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利刃-NITEYE T4PRO到手使用感受
闲言碎语不多讲,今日主人公镇楼图奉上本帖最后由 阿怪zai路上 于 2016-12-13 12:39 编辑
NITEYET4pro产品特性:1, 专为日常、露营、探险及户外狩猎所设计2, 升压电路,恒流模拟调光,输出亮度稳定3, 使用CREE XHP50灯珠,最高输出2580LM4, 使用晶透技术,结合全新数字化光学系统设计光杯,射程高达286米5, 采用高效数字化恒流电路,续航时间高达85小时6, 新一代IC数字电路设计,LED与电池双重智能保护,最大程度延长LED和电池使用寿命,使用更安全。7, 双面镀膜超透硬质防刮花镜片确保最高光效及耐用性8, IPX-8级防水(水下两米)9, 1米的抗摔高度 依然是熟悉的品牌颜色,可收纳纸质包装盒,包装盒满是E文的简单说明介绍,盒子顶端塑料挂物孔。
包装盒中又套着小盒子,手电及充电线手绳备用防水胶圈及手电套都装在其中。说明书单独放置于包装盒内。
NITEYE T4pro为航天级铝合金材质,筒身经过军规三级硬质阳极氧化处理,氧化层较厚,耐磨抗造。整体为枪灰色,只有不锈钢攻击头、DC充电孔和侧按键为银白色,较之前T4有了很大的改观,经在下实测,T4pro身长140.5 mm(官称142.7mm),头部最大直径45mm,筒身直径 29mm,战斗重量为251.8g。握在手中撸感十足,很有型。
前者T4使用CREE XP-L灯珠, 高1150流明输出,而T4pro则采用最新的XHP50灯珠,最高输出2580LM。
采用微橘皮反光杯,保证较好的泛光效果,形成较好的光斑。
光杯外侧双面镀膜钢化玻璃和7mm高的不锈钢压环保证最高的光效以及耐用性,一般性筒头坠地也不会影响使用
不锈钢压环可拆,与筒头间螺纹大概两圈半的行程,取下压环便是较厚的镀膜钢化玻璃,将光杯与筒身间防水胶圈取下后,光杯就轻而易举取出。
钢化玻璃较厚,经测有2.5mm的厚度,摸着厚厚的镜片,心里满满的安全感。
铝质微橘光杯直径约39.5mm,杯深约21.5mm,保证了一定有效射程的同时兼顾泛光的实用性。
取下LED定位片,筒头内部结构一览无余,XHP50灯珠、基板、两个十字螺丝固定及正负极焊接处。
紫铜基板,接触面未氧化。
这款手电让我想起ddr30。 本帖最后由 阿怪zai路上 于 2016-12-13 13:20 编辑
较前者T4相比,T4PRO在侧按开关键有所改变,以一不锈钢侧按键取代了两橡胶侧按键,更加简洁,同时金属电子开关高端大气,触击手感较好。但是相应的剩余电量指示灯的功能也就转移到另一侧充电信号灯。
充电口则一改之前microusb充电口,换为5V/2.5ADC充电口,下有充电信号灯。不过依在下观点来看DC充电并不是特别方便,可能是厂家出于DC口的耐用性考虑吧
T4pro标配带有5000mAh26650锂离子电池,首次使用需将电池绝缘片取下方可,充电时信号灯显示绿灯闪烁,满电后常亮。该信号灯同时具有电量提示功能,及电池剩余电量处于20%-10% 时指示灯每2秒闪烁一次,低于10%时快速闪烁。当电池电压低于2.8v时,手电筒关机,信号灯亮4秒后灭。不过个人感觉信号灯位于按键的另一侧,而且亮度极小,不易被发现,而说明书中标注的却是蓝色信号灯,我也是方了,莫非写此说明书的是蓝绿色盲???
