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预告T61升级贴,今天先上SSD简单评测,多图-科普
话说前几年SSD刚出来时,就已经中毒了,毕竟速度提升很明显,而且没有 HDD 的缺陷:怕震、怕摔等但是当时的价格实在可说是天价,于是就等待了,最近小孩的照片视频什么的,实在太多,2个笔记本都装不下了,
于是想到买一个移动硬盘,于是想到,直接买个SSD,把原来硬盘当移动硬盘,既可以满足数据,又可以满足我{:3_119:}
与此同时,正好 BIWIN 搞活动,120g的 SSD 只卖 633,果断拿下阿! 顺便买了一个SSK的移动硬盘盒。
关于这个SSD 的信息,我就不多作介绍了,粘贴复制没意思,大家可以自行TB查看。
吃了上次的亏(http://www.shoudian.org/thread-279440-1-1.html),这次果断顺丰,第二天就到了!
虽然 SSD不怕摔,但是包装也很结实的,邮 HDD都没问题了。
SSD 和 SSK 盒子
SSD 用防静电袋包好,不过那个警告帖,很容易无损揭开,后面拍摄金手指,没发现插入过的痕迹{:1_303:}
SSD 正面和背面,大小和 2.5寸的 HDD一样,方便直接替换 笔记本硬盘
配色中规中矩,接口无插入痕迹,爪机渣画质勿怪
同时买的 SSK SATA II 硬盘盒,做工用料还是不错的,前后盖都是金属,骨架是塑料。
SSK 硬盘盒的电路板
一面是接口和功能键,不过我不需要这些功能,另一面是散热孔,考虑还是周到的
--------------------------------分割线-----------------------------------
刚拿来的新盘,肯定是要做各种测试的,下面就是,顺便说明,下面测试配置 CPU Q8300 4G WIN7 64X
我收货在公司,直接挂到我的win7下,方便测试,下图就是未分区得大小
理论值应该是 (120*1000)/1024=117G左右,实际 111.79G我表示我解释不了。{:3_121:}
先来大家熟悉的 HD tune Pro ,信息页,虽然是 SATA III 的 SSD ,但是我的台机主板较老,
仅支持到SATA II ,所有后面的测试只能表现出 SATA II 下的水平,不过这都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使用了,
另外, T61 是锁到 SATA I 的,我在升级之前就准备好了 破解 BIOS 2.29,可以开放 SATA II,
并支持 T8300以上的cpu,不会开机报错。亮点在 平均速度。
HD tune Pro 健康页,SSD会有一些新的项目,例如 AE E7 E9 F1 F2 ,这些都是SSD 的重要指标。
由于 SSD 一般都是没有内置 温度传感器的,所以 有些软件不显示 SSD 温度,有些直接显示最大值 128度{:3_123:}
我还被吓了一跳,专门摸了一把,结果冰的。
只有从盘无数据才可以做 写入测试,话说不知为何写入测试 cpu占用奇怪而且高,像锯齿一样的。
不过T8300应该可以罩的住吧。
读取测试,秒杀我所有 HDD ,爽阿。 可能是杀软没关,中间有点凹陷,
不过平均 194MB/s 对付大部分应用就游刃有余了。
上面是 HD tune,毕竟是老牌的专为 HDD 开发的软件,下面来几个专门测试 SSD 的。
atto disk benchmark ,专门测试 各类卡的,还可以测试各类读卡器,测试 SSD也没问题。
从图上可以看出,32k开始就达到了 SATA II 的瓶颈,读取和写入都到头了,
这SSD 在 SATA III 能达到 560MB/S的极限速度!
as ssd benchmark,专门的SSD 测试工具,可以评分,我的分比较惨,不过也是受限于 SATA II。
最惨的是 crystaldiskmark,由于主控是 SF 2281 ,而且是普通的多层 MLC,这个软件不可能得高分。
有兴趣可以baidu其他 SSD,分数绝对比这个高。
--------------------------------------分割线-----------------------------
SSD 的缺陷。
1,会越用越慢,但是再慢也比 HDD快。原因是当所有空间都写过后,再写入新数据,需要先擦除旧数据,
相当于有2个步骤,而 HDD 是不需要的;
2,多层 MLC 写入寿命只有3000-5000次,寿命比 HDD短。 一般的算法是 总容量x写入次数/每日写入量/365,
例如 (111x3000)/30/365=30.4 也就是如果每天写入 30g的数据,可以使用30年。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就算打个对折,
15年,估计还没到用坏那天就该换更大容量了。
3,在开启 TRIM 的 SSD 上,如果不慎误删文件,找回的可能性是 0%!{:3_117:}
4,出现故障后,如果有重要数据,恢复相当麻烦,可能需要寻求专业机构帮助,甚至全部丢失归零。
所以不要保存重要文件,或者做好数据备份,否则悲剧!{:3_115:}
升级前后的对比,SSD 对开机速度和软件启开得速度贡献很大。
这是 T61 升级前的评分,CPU T5670 2G 250G HDD, 开机时间大概在 45-55之间。
这是 升级后的评分,都是win7 32x ,CPU T8300 2G 120G SSD,开机时间大概在 30-34之间,
忘记统计装好系统时的开机速度了,估计20多秒的样子。
貌似连显卡都从中受益了,有木有?
总结,目前的SSD ,更多是像一种玩票,用的胆战心惊,不过带来的速度确是 实实在在的。
有什么疑问欢迎讨论。
前排就座,观摩学习~ 米不动SSD。。要是我选择的话还是倾向于双硬盘上RAID0 6百多米啊。。。。。。。。。 口水一下,先将就用着吧.... 留着口水围观下 六百多为什么买国产货
硬盘屏蔽那么多空间,估计是颗粒质量欠佳 huashengcai 发表于 2012-7-26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六百多为什么买国产货
硬盘屏蔽那么多空间,估计是颗粒质量欠佳
非国产货,价格都很离谱,800左右的都是上一代主控,这代主控都在 1000+
无米,只能用HDD的**~ 看来不错啊 darkwind 发表于 2012-7-27 09: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两个SSD(都是美光),一个64G,一个128G。。。都快1年了,特别是64G的,满了又清理。。。没出现LZ说的越 ...
慢的这个说法,可以看到很多都是评测出来的,性能下降了。你可以baidu一下,很多评测。
SSD的问题在不在于是不是容易坏,而是坏了以后的数据恢复完全和 HDD 不同!
600多的威刚不行么 darkwind 发表于 2012-7-27 21: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不知道性能下降是从哪里来的,而你给的理由我也说的很清楚。。现在我在网上找了下:
标题:测试探究SSD ...
电子设备,太拼 RP 和 运气了,各安天命了,这个盘4年质保貌似。
huashengcai 发表于 2012-7-27 2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600多的威刚不行么
那个用的上代主控,评测下来,和这个有差距,价格贵了34块,就选了这个。
biwin貌似是给国外一个大厂代工 U盘 和 SSD 的。
1448441 发表于 2012-7-26 15: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米不动SSD。。要是我选择的话还是倾向于双硬盘上RAID0
笔记本哦,未来笔记本估计都是SSD 了。
现在超极本已经普及 SSD 了。
不错,学习了 darkwind 发表于 2012-7-28 12: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 换句话说。。。
西数和希捷家用都是保两年,而你的保4年,你觉得那个厂家比较有诚意?
运气肯定是存 ...
固件门遇到过好几次,C1那个我专门刻录光盘,刷了公司好多电脑,那一批都有点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