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图]猜猜这是什么:)[公布答案]
<p><br />这个是我定购的mcu,型号是ATTiny25</p><p>因为商家没有直插和SO-8的存货,所以只好定购了MLF/QFN封装的版本。这个图是我把QFN封装通过一小片万用板和排针“转接”成直插的,方便烧写程序和搭建测试电路的。</p><p>新的支持高电压的LED驱动电路正在设计中。预计可以支持15V或者更高电压,包含从单18650到4*CR123A的电压范围。</p><p>MCU控制多档/记忆等功能。。。。</p><p>使用PWM直驱NMOS,MAX4173高端电流检测。。。成本比较高。</p>[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1182913450编辑过] 8677? MAX8677 还有好多脚没焊啊? MAX8677 有24脚。。 机械化甲虫部队补给坦克。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aul73</i>在2007-06-28 09:41:46的发言:</b><br /><p></p><p></p><p>效率难做高。</p><p>1)pwm 频率做不高</p><p>2)mcu直驱nmos,开关损耗太大,mcu输出估计在5V,驱动15v工作的nmos是否真的全导通也怀疑,</p><p>也许本人知识差,瞎想。</p><p></p></div><p></p><p>1,tiny25具有高速PWM,最高频率500kHz。另外频率高低和效率关系不大,高频率带来的优势是可以使用小电容和小电感,体积显著缩小。mos管在高频下的开关损耗实际上是增加了。</p><p>2,mcu直驱nmos为什么损耗大??我的nmos在4.5Vgate电压下Ron典型值35mOHM,怎么可能不能全导通??</p><p>我做的1.0版用tiny13的PWM快速模式,频率仅50kHz,驱动3W输出的时候电路板只有微温而已,不仔细根本感觉不到。</p><p>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Paul73</i>在2007-06-28 11:20:49的发言:</b><br /><p>tiny25 没用过,想来有PLL 那就对了。如频率低,电感必然要大,线要细,磁心要大,于是线损和铁损就大。实际上频率高点比低点的要容易些。</p><p>不知道你的35mOHM是否是实际测得的,反正我没有做到过。mcu直驱nmos时,在上升沿由于内部上拉电阻太大(我测算下来约33K)导致变化不陡,所以有较大的开关损耗。当然你可外接上拉电阻,但上拉电阻上的损耗也还是要考虑的。</p><p></p></div><p>我要晕死了。。。频率低,电感要大是没错,但是并不会因为大而用细线。。线甚至要更粗,用大体积的电感就是了。。。线损是不会增加的。。。铁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漏磁,一个是涡流损耗,前者实际上只和磁心的结构和性能有关,和体积关系不大,,而后者随频率升高而增长。 </p><p>频率高引起开关损耗增加却是必然的,每次开关的损耗基本是固定的,1MHz和100kHz相比,开关损耗基本就是简单的增加了10倍。而包括肖特基在内的其他器件的损耗,也随着频率升高而增长。 </p><p>频率高,效率就高的说法,是基于体积固定的场合,高频使得电感和电容的体积急剧减小,因而同样体积下,高频电路的效率比低频要高,但是在体积无制约的条件下,低频反而更有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市电采用50/60Hz而不使用50k/60kHz。电源行业通常使用半砖,1/4砖等等作为规格,潜在的含义就是体积固定,大家拼功率密度和效率,所以高频自然有优势。 </p><p>另外mcu直驱nmos并不是用上拉电阻驱动,而是io口输出高电平,对tiny13来说,这个上拉能力大概等效于30~50欧姆左右上拉电阻,对gate来说已经足够了。实际上在电源应用中,通常会使用电阻串连在gate上,以限制gate电流。。 </p><p>35mOHM的nmos,型号是irlml2502,实际上电源用的nmos也有10mOHM以下的,在上百安培下也只有1V左右压降,只是多数封装很大,用在手电筒上太夸张,而且要求的gate电压也偏高。 </p><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