电的中心光柱射过一块空地,打中一个照度计,那么从照度计的角度看来,它所看到的手电是什么样子?
它会看到这个样子:有一个发光的LED在发射光线,由于有光杯的关系,它看到的发光面积(虚像)相比只有单独一颗LED的时候大得多,它显示出的读数也会比没有光杯的时候更大。
那么,提升照度计读数最显然易见的办法是提升手电的正面面积,也就是提升光杯面积,几乎等于提升光杯口径。
也有人会这样说:不提升照度计眼中看到的发光体虚像大小,但提升虚像的亮度也行啊。
答案:这涉及到制造工艺问题,由于反射光杯的发射率超过了90%,虚像亮度实质非常接近原LED亮度,不更换发光体的情况下,提升空间极其有限。
有人问:那加深呢?
答:当出现正面充满黄水的现象后,虚像的大小已经到了极限,提升反射强度也极其有限,加深又不能提升虚像大小。
有人问:改变投影装置的结构(光杯?透镜?蛙眼?天文望远镜?)?
答:无源投影装置是无法提升像的亮度,要有源的才能(例如夜视仪)。这里人们很容易从生活中推出误解。例如白天,放大镜下的一只蚂蚊,它被烧死前,透过放大镜看到了一个更亮的太阳吗?非也,它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太阳。
3.实践&变量
现实中
A.防空探照灯的深径比很浅,但口径却非常惊人
B.眼睛欺骗了谁?
很多时候有一些手电,例如早期常出没的深筒“战斧”,它与C8同口径,超深,照出一个又小又亮的中心斑;小口径调焦手电也是如此,好像应验了加深定律。对吗?
由于人眼的适应能力非常强大,对于有限度的亮度提升往往会根据环境调节,对于中心斑的亮度往往会以泛光和光斑大小作对比。通常用照度计测量,这些手电的中心斑没有明显强于同口径的光杯。
C.有人说,用同口径不同深径比的光杯,再用照度计测,有提升哦。
看了这些实验的数据,提升读数非常小,远不及深径比变化大,我通常把这些差别归于制造工艺上的差别。而提升口径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D.加深后光线到哪里去了?
假设有一空心球体,内部由镜面组成,在里面打开一支手电,再把球体开打穿一个小孔,那么所有光线会从这个小孔里像激光一样射出来吗?想想也不是,那是全范光
E.同口径不同结构效果预测
a.单核光杯,作为标准。
b.透镜,无特殊情况下,等于a丧失泛光,中心照度一样,可变焦。
c.蛙眼透镜,虚像大小无变化,但看到像的角度变大了,中心照度不变,中心斑变大。
d.多核心,假如正面合计黄水面积不变,中心斑照度不变,中心斑变大。


最后,应用方面。
当一个光杯可以充满黄水后,那它就不必再加深了,一般来说,0.5的深径比则足已
在改进便携性方面,我们可以据此为依据,用最大的口径所符合的最小深度来造灯头,在提升远射能力的同时减小体积。必要时可以牺牲光杯底部的照射面(如上图),在减少体积的同时尽可能保持投影面积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0-19 00:51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9-10 22: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插楼了? 尽管这样,也需要一定物理基础才能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10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的語言是數學
    其他的語言都無法精確的描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8 13: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10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此存有疑问,
    1. 虚像的亮度接近原LED的亮度,是指整个的虚像的亮度,还是单位面积的虚像的亮度?
    2. 再大的口径,如果过浅,大部分光线从正面不经反射直接逸出,光杯只能反射少量的LED光线,而这个少量光线又分布在较大直径上。很难想象这个大直径的少量光线会比小直径的更多光线会更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2 12:09
  • 签到天数: 15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9-10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防空探照灯用的是电弧发光(HID)或灯泡,光杯浅,用LED光杯浅能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1.单位积亮度
    2.这是一个很好的误导发问。
    首先“大”的前提是能使全部形成虚象(黄水),对于60mm口径的手电,0.5深径比则足已。希望不要有神人再强调0.1或0.000000001什么的平面镜,那是不能形成黄水的。对于能形成黄水者,再加深除了加大体积外没什么用。
    对于漏光的问题。由于光杯是抛物钱,越往两边上升越快,所以越大的光杯深径比反而会越大。也就是说,一个直径10米的光杯,一个5厘米的光杯,10米光杯的深径比会更大,接受更多的光。

    此话题的重点是,在手持体积里,大家无必要再用0.9乃至于1.X加深光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fong锋雲yun 发表于 2013-9-10 23:13
    防空探照灯用的是电弧发光(HID)或灯泡,光杯浅,用LED光杯浅能行吗?

