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182的1AA筒身配件里那个铜圈是干什么用的?
小小的1AA筒身,不是mzzlg的,听说也是豆腐的,买了一个,一直放着没用,今天拿出来准备改装,发现有个铜圈,直径大小和1AA电路一样,看不太懂干什么用,是用来垫在电路仓和电路之间的,以便电路接触良好? 偶这个壳还没出手,关注中。LS比比这个筒的中段和一般镍氢电池的长度,如果筒长点,这个圈可以不用,如果电池长点,这个圈就派上用场了,垫在电路板与筒身之间。[ 本帖最后由 GREE 于 2007-8-4 23:48 编辑 ] 应该是用来改善接触的吧 我试过了, 把铜圈放在筒身前短口. 铜圈是用来连接电路扳和灯座... 铜圈+电路扳+ 筒身端口直接电路导通..
http://www.records.albertmart.com/1.jpg
[ 本帖最后由 yc 于 2007-8-5 03:55 编辑 ] 呵呵,楼上的把灯头倒过来的话,铜圈就掉了,另外,问一下,LED用螺丝固定了吗?电路仓的螺丝孔比mzzlg的大。 我也有一支.那个垫片是用在开关组件和铝压环之间的.防止拧动时带动铝压环松动.
这个电筒不是靠端面接触来导电的,是靠螺纹.所以,不必考虑中筒是否跟电路仓和开关组件接触的问题.
用力拧到紧就是了.
完全没有缝...比MZZLG的那个壳做工要好一些 楼上的,要考虑的,电路仓的确是靠螺纹来接触,但不等于和电路板负极接触良好,其实,关键问题是和电路负极接触良好才是正确的,和电路仓是否接触良好无所谓,正因为电池负极和电路仓靠螺纹接触良好,所以希望电路仓和电路板负极接触良好,这个筒子的中段好象比MZZLG的中段要短,所以靠挤压接触良好估计不可能。 对螺纹导电很不放心呀,偶的mzzlg尾部螺纹氧化得太多了,一点不导电,尾盖拧松1/6圈,筒中段的尾端面与开关铝压环稍微分开,筒就不亮了,只有往之间垫东西。 原帖由 cyradg 于 2007-8-5 08:53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呵呵,楼上的把灯头倒过来的话,铜圈就掉了,另外,问一下,LED用螺丝固定了吗?电路仓的螺丝孔比mzzlg的大。
用的是16mm 铝基板,螺丝用不上。 只用导热胶。。。
http://www.records.albertmart.com/1b.jpg
[ 本帖最后由 yc 于 2007-8-6 03:51 编辑 ] 原帖由 cyradg 于 2007-8-5 16:28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上的,要考虑的,电路仓的确是靠螺纹来接触,但不等于和电路板负极接触良好,其实,关键问题是和电路负极接触良好才是正确的,和电路仓是否接触良好无所谓,正因为电池负极和电路仓靠螺纹接触良好,所以希望电路仓和电路板负极接触 ...
这个筒身确实是通过螺纹导电的...中段根本接触不到灯头或尾盖铝压环.....
至于螺纹导电没什么不好的. 这个跟MZZLG的不一样,螺牙是氧化后再车的.可以保证接触良好.
至于驱动电路板跟电路仓的接触,可以参照我的这张图.用一小片镍片或铜片...看图吧. 螺纹导电的问题,你使用半年以后就看出来了,绝对不可靠。 我用数据来解决为什么尾部的压环跟中筒的端面是接触不到的:
用卡尺来测量.压环到尾盖边缘的深度是7.3MM 中筒从端面到O圈前面所能接触的地方长度是6.2MM
这个差值有1.1MM.是空的.你如何接触到?
我测量的尾盖是加了那个铜的弹性垫片.在尾帽还加了片铁圆垫片....如果像你们说的,把垫片加到灯头处,不加那个铁垫片的话.这个间距会更大!
灯头:
用铝杯.CREE带板+电路仓.从电路仓到边缘的深度是6MM 中筒两边的是一样的.是6.2MM....旋入后再用力一点就可以压得很紧.如果再加个弹性垫片,根本就不需要....像我这样就可以了.电路板跟电路仓接触是良好的.因为这个位置拧紧后就不会动的了.不必担心会松动的等.....
因为尾盖是经常拆的.我指换电池.因为弹簧的压大比较大.在旋转时,如果没有弹性垫片,铝的压环会很容易松动,造成闪烁或不亮.....所以,我所说的弹性垫片放在尾盖就是这个原因.
另,小小说是放在灯头上,那是他没有结合实际.他根本就是一个配件提供商.... 原帖由 mioa 于 2007-8-6 12:07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用数据来解决为什么尾部的压环跟中筒的端面是接触不到的:
用卡尺来测量.压环到尾盖边缘的深度是7.3MM 中筒从端面到O圈前面所能接触的地方长度是6.2MM
这个差值有1.1MM.是空的.你如何接触到?
我测量的尾盖是 ...
