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啊 三防相机评测啊
本帖最后由 aqua888 于 2012-7-21 10:44 编辑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e220e34edb052aa85a2c204f92f9a77.jpg
年度最受期待的夏日特企终于出炉了!要凑齐这六款最新的防水耐候相机可真不容易,因为暑假到了嘛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51.gif!这些相机可都是厂商力推的机种,且集评的数量也从去年的四台增加至六台。这回01的网友们不仅可以看到麻豆在室内、户外及海边的拍摄效果,为了提升测试的可看性,我们还带了这六款防水相机到外海去浮潜唷;还在苦恼不知该下手哪台防水相机的网友,绝对不能错过小编今年为大家精心安排的夏日特企。去年同类型的企划曾获得许多读者的支持,让小编感到相当欣慰,毕竟付出还是希望能受到大家的肯定;也因为如此今年能否突破过去的成绩,也要看网友赏不赏脸了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52.gif,从去年的文章回应中获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但实际拍摄时却还是会出现一些盲点;要到事后挑图、撰稿时才会发现,有时真会怀疑自己脑容量是不是不足了。
其实防水耐候型的数码相机可以说是近几年才兴起的3C产品,因为过去数码相机刚起步时不仅单价高,功能也是乏善可陈,更别说是生活防水或是全天候防水的DC了;这类特殊规格的相机只求拍得到就好,根本无法要求成像品质,所以当时的防水底片机才会异军突起,一台千元不到又能上山下海,比较麻烦的就是需要冲洗底片而已,但却可以省下不少银子,所以在那个时期还获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记录海边或水下短暂的欢乐时间,这点小钱大家都还挺舍得花的。当年的数码防水相机不仅仅拍摄效果不讨喜,更让人在意的还有外型与体积的部份,直到这两、三年各相机品牌才将这类拥有特殊作业能力的相机改头换面,让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使用时也不会感到突兀。以下就先为大家介绍这六款防水耐候DC的主要规格与特性吧!(以下的介绍&图片以品牌英文字母顺序排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6c8e37d55b6381137938fc2d9a1dc9c4.jpg
相机由左至右分别为:FUJIFILM FINEPIX XP50、OLYMPUS Tough TG-1、SONY Cyber-shot DSC-TX20、Canon PowerShot D20、NIKON COOLPIX AW100、PENTAX Optio WG-2 GPS。
1. Canon PowerShot D20:Canon自2009推出首款防水耐候机D10之后,已沉寂近三年的时间,今年第一季终于在CP+会场见到后代机D20的本尊,外型与内在规格都有大幅的进化;搭载1/2.3吋的BSI CMOS(背照式感光元件),并加入HS SYSTEM的技术,可记录1210万划素的静态影像及1920 x 1080 24fps的高画质影片,可惜的是影像处理引擎还是维持旧型的DIGIC 4。等效焦长28-140mm(支援IS光学防手震)、最大光圈F/3.9(W)-F/4.8(T),内建的GPS功能除了可以记录经纬度之外,还可以用来记录移动的轨迹路线。耐候规格支援到水下10公尺作业、IP6X防尘与负零下十度C的耐寒能力、另外还有1.5公尺的耐冲击特性。
2. FUJIFILM FINEPIX XP50:XP50与去年也曾加入的XP30最大的不同应该就是感光元件的用料,让CMOS来取代传统的CCD,CMOS尺寸维持在1/2.3吋有效划素则略升至1440万,并可录制1920 x 1080 30fps的高画质影片;等效焦长28-140mm(支援CMOS防手震)、最大光圈F/3.9(W)-F/4.9(T),可惜未内建GPS功能。可在水下五公尺的环境作业、另外还有零下负十度C的耐寒能力、1.5公尺高的防撞特性以及基本的防尘能力。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774c1f9b511691ac71679d6cd93c8a9e.jpg
3. NIKON COOLPIX AW100:AW100早在去年九月就已推出,当时小编也写过独立的评测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连结去看看,也因为是暑假结束才发售,自然也错过了最佳的销售时机,但它的外型及规格都还不错,趁着这次企划让AW100回锅参战,让读者有更多的资讯可以参考。AW100使用1/2.3吋的BSI CMOS,有效划素来到1600万,等效焦长为28-140mm(支援VR光学防手震)、最大光圈F/3.9(W)-F/4.8(T),可录制1920 x 1080 30fps的高画质影片,支援A-GPS与轨迹记录功能,也因为这功能吸引不少自行车客购买。而它最重要的防水能力来到水下10公尺、能抵抗零下负十度C的低温、1.5公尺的耐冲击与IP6X的防尘能力。
4. OLYMPUS Tough TG-1:TG-1的规格可以说是历年来防水相机之最,其实OLYMPUS与PENTAX可说是最早研发防水耐候型DC的厂商,从外型不断的改良到后来广角镜头的加入,也让消费者慢慢接受这类相机。但TG-1做了一项创举,在同类型DC最大光圈都还停留在F/3.5时,TG-1提供F/2.0的大光圈让消费者选择,并使用1200万划素的BSI CMOS,等效焦长从25-100mm(支援DUAL IS双重防手震),最望远端100mm时最大光圈还是可维持在F/4.9,亦可录制1920 x 1080 30fps的高画质影片;功能齐备的TG-1另外还支援GPS与电子罗盘,每张照片都可以详细记录经纬度及方位,并可储存你行经的路线。TG-1不仅在镜头规格上有所突破,耐候的功能也更加强悍,可于水下12公尺的环境下作业、两公尺防摔、100公斤抗压、零下负十度C耐寒及IP6X防尘能力。
5. PENTAX Optio WG-2 GPS:PENTAX在防水相机这领域中也称得上是老资格了,他们家最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防水相机就属Optio 33WR,因为它方方正正的外型实在很有趣,目前还在消费者手中服役的应该也不在少数。而最新款的WG-2 GPS与前代最大的改变就是以BSI CMOS来取代过去的CCD,有效划素提升至1600万,等效焦长28-140mm、最大光圈F/3.9(W)-F/5.5(T),望远端的光圈明显比其他五款防水DC要小,可录制1920 x 1080 30fps的高画质影片;WG-2 GPS就跟型号上描述的一样,具备经纬度的记录能力(以下直接简称WG-2),同时也可以储存移动轨迹。耐候能力在六款相机中也称得上出色,可于水下12公尺深的环境作业、另外还具备1.5公尺防摔、零下负十度C抗寒、IP6X的防尘能力。
