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plin 发表于 2013-6-29 04:43

本帖最后由 juplin 于 2013-6-29 04:48 编辑

钛筒比铝筒闷烧是筒友公认的.
比较一下闷烧的钛筒(上)与导热好的铝筒(下)之热成像图
http://www.candlepowerforums.com/vb/showthread.php?248274-Titanium-vs-Aluminum-Thermally-(IR-Images)
S20的热成像图比较像闷烧的钛筒

筒黑 发表于 2013-6-30 00:45

viziyu 发表于 2013-6-13 13: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论快慢,良好的散热结构都绝对不会出现筒身和筒头的大温差,参考斑马的筒身散热器就可以知道优良的散热 ...

不对啊,任何散热结构都是越靠近热源温度高,然后向远处递减,这个是物理规律。

玩筒子的经验也是,头部五十度的话,筒身温的。




juplin 发表于 2013-6-30 04:06

筒黑 发表于 2013-6-30 00: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对啊,任何散热结构都是越靠近热源温度高,然后向远处递减,这个是物理规律。

玩筒子的经验也是,头部 ...

不论闷烧的严重程度如何(换一个说法,不论导热的好坏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达到热平衡,也就是手电热成像图的首尾颜色一致。
(在时间上)愈快达到热平衡的手电,导热愈好,也就是愈不闷烧。

筒黑 发表于 2013-6-30 15:33

juplin 发表于 2013-6-30 04: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论闷烧的严重程度如何(换一个说法,不论导热的好坏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达到热平衡,也就是手电热成 ...

原来如此,多谢指点。

阿三。 发表于 2013-7-1 07:58

非常好的测评。热成像也很高级。

阿三。 发表于 2013-7-1 07:59

时间的短了一点,我记得G10放桌子上20分钟也很有点烫手的

tanlwowo 发表于 2013-7-1 09:26

希望头身一体化设计的筒子多些,这样导热和散热确实会好些。

手电照过的国度 发表于 2013-7-1 10:33

阿三。 发表于 2013-7-1 0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时间的短了一点,我记得G10放桌子上20分钟也很有点烫手的

一体化筒身的筒子


基本上十几二十分钟以后都会有“烫手”的感觉


虽然让人可能感觉不舒服,但也正常


感觉G10这类中等身材筒子1.5A左右电流已经很比较合适了


真要上到2A,散热能力再好也不行啊





lipeng619 发表于 2013-7-1 18:37

看看

wsr_my_lover 发表于 2013-8-10 10:03

supermagnet 发表于 2013-8-10 16:30

多謝測試,非常好,頂百下。

bhu 发表于 2013-8-14 01:20

学习,学习

zcsydmz 发表于 2013-12-18 22:15

ym_csu 发表于 2013-5-27 1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来大家对这个热成像不感兴趣。这仪器好像5w的样子

做的好啊,直观客观,多些这样的测试就好了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热成像】Xeno G10 & Olight S20 短时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