    形成有效虚像即可,不要再纠结那个平面镜光杯了。
    若你真要采用那个近似平面镜,也行!采用反投结构,那样焦点会变得非常长!类似于牛反天文望远镜,灯头有一大部分是空的。
    想再短点?也行!采用马卡式天文望远镜结构。
    这两种望远镜都有一个非常平的反射镜------来满足你非要采用极端深径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9-8 13:22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3-9-10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ramboo7 发表于 2013-9-10 23:20
    1.单位积亮度
    2.这是一个很好的误导发问。
    首先“大”的前提是能使全部形成虚象(黄水),对于60mm口径的 ...

    单位面积亮度都和原来LED亮度一样了,那 多出来的那么大面积的亮度,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用望远镜都知道,放大倍率越高,出光瞳越小,看出去的亮度越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10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反光杯就是杯,而不是盘子 不是镜子,小于一定深径比 反射比例减少,这不是废话吗?别人会不懂吗?讨论就结合实际,在一个层面谈,忽略废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10 23: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光杯看作一个(反转的)凸透镜有助于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0-19 00:51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9-10 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手电这种体积有较大限制的,只能是在深径比和口径两个参数上找平衡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0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焦外 发表于 2013-9-10 23:33
    单位面积亮度都和原来LED亮度一样了,那 多出来的那么大面积的亮度,能量从哪里来的呢?

    用望远镜都知道 ...

    1•射向这个角度的光线能量,从射向别的角度反射来。
    具体表现为外界看到真实led的角度减少(被光杯挡住了)。
    2•望远镜的象跟这个不是同一个性质的东西。
    或者我可以这样回答:采用外星技术完美工艺制作两个相同口径的理论型望远镜,对准led发光体,若看到的led占满或大于整个视野,从目镜射出的光通量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0-19 00:51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13-9-11 0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光杯越深聚光越好,但是到达某个深径比数值时,再加深提升的效果不明显。当然,这是针对发光角度小于180°的l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2 12:09
  • 签到天数: 15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9-11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ramboo7 发表于 2013-9-10 23:20
    1.单位积亮度
    2.这是一个很好的误导发问。
    首先“大”的前提是能使全部形成虚象(黄水),对于60mm口径的 ...

    大家的讨论都有些走极端了!我这篇内容主要是描述深径比与反射比例,顺便讨论深径比与远射,我的本意是太浅的光杯远射不行,太深的光杯没有必要,远射光杯要有适当的深径比,至于多浅为浅,多深为深,多少合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举的0.1走极端了,现实中LED(泡子筒和HID除外)手电的深径比基本上没有低于0.5没有高于1.5的,大多在0.8-1.2之间,远射主要取决于口径,肯定口径越大远射越好!许多远射手电的光杯口径都在50毫米以上,要是口径做成100毫米甚至200毫米那样远射将牛得一塌糊涂,但这么大的能拿在手上吗?还叫手电吗?光杯超过80毫米拿在手上根本就不称手了.至于多少为过浅多少为过深我得出的也只是个大约范围,与现在生产出来的远射手电也基本吻合,0.8-1.2深径比的根本没必要讨论深径比影响,55毫米的肯定比50毫米,60毫米肯定比55毫米远射强.我最想知道的是口径差不多的深径比0.6左右和1.1左右在实际使用中远射到底有多大差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3-2-20 14:52
  • 签到天数: 1925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9-11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FUNDER前辈有句话说得好,大概意思是如果没有基本的理科基础,是很难理解这些的。

    所以我浅显的认为,理解的人理解就好,那些不理解的,说再多也不会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2-3-2 12:09
  • 签到天数: 1506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13-9-11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ramboo7 发表于 2013-9-10 23:20
    1.单位积亮度
    2.这是一个很好的误导发问。
    首先“大”的前提是能使全部形成虚象(黄水),对于60mm口径的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多去查查一些远射筒的光杯数据.
    "对于60mm口径的手电,0.5深径比则足已,在手持体积里,大家无必要再用0.9乃至于1.X加深光杯了。"这话太绝对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发表于 2013-9-11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fong锋雲yun 发表于 2013-9-11 00:37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多去查查一些远射筒的光杯数据.
    "对于60mm口径的手电,0.5深径比则足已,在手 ...

    远射筒的灯头是很巨形的,增大或减少长度将对便携性有重要影响。
    若无法明显加强性能的同时,加深将严重影响便携性,或者说不如把这些体积加在口径上。
    国内手电商数值虚标非常严重,论坛里的带照度计评测帖最具指导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表于 2013-9-11 05: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ong锋雲yun 发表于 2013-9-11 00:14
    大家的讨论都有些走极端了!我这篇内容主要是描述深径比与反射比例,顺便讨论深径比与远射,我的本意是太浅 ...

    楼主说的很清楚了,同口径,满黄水,深径比变化对远射影响很小    而0.5深径比已能满黄水,所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2-8 12:10
  • 签到天数: 5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发表于 2013-9-11 0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5-9-27 11:20
  • 签到天数: 30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13-9-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教程好教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6 10:15 , Processed in 0.228764 second(s), 6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