6. SONY Cyber-shot DSC-TX20:从TX5、TX10到最新款TX20,一直维持着卡片机的模样,也是防水相机中罕见使用滑盖机构的机种,时尚轻薄的形象很难把它跟“防水耐候”联想在一起。搭载1620万划素的“Exmor R”CMOS,镜头等效焦长为25-100mm(支援光学防手震),最大光圈F/3.5(W)-F/4.6(T);可录制1920 x 1080 60i 24Mbps的高画质影片,维持电容触控的操作方式,就连耐候的规格也与前代一模一样。可于水下五公尺的环境作业、兼具1.5公尺防震与零下负十度C的抗寒能力,防尘规格来到IP5X。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4c10c9471bcd95d530a96b1c1b9ee0f.jpg
看完这六台防水DC的介绍后,大家对他们应该多少有一些概念了吧!各家在1/2.3吋的感光元件上几乎都改用了噪声较低的背照式感光元件,且至少都支援28mm的广角与FULL HD的影片录制能力,防水规格最基本也有水下五公尺作业的实力、抗寒能力几乎都在零下负十度C、耐冲击的规格也在1.5公尺以上。大家在意的不仅是水上的人像拍摄效果,更重要的还有水下或海面下的拍照画质是否够清晰,或是操作时会遇到哪些状况。而担任本次企划的人像麻豆就是活跃于外拍界的“小雪”,喜爱她的粉丝们千万不要错过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51.gif(记得要帮忙转贴文章唷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45.gif)。先说明一下本篇企划拍摄方式好了,因为防水相机的手动功能本来就有限,为了节省设定的时间,我只分为水上人像用“自动模式”、及水下拍摄用“水底模式”这两种,其实这也挺符合一般使用者的拍摄习惯,到海边玩就是要轻松嘛!岸上拍一拍就可以往海里冲了,交给“自动模式”的话也可以测试相机本身聪不聪明。
Part 1【户外人像】
离台北市最近的海域我想就非“三芝浅水湾”莫属吧!虽然还有个淡水沙仑可以选,但那边比较适合纯戏水,要有地方稍作休息或是用餐的话,浅水湾还是首选。拍摄当天的阳光超级毒辣,且为了占到比较好的座位我们也特地赶在开店前报到,好险我们就是第一组客人;因为光线太强,若直接在海边拍摄的话,这些防水相机一定承受不了烈日的考验,肤色的高光很容易就会爆掉,所以在下午两点之前我还是让MD在室内或是户外有遮蔽的环境下拍摄,不然她还没中暑我应该也烤焦了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7.gif。
第1组测试我将小雪带到户外有洋伞遮蔽的环境,这时的色温约在5400K左右,表现比较突出的应该是D20;测光准确人脸侦测的速度也算快,肤色倾向C家一贯的红润。这环境的光线相当充足,但XP50前后共拍了四张,最后回来挑图时却发现焦点似乎都有跑到后面的迹象,对焦能力有待加强。TG-1的拍摄结果可以看得出来机身有刻意修正日光的色温,虽然肤色较为白皙,但与其它五张照片放一起比较,就能感觉到TG-1不同的地方。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67a738eb516bcda65b5c47b197d1e5d.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200s、ISO 2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c67960e7b15a79d0700bb8727f4ad17.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3.9、1/34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cc1a9b206a93846fb46e19d969ac2830.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32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038f86eb9a29e52a48d76ec7178939f.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1/64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34f559551bd7c31b4e8dcf5fda45da7.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3.5、1/32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a0fe35c92104655bb7524eff71ca9d1.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3.5、1/400s、ISO 125。【检视大图】
Part 2【室内钨丝灯光源】
第2组我们将场景移回到室内,这时餐厅的人造光是色温约4500K的钨丝灯泡,拍侧时我都是以中央区域进行脸部测光,反正就是全自动,我主要的工作就是引导MD看镜头、构图还有按快门;而这组照片最让人印象深刻就是TG-1的表现,WG-2及TX20的测光则太过保守,明显比另外四张拍摄样本要来得暗。WG-2因为只支援电子防手震,所以在快门稍低时,看大图即能发现它的锐利度略逊于其它五款相机,应该有出现微手震。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651e53579d85b065cc159a5447d1c851.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50s、ISO 8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f418c4e8121dbd1c3c949675d2d9990.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4.4、1/25s、ISO 4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c585b136e03aa29680e6708812ec848.