老大!我给你们说说你们的差别吧!
mioa,是使用的led带板的,当led等到灯杯后,当然电路仓会高出点了,而我们用的是led不带基板的,直接粘在铝灯座上,当然要短了点(相差大约1-2mm),所以需要这个镀铜垫片来接触了,否则筒身和电路接触不到的。
我都作了十多把了,嘿嘿。:lol
对了,顺便说一句,为何不提供两个这样的环呢?大家就不吵架了吧?嗬嗬
[ 本帖最后由 wow 于 2007-8-6 13:09 编辑 ] 上点小小筒的图片为~~我还没见过捏~~:lol :lol :lol :lol 就是这个!
在淘宝上搜搜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wow 于 2007-8-6 15:26 编辑 ] 原帖由 mioa 于 2007-8-6 12:07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用数据来解决为什么尾部的压环跟中筒的端面是接触不到的:
用卡尺来测量.压环到尾盖边缘的深度是7.3MM 中筒从端面到O圈前面所能接触的地方长度是6.2MM
这个差值有1.1MM.是空的.你如何接触到?
我测量的尾盖是 ...
看到你前面已经说了“这个电筒不是靠端面接触来导电的,是靠螺纹.所以,不必考虑中筒是否跟电路仓和开关组件接触的问题.用力拧到紧就是了.”
这岂不是前后矛盾了?既然是靠镙纹导通的,尾盖压环和筒身端面接触不上就无所谓,还要放那个弹性铜环进去做什么?
这个筒我也做了2个出来,尾盖压环确实和筒身接触不上,但也确实不影响良好的导通。弹性铜环就应该是放到LED座下方和筒身之间。楼主提到“电路仓的确是靠螺纹来接触,但不等于和电路板负极接触良好”,这就是个问题。
这种小1AA筒对心问题比较重要,高效可靠的对心安装方法是放弃螺丝,用缓慢固化的导热胶直接粘LED,然后顶紧光杯等待固化完成,LED自然会对心。但不上螺丝,线路板负极就没地方焊了。所以还要在线路板外圈上焊铜片。现在这个弹性铜环很明显就是解决这个线路板外圈负极的连接问题。安装时既可以不上螺丝,而且不用再焊铜片。
本人做的2个筒没有用铝杯,用原配的LS杯扩孔,打磨掉杯底大约0.5mm,配带板的CREE效果也不错,筒身端面和LED座差一点无法接触到。加上铜环效果不错。
另外,小小那里的3脚2档开关配原配的尾盖线路板很方便,机械方式的2档亮度转换简单、实用、可靠。
最后,我也支持这个筒能提供两个铜环,我可以挪一个到MZZLG的筒上去。
[ 本帖最后由 光明行 于 2007-8-7 20:13 编辑 ] 楼上的,请问。你装好电筒能做的动作是什么?是不是换电池?
你有没有试过,旋松尾盖换电池时,尾部的压环偶尔会旋出来?
这个不是接触不接触的问题。要解决PCB跟电路仓接触良好很简单。焊点铜皮顶紧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那个弹性垫片就是用来放在尾部压环下的!防止拧松尾盖时把压环也带出来!
放在前面我想不出有什么用,接触良好?简直多余! 原帖由 moio 于 2007-8-7 20:51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上的,请问。你装好电筒能做的动作是什么?是不是换电池?
你有没有试过,旋松尾盖换电池时,尾部的压环偶尔会旋出来?
这个不是接触不接触的问题。要解决PCB跟电路仓接触良好很简单。焊点铜皮顶紧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那个弹性垫 ...
尾盖压环会旋出来?MZZLG那种靠端面接触导通的,我装了20多个了,尾盖压环也没见一个换电池的时候能跟着出来的。
楼上不是已经说了尾盖压环和筒身是接触不到的,我自己装的2个也是如此,没有接触怎么会旋出来?你的尾盖压环能旋出来,估计是就没拧紧吧,拧紧了就碰不上了。
为什么一定要焊铜片?我觉得加这个铜环是更简洁的解决办法,至少省一道工序,一点不多余。还有,焊了铜片,但是差点就是顶不紧的时候还非要这东西不行了。
[ 本帖最后由 光明行 于 2007-8-7 21:39 编辑 ] 中筒的端面跟尾盖的压环没有接触是肯定的.
但,尾筒的弹簧的弹性是够强的.在旋出尾盖时,是有可能把压环都拧松的.
你装了20多支,我不怀疑.但,你有没有在后期也发现这个问题呢. 原帖由 moio 于 2007-8-7 20:51 发表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楼上的,请问。你装好电筒能做的动作是什么?是不是换电池?
你有没有试过,旋松尾盖换电池时,尾部的压环偶尔会旋出来?
这个不是接触不接触的问题。要解决PCB跟电路仓接触良好很简单。焊点铜皮顶紧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那个弹性垫 ...
呵呵,你把那个弹片放到了底部,就不会被顶出来了么?
其实他的1AA筒子底部开关与底帽之间要加一个1。5毫米的垫圈的,那样效果会更好!!!这样压环可以使劲拧紧,而不造成开关顶起胶冒。(一般人我不告诉他!:l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