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5-1-8 22:3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烈燄赤子 于 2012-12-18 23:03 编辑
閒遊記趣~
放假帶老婆女兒去虎頭埤水庫逛逛
這是全台灣最早的水庫
虎頭埤之「埤」意指「貯水池」,閩南語讀作「pi」
虎頭埤係於1846年(清道光26年)由大目降街(今台南新化)農民歐陽安所闢建,用以蓄水灌溉農田。1863年(同治2年)台灣府知府周懋奇撥款擴建,始稍具規模。是故亦有臺灣第一座水庫之稱。因山勢形狀如虎頭聳歭而得名,沿岸最高處為70公尺(位於青年活動中心北側山頭),埤面水最深約40公尺,背山面水,風景秀麗,西元1954年由台南縣文獻委員會選定「虎埤泛月」為「南瀛八大景」之一,亦曾創「台灣十二名勝」之一,有「小日月潭」之稱。
虎頭埤為灌溉用水庫,水域面積約為二十七公頃。在台南這個人文薈萃的古都,存在著台灣第一的故事裡應不足為奇,但如此鮮明浩大的工程,她的象徵意涵與實質灌溉功能可說是等量齊觀,由虎頭埤所分流的灌溉用水,供給了五百多公頃的農地水源,也奠定了台南府城為全台首府的基礎,先人的智慧與無私的奉獻,讓虎頭埤靠著一鋤頭、一畚箕的傳統人力技術,克服興築工法上之障礙,在將近一百七十年前即已興修完成;歷經考驗虎頭埤依然屹立於府城的肩膀上,傲視著時間的演替。
虎頭埤在新化東方虎頭山麓,係堵截大目降南溪,即虎頭溪而成的埤潭,水源地為約500公頃之中興林場,水質極佳。大目降溪主流發源於新化大坑尾,西流轉西北,經迦陵崁(又稱茄苓崁),至鳥占湖,會九層嶺諸山溝水,西北流經虎頭山南,轉西流,復轉北流,與大目降中溪會合,再西北流,為鹽水溪之上游,今以虎頭山為界,其上游稱茄芩崁溪,下游則稱虎頭溪,與大目降中溪會合後則稱無名溪。
日治時期,日本人曾經整修堤防、設立閘門,並美化湖畔。其時埤周圍已擴展至約7公里,水域面積約27公頃,埤畔草木扶疏,埤水清澈鑑人,兩岸小徑交錯,埤中小島處處,又有虎月亭、吊橋點綴其間,景色清幽,已成為台灣知名風景區[1]。1927年8月,獲台灣日日新報讀者票選為「台灣八景十二勝」當中的第九勝[2][3]。1928年該地建新化社,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與天照大神,1938年升格新化神社,今仍有新化神社石碑及神社台階及平台遺跡。
1954年,又以「虎埤泛月」獲得台南縣文獻委員會選定為「南瀛八大景」之一。今日則成為台南都會區主要郊遊去處,並劃入西拉雅國家風景區進行管理。
門票大人80元,老人兒童40元,身高110公分以下的幼兒不用錢
入口處的石虎雕像和碑誌
碑文
兩個女兒看了石虎
就說到了虎頭埤,就得學學老虎的樣子!{:3_122:}
湖光山色
是個踏青散步的好地方
為了防止有人想不開跳水,政府還做了這個
跳舞或表演的舞台
路邊的花朵
鞭炮花
美又生命力強的花!
環湖木製棧道,清幽雅致,洗滌心靈
草地上有大學生來露營,晚上有營火晚會
觀景休息的平台和椅子
吊橋
吊橋盡頭,曲徑通幽,有一個湖心島嶼
島上有涼亭,清風徐來,和老婆孩子在這裡坐了兩個小時
吃點東西當野餐了,閒話家常,享天倫之樂
不由想起楚留香的歌詞:
湖海洗我胸襟 河山飄我影蹤
雲彩揮去卻不去 贏得一身清風
塵沾不上心間 情牽不到此心中
來得安去也寫意 人生休說苦痛
聚散匆匆莫牽掛 未記風波中英雄勇
就讓浮名輕拋劍外 千山我獨行
不必相送 啊 獨行不必相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