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4、1/30s、ISO 4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5be52c0ce81e930e95023fb4fa99667.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9、1/40s、ISO 4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71251f9d1f0ac7716921c1d2ed6c0e3a.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4.2、1/50s、ISO 8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59690987948e0fe2c11350cbc76b622.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4、1/50s、ISO 640。【检视大图】
Part 3【户外人像】
中午太阳依然高高挂,收工回家看新闻才知道当天北部的气温居然飙破了36°C,话说7/10更突破了38°C,请问各地有默默在进行高温竞赛吗?怎么一天比一天还要热;也因为拍摄当天热得不像话,就请小雪赶紧换上清凉的比基尼囉,不然她等会儿热晕了该怎么办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8.gif。有了自然光的加持,就算是自动模式依然能有不错的表现,而TX20此时的测光模式还是趋于保守;TG-1的肤色居然还比D20要来得红润,建议也可点击大图检视它的锐利度,光线充足下的表现真是不错。D20及WG-2肤色偏向白皙,只是D20更多了一些暖色;XP50与AW100的调性则比较接近。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c1bcc2a07ee2c9455326b4b241eec76b.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125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be9c63a0a0459517ce8a2b9df8a211b.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3.9、1/14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64068c0dc359707dd2f0060d1130a61b.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16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4708a6b873cd9d514ee855a95b7fd867.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1/4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50fc56cba5d1931b2c1cfdf7e34bff18.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3.5、1/2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64534d4326b9fbff14a6183a031fa46.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3.5、1/200s、ISO 125。【检视大图】
Part 4【户外人像】
逃出了闷热的电话亭,我们将场景移到一旁的吧台区,上方有穿过天幕的自然光,所以光线看起来很柔和,就算没有用内闪补光,脸上的反差也不会太大。拍摄时每台相机在每个场景我都会拍个三~五张,事后再进行挑图的动作,一来是提高拍摄的成功率、二来是确认该部相机在该环境下的表现是否真是如此,因为测光的位置稍有偏差也会影响最终的成像;唯一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多拍几张,不要一张定生死,这样的结果应该也会比较客观。TG-1的效果看起来还是最出色,另外我发现到TG-1对红色似乎特别的敏感,从小雪身后红色电话亭的便能察觉出来,TG-1该张照片的电话亭颜色确实比较浓。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428f8df4b08e4af06168672cb9b9af8.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250s、ISO 2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39e1cce0ebb06a2dbbb4d62b87c2f5f.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3.9、1/21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caac59547589e089dc2a741065a3ce5.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25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726ea088ec617fad78097da6eeb1b815.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1/5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ec71ead91e9fec50558b11ec08df93c.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3.5、1/25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90f3d18cd05cebf3d2f37d8534e8462.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3.5、1/250s、ISO 125。【检视大图】
Part 5【人像+食物】
