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2|回复: 2

[电池] 18650锂电池测容方法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9-6-21 10:48
  • 签到天数: 42 天

    [LV.5]常住居民I

    发表于 2020-8-13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成为会员,享受更多功能。

    x
       18650锂电池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标准规格的锂电池,广泛应用在数码3C产品、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其独特的安全性可确保在极端的环境下不起火爆炸,相对聚合物锂电池而言,圆柱体的18650锂电池更具安全性。


        与此同时,也因为18650单体电池利用率很高,在一段时间里,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的单体18650电池容量出现不按规定标注的现象,而且愈演愈烈,虽然已知的目前18650锂电池最高容量只能到3500mAh的极限值,市面上任然充斥这5000mAh、甚至8000mAh的18650锂电池,那么我们如何识别假容量的18650锂电池呢?下面锂电池PACK厂讲述几种18650锂电池的容量测试方法。


      标准方法:用电池分容检测仪进行测量,在恒温环境中(25℃)首先将锂电池充电到4.20V,搁置1小时以0.2倍率恒流放电,比如1000mAh容量,就以200mA恒流放电放电到2.75V截止(或者根据锂电池对应的型号规格书所规定的放电截止电压),计算时间时间*恒流电流=电池容量。这是按照国标锂电池规定标准方法。如果是镍氢电池,同理。放电和充满方式按照镍氢电池标准即可。市面上有一些可以测量电池的充电器,他们内置程序可自动通过恒流方式计算电池通过放电放出的容量。但是准确率并不高,但结果任然可做参考。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硬件的精准度限制,和并非在恒温的环境下。温度的差异,会对锂电池的容量有较大的影响。经过试验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差相差10℃时,测试出来的电池容量就存在较大的误差。


      非专业方法一):使用具备记录充电容量的充电器给没有电的电池进行充电,充入的容量如果都没有电池标注的容量高时,就需要警惕肯能是假电池,当然,充入的容量并不代表电池的实际容量,但是作为参考足够,通常情况下,充入的电池容量要比电池的实际容量大500-1000mAh左右。这个跟电池本身的容量有关系。


      非专业方法二):使用具备有放电功能的智能电池充电器进行充放电测量,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更接近于电池的实际容量。现在市面上很精准的充电器可以做到3%内的测量误差。


      非专业方法三):在没有任何设备的前提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人工测量的方式来计算,比如使用灯泡放电或者设备放电,使用额定W数的灯泡链接上电池,给锂电池耗电,记录总共放出多长时间,根据功率和放电时间也可记录出大致的锂电池容量,这种结果仅仅是大概。但是用来发现假电池以及搓搓有余。
        非专业方法四):使用负载仪,记录放电时间,也可以计算出相应的容量,这种也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方式。


       18650的电池应用面广泛,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关注所使用的18650锂电池的质量以及安全性,以上介绍的方法至少可以让用户识别出假的锂电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甄别以及如何安全使用电子设备,是所有用户都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点。

    回复 dsu_marcocopyright:copyright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4-12 21:28
  • 签到天数: 202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0-8-13 18: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来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0-11-6 14:13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发表于 2020-8-1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靠谱的商家会不会更加省事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论坛自带搜索|下载论坛app|手电大家谈-手电筒爱好者之家 ( 备案序号:鲁ICP备05002565号 )
    以上言论纯属个人观点,与手电大家谈立场无关。
    最佳浏览模式:1920*1080


    GMT+8, 2024-6-13 16:20 , Processed in 0.189645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