侧按键两侧分别设有六道粗大的散热鳍,形成七道较为深且宽的散热槽,为该内部核心元件区工作时散热提供保障。
筒身布满方块滚花,而且每一块小方块上又切三道小凹槽,筒身一周另切有四个平面,侧按键和充电口端分别加宽激光打印有品牌logo及型号。握在手上手感较好。
尾盖面凸出三条棱设置三穿绳孔,与T4的有很大不同,穿绳孔呈椭圆形,但边边角角并没有进行倒角处理,这样手绳极易磨损。三条棱结合处又设计有 英制1/4-20 螺纹,也就是相机小托盘通用螺丝孔,在特殊时候也可安装到三脚架上充当临时摄影灯用。不过在下发现用在下的小托盘使用时感觉T4pro英制1/4-20 螺纹圈数略少半圈,不能够在托盘上拧紧,不知道在其他托盘上是不是会有同样的问题。另外三棱设计虽然能够倒立但是相比于平面的尾盖还是稍微欠缺一些。
尾盖一周呈规则切边状,方便拧开尾盖。
不同于T4负极镀银弹簧,T4pro采用镀金弹簧负极。
筒身末端端面导电技术,极大的缩小了阻值,同时加大了使用的稳定性,螺纹为较宽的矩形螺纹,圈数约三圈半,终有防水圈,为防水做好保障。
筒身内部正极镀金触点,并印有T4-pro/A-Main-R1 2016-10-18字样。
另有支持MOLLE系统的多功能战术手电套,做工精细,可穿在腰带之上或挂载支持molle系统的装备之上,亦可以用快挂挂于背包之上。
二。测试 中英文对照说明书,较为人性化。
开关机:长按1s。切换档位:短按。按低中高极亮循环。有记忆功能特殊档位:任意状态下双击爆闪,再双击sos。 使用佳能初级单反600d拍摄,相机参数如下,极亮高中低档两米距离光斑图如下,中白光,无频闪。
动态图两组,较为客观的四个档位的情况。
十米距离原环境低中高极亮档。
50米距离低中高极亮档。
100米距离原环境低中高极亮档。
笔者手头只有OLIGHTR50和T4pro的参数较为接近,故而拿出来做了一些简单的比较,在下不是技术控,也不是特别关注,对于那曲线图电流啥的还是交给那些有时间的大神来做吧哈哈。
JETBEAM T4PRO:
OLIGHT R50:
身高而言,T4Pro高出R50一个尾部穿绳的高度,而战斗重量却比R50要轻5.3g,同样采用XHP50灯珠加微橘皮反光杯,其不锈钢压环、侧按键、滚花及尾盖略有不同。
两者色温对比,同样低档50LM,中白色温偏暖,R50中心高光区还要比T4pro绿一些。
同距离低档光斑对比,光斑大小类似,较圆,R50有点偏黄绿。
十米距离对比图,具体相机参数如下。R50的泛光区域比T4pro要大一些。
空旷地方更为明显,T4pro的中心高光光柱要比R50要细一些。
20米距离比较,
100米距离比较图。
通过简单的比较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二者之间的具体情况,总的来说还是难分伯仲的(曲线啥的在下不是特别关注,在意的是使用感受方面),T4pro一键控制四档循环,R50可一键极亮一键月光,同时可以锁键(然并卵),在操作性上较方便,就看你喜欢哪种风格。
2,T4pro极亮档续航及亮度变化趋势 使用原装5000mAh26650锂离子电池测试,满电电压为4.185v,使用自制简陋测试装备记录一米距离中心照度值变化,从而判断流明变化趋势,点亮极亮档开始计时。
下为T4pro极亮档续航及亮度变化趋势延时摄影: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1MDI0MDg4NA==.html
通过延时摄影视频可知,点亮T4pro极亮档时初始一米距离中心照度为29800LUX,自点亮至 15 分17秒降至10700LUX ,呈缓慢下降趋势。而后趋于平稳,一米距离中心照度值约10700LUX ,直至 1小时59分直线下降直到熄灭。 测量电池电压为2.938v。(因测试环境测试器材及人员等原因,仅供参考)
3,T4pro极亮档静态温升测试 测试环境 13.5 摄氏度,无风,筒头端初始温度13.4 摄氏度,开启极亮档,开始记录。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1MTM5NjI4MA==.html
由在下延时摄影可知,当开启极亮档 13分钟后达到极限高温 49 摄氏度,而后线性下降。源于T4pro温度过高时会缓慢降档,直到亮度低于70%。
4,T4pro防水测试 因北方严寒天气,同样采用室内防水测试,当然与官方的IPX-8级水下两米的要求有些距离,仅供参考。 测试环境:15摄氏度室内,花瓶中,20cm水下测试时长:30分钟开启档位:中档
三十分钟后取出手电筒头及电池仓未见半点水滴,防水测试通过。
下为具体T4pro防水测试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1OTU2NDM4MA==.html
三,总结 T4pro作为之前T4的升级款,在灯珠及流明值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颜值方面个人也觉得T4pro略高一筹,不锈钢侧按键设计更加简洁大方操作简单,但是尾盖手绳孔及DC充电口设计在下看来还不是特别方便,在操作性上与其他同价位其他品牌的筒各有千秋,品牌特色明显。
杰特明做工质量最好非常喜欢外漏的镀银充电口 ,不喜欢长按开启关闭,最生气的是T4 产品介绍极亮档温控设计 降到极亮档的70% 大约800流明左右,可是实际呢 降档直接到下个档位300流明,这点很让我不解,DDR30降档降档在降档 ,为了就是保护灯珠和电筒寿命。 为什么搞26650呢,弄个2x18650多好。。。 路过,围观一下。不心动! 是筒身尾部直接接触未盖弹簧铜电吗? T4pro看起来挺漂亮的,感觉很协调,大小也合适
文东1121 发表于 2016-12-13 14: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4pro看起来挺漂亮的,感觉很协调,大小也合适
嗯呢
照片真心赞。
这筒子感觉别的都还好,就是尾部绳孔处设计得有失协调。
niankeke 发表于 2016-12-13 1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照片真心赞。
这筒子感觉别的都还好,就是尾部绳孔处设计得有失协调。
说句实在话,尾部设计我也不大很喜欢,这个还是因人而异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多少钱的,那里有卖啊?
懿涤懒潴 发表于 2016-12-14 11: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多少钱的,那里有卖啊?
网店都有啊,自己搜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