午餐时间到了!这份燻鸡三明治在开动前还是得入镜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16.gif,六台相机的测光位置我一样是放在小雪的脸上,画面右边有自然的窗光进来,所以光线十分充足。人像表现来到第五组了,其实表现都不会差太多,D20和TG-1还是占了上风,但D20看起来更讨喜;除了肤色诠释到味之外,桌上的食物看起来也很可口,曝光与色调都控制得宜,用自动拍摄模式能维持那么稳定的表现实在是不容易,相较于D20来看TG-1的颜色确实淡了一些。另外我发现WG-2跟TX20的曝光条件几乎相同,且TX20的快门速度还较WG-2慢1/3级,但整体看来TX20的照片却是偏暗,这与常理似乎不符;各位再回头看第三、四组的实拍比较更能验证这个情形,在曝光条件完全相同时,TX20的亮度确实是比较暗。因自动模式下可设定的参数有限,建议已入手TX20的朋友可多利用P模式来提升曝光补偿。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c4c0c1c1aa3e13cc146e290021aa910.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50s、ISO 2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c86d445ec73c0069e9d70cf2cac86365.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3.9、1/5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71c4856ce8ed430cdfb92d359a5f62eb.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5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95fe48e69384081faaaa65c22477bf4.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1/1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f0e9fd1ea900950fe84ca8eaf508ef5.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3.5、1/8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d1793749af179ae9fe52f17f8e73b66d.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3.5、1/60s、ISO 125。【检视大图】
Part 6【逆光人像+内闪补光】
不知道现在大家的对DC内闪的认知有没有改变,以前我对数码相机一知半解的时候,总以为只有在光线不足时或是夜晚时才用得到闪灯,在接触单眼相机并使用过外闪之后,对DC内闪的用法也不再那么狭隘;出力那么小的内闪在晚上甚至没有白天那么好用!除非你的相机有支援慢速闪灯的功能,不然夜间补光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在海边最常遇到就是强光攻击,要同时把人跟蓝天白云拍清楚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顺光的话人脸会容易过曝、逆光又容易拍成剪影或是让天空死白;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强制启用你DC的内闪功能,测光位置一样在MD的脸上,并且与MD保持适当的距离,光线才不会太死硬。从以下的拍摄样本可以看出,只有D20、TG-1、TX20的表现最为自然,肤色依然维持红润的暖色调,而且还带有眼神光;其中TX20的内闪真的很聪明,看起来就像是自然光一般,让小雪看起来还是有夏天的朝气。至于受到内闪影响而使色温偏移较多的则是AW100与WG-2,光比较小雪的肤色就知道了,正常是暖调若偏移的话会呈现冷调。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7930069c16639be8b7be34e387490aa.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400s、ISO 10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0b518a4d5c2bdcb801e83893ecb0a10.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6.2、1/300s、ISO 10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9d438c560181f6014b4a9db3d4ef7a7.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800s、ISO 125、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4ae27f493385e0aee5fcedb300cbf19.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5.6、1/160s、ISO 10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6be6636a0a2329cb711f361a97e98030.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4.2、1/500s、ISO 125、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96051340010fba276b7df41a2b0e44c.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4.5、1/500s、ISO 125、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Part 7【海边人像+内闪补光】
这时大约下午两点左右,虽然海边的光线还是很强,但太阳在画面的左上方,也可以说是处于斜逆光的位置,若直接用自动模式对脸部测光进行拍摄的话,小雪身后天空过曝的可能性会大为提升,所以这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内闪补光了。我跟小雪一样都是趴在沙滩上,焦段均维持在最广角端,但我可以尽情的拍摄且无需担心海水会喷上来,因为我拿的这六台都是防水相机;在海边搭配内闪来拍摄,很容易就能取得满意的照片,因为曝光正确加上脸部受光平均,若再后制微调一下,更有划龙点睛的效果。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90f71295875820ef80d4ca830ca3611.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8、1/250s、ISO 10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7032aa0590ad5d954c46ff7633414ba.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6.2、1/600s、ISO 10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f6e886da24fe0c2f1ee6c93f8415883.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1250s、ISO 125、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dca031ff9adbae6e58148d3aa98a6e1.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8、1/100s、ISO 25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3de8b4f9a9c72324ce64f8cfb98f5f6.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4.2、1/800s、ISO 125、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831bb5410a076024cd6eed7a4f70bf2.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6.3、1/500s、ISO 125、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Part 8【海边人像+连拍】
夏季在海边要等到太阳完全没入海平面线底下大概要七点左右吧!所以四、五点的时候光线还是很充足,待小雪换上第二套比基尼之后,接着我们就继续进行下个主题的拍摄。过去跟朋友到海边玩,一定会有互相泼水、把人丢进海里或是抓去喂鲨鱼的情形...(大误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39.gif),反正就是打水仗啦!但要怎么捕捉这有趣的瞬间呢?靠一般的DC肯定办不到,就算是机皇等级的DSLR我就不信你敢让海水直接喷,这时还是得乖乖靠这种防水相机来作业,让专业的来还是比较妥当。
D20的连拍功能最让我印象深刻,虽然它每秒只能拍摄1.9张的照片,但只要你快门按着不放,D20就可以拍到记忆卡满载为止,且每张照片都是最高划素;所以用D20拍这类题材很容易就能挑到满意的照片,成功率也比较高。其它几款相机虽然也有内建连拍功能,但拍完后都需要时间缓冲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拍摄,且有张数上的限制,像TX20一秒内可连拍十张全尺寸影像的功能也不例外,拍完就是需要几秒的时间进行存盘的动作。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d4e1029b3663427189a589a59fdc8fd.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64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4142474d190344678b605c0030b2001.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6.2、1/6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d1863ae7f87b22ae52d3d7bb5cd0714.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125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d15efba7ffd6202702178ddf3bb1cf01.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8、1/125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27d22e9c614ee310c41fa3e50776839.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4.2、1/10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41196561492c1b6af16fb09bd47c7bc.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4.5、1/1000s、ISO 125。【检视大图】
Part 9【海中人像+连拍】
因为小雪不谙水性,对大海也有些抗拒,加上这天从下午三点就开始退潮,要拍小雪在海中的模样得走到距离岸边2、30公尺以外的海域才有办法勉强让小雪的半身浸入海面,也因为一直退潮的缘故,海浪会一直牵引小雪的下半身,常常拍到一半她都会跌得东倒西歪,但跌到海中镜头不就湿了吗?过去也曾担心这样会不会影响画质;但我发现自己多虑了,因为这些镜头的外层玻璃都有特殊镀膜加持过,水份不容易残留在镜头表面,且抗刮的程度也比一般DC要强上许多,就算沾到海水干掉后出现结晶的话,再放进海水清洗一下马上又可以拍了,没啥好担心的。XP50和TG-1在这组场景的色调我比较喜欢,而D20与TX20的肤色感觉比较健康,至于WG-2只要有用内闪补光,颜色总会变得怪怪的,我想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拍人像时不要搭配内闪吧!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cecbc6035bc88dd8c5190adcde9ef059.jpg
▲【Canon D20】自动模式、F/8、1/8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a46ed9e374d21a1e197cb5ab79ccc16.jpg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6.2、1/13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c8c5445073d31f65078d7e9511be00f.jpg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10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586f226b6609e70a215a9cae79296708.jpg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8、1/32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5ae8a3349b3487bed8f6929fccac451f.jpg
▲【PENTAX WG-2】自动模式、F/4.2、1/15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551f4bd284898bc602ca891e860a152b.jpg
▲【SONY TX20】自动模式、F/4.5、1/640s、ISO 125【检视大图】
Part 10【海边日落+人像补光】
相信很多读者都曾在海边玩过人像压光的技法,DSLR加上出力足够的外接式闪灯拍出来的效果会比DC好上许多,但DC也有DC的玩法啦!也因为出力受限大概只称得上是补光,且这类DC鲜少有内建曝光锁定的功能,拍摄前可先请MD在顺光方向好让你测光并对焦,测光记得要选亮部,因为这等于是要去模拟背景的曝光值,然后再重新进行构图的动作;反正1/2.3吋感光元件的片幅小,跑焦的机率并不大,当MD回到正确方向时,就可以用内闪补光并按下快门了,手法看似粗糙,但用在功能阳春的DC上,我觉得不失为一个办法。
因内闪的出力有限,若拍全身的话补光效果会明显不足,所以我就干脆以广角端来拍摄小雪的半身,因此相机可以更靠近MD,内闪也比较能有所发挥。看完拍摄结果我个人觉得D20与TX20的表现都不错,特别是TX20的“光质”真的不像是一般内闪,不会过于死硬,落在皮肤上相当的柔和,白平衡也很聪明,我想这就是TX20最大的优势。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1f51494ee77033d17b2d831831caece.jpg
检视照片的EXIF资讯
▲【Canon D20】自动模式、F/3.9、1/640s、ISO 100、强制闪灯。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dd4fea4ae2bf8e4e30a8ef6128783b8.jpg
检视照片的EXIF资讯
▲【FUJIFILM XP50】自动模式、F/6.2、1/1000s、ISO 100、强制闪灯。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364fc9389eb72577a84b7d2a0a5b890.jpg
检视照片的EXIF资讯
▲【NIKON AW100】自动模式、F/3.9、1/1000s、ISO 125、强制闪灯。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4e07fb509f896b33db01737ad9b765e9.jpg
检视照片的EXIF资讯
▲【OLYMPUS TG-1】自动模式、F/2.8、1/640s、ISO 100、强制闪灯。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69c6261fd0d7ad805681c8487bf8c34.jpg
检视照片的EXIF资讯
▲【PENTAX WG-2】自动模式、F/4.2、1/500s、ISO 125、强制闪灯。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6f41a376687b1a55b4f9f81fca38c8c.jpg
检视照片的EXIF资讯
▲【SONY TX20】自动模式、F/4.5、1/640s、ISO 125、强制闪灯。
你们以为看完比基尼**就可以打卡下班了吗?防水相机不下水去拍是要怎么给各位交代呢?在拍完海边人像的隔天,我跟ki_min一早就杀去东北角龙洞湾,因为我对这水下活动不是很熟悉,也是上网做了些功课才找到了适合的浮潜地点。在租借浮潜器具并着装完成后差不多就接近11点了,此时的水位还不是最满,深度大约在2.5公尺左右;也因为我们没有专业的潜水执照,所以也只能在浮潜区活动,且当天的浪还满大的,就算有呼吸管还是满容易喝到海水的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22.gif,回想起来我上一次浮潜好像是专科的毕业旅行,转眼间十几年就过去了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40.gif。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d2f1a1213f69a4f558772694a88795e.jpg
因为浮潜区的水位不是很够,且水质不可能像澎湖或绿岛那样的清澈,这是让我觉得比较可惜的部份,有了这次经验后发现浮潜真是满有趣的,若能考个潜水执照的话,明年说不定就可以到更深的地方拍水下照片囉。但这次企划发生了一件惨剧,好不容易结束浮潜行程打道回府之后,想说先来备份今天的照片好了,没想到就在读取TX20的记忆卡时,发现这张记忆卡完完全全无法被读取,再重新插回TX20时也显示记忆卡错误,也就是说这张记忆卡宣判死亡...同时我当天水下拍的所有照片也跟着消失了...但插入别张记忆卡又可以正常存取,连救援软件也拿它没辄,因为电脑连记忆卡都抓不到。隔天我只好赶紧再找个地点补拍TX20的水下照片,小编尽力了...请网友多包涵...人算不如天算啊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4.gif。
Part 11【水下近拍:海星】
当时有位大哥跟我们说这只海星的正确名称,但我熊熊给他忘记了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18.gif,我只记得这只海星的活动区域都在深海,要在浅海看见这类的海星并不容易,也因为有这么难得的机会让我可以摸到活海星,软软的触感相当新奇。接着我就将牠放在水下的礁石以利拍摄,但没想到牠三不五时都会偷偷地移动身躯,所以我每拍完一台相机都得重新再帮牠摆好POSE;而这六款相机当中D20拍出来的颜色最讨喜,锐利度与影像的鲜明度都够,建议都可以点击大图来检视细节。小编实在是找不到同样的活海星来给TX20补拍,只好找派大星来顶着先,不过拍摄环境确实是在水里没错,因为是在人造池里面拍摄,所以画质看起来会比海水清晰不少。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b0cac776efdf305ce523e26c990df29.jpg
▲【Canon D20】水下模式、F/3.9、1/250s、ISO 16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9ae33cc8df6a3bd9f3c3aa6724727426.jpg
▲【FUJIFILM XP50】水下模式、F/3.9、1/18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30d64237d49c1ce0f8f5c39206f9a89.jpg
▲【NIKON AW100】水下模式、F/3.9、1/32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91fa6d1cad06a240de4a16c9d0ef99ac.jpg
▲【OLYMPUS TG-1】水下模式、F/6.3、1/200s、ISO 25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8f057ba314813791be0f3fb371f2e89.jpg
▲【PENTAX WG-2】水下模式、F/4.2、1/2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f0dbdc90ffd1ab98d920cc89c64cff5c.jpg
▲【SONY TX20】水下模式、F/3.5、1/30s、ISO 160【检视大图】
Part 12【水下影片:海星】
接着是六台防水相机在水下所拍摄的影片,我有用TX20拍派大星在水里的样子啦...但PO上来的话网友应该会翻桌,所以我改放另外一段水下影片让各位参考,可以看到TX20的影片中有一只水晶虾在水植物上面持续移动。另外五部相机的影片色调跟照片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就影片的色调来说D20依然有压倒性的胜利,且影片画质也很锐利,其次是AW100、XP50及WG-2,至于TG-1虽然拍照效果不错,但水中影片所呈现的颜色会偏冷,比较接近肉眼所见,有探索频道的FU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7.gif,喜欢与否就见仁见智囉。
▲【Canon D2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24fps。
▲【FUJIFILM XP5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NIKON AW10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OLYMPUS TG-1】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PENTAX WG-2】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SONY TX2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60i 24Mbps。
Part 13【水下拍摄:礁岩、鱼群】
严格说起来浮潜区的水下生态还挺贫瘠的,除了小鱼及海草之外见不着其它的水中生物,像我期待的活珊瑚或是海葵都不见踪迹,可能真要在深潜区才看得到吧!没能拍到那些丰富的海底生态我自己觉得挺可惜的,毕竟都大老远跑来了,却没能带给读者更丰富的水下表现。以下这些照片都可说是万中选一,因为这些鱼儿可不像陆地上的动物会乖乖不动让你拍,大部分都是要碰运气才有机会拍到满意的照片,因为鱼会游来游去...加上海中也会有水流也会不断改变你身体的姿势,根本就没办法稳定的按下快门。
好在拍摄当天的太阳够大,光线充足顺势让快门速度也充裕,比较容易凝结鱼儿的动作。取景的内容几乎都包含礁岩及鱼群,让网友可以借由大图看清楚水下的拍摄效果,喜爱水下摄影的潜水客也可以参考看看;也因为在水下的缘故,无法维持同样的取景角度,且每个水域的水质与光线也会有所差异,小编已尽可能的从几十张照片中挑出较清晰的样本了;另外TX20是拍摄水族箱水面下的造景,加上水族箱上头有足够的人造光源,所以画质看起来会比在海水中拍摄要锐利且清楚。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a39079094c5114535df05f2648e1ebc.jpg
▲【Canon D20】水下模式、F/3.9、1/25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00945a8c2546c3c9a217181f46d6dfe.jpg
▲【FUJIFILM XP50】水下模式、F/3.9、1/28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6f9d9da78819028ae1d7c99008fc5b8.jpg
▲【NIKON AW100】水下模式、F/3.9、1/4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48fae33c1eefd6df87b6e4d0aeae6e68.jpg
▲【OLYMPUS TG-1】水下模式、F/5、1/5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d4061d2f8ab79d23c730e51a07277ab9.jpg
▲【PENTAX WG-2】水下模式、F/4.2、1/32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63e1a0ec75511aa9520cc40c870e70a6.jpg
▲【SONY TX20】水下模式、F/4、1/80s、ISO 500【检视大图】
Part 14【水下影片:礁岩、鱼群】
借由以下的影片,各位应该更能体会各台防水相机在水中的能耐,毕竟拍照的成功率没那么高,借由FULL HD的影片来记录这些画面我觉得还比较实际,至少还能利用影片撷取1920x1080的静态照片,要洗出6"x4"的照片也够用了。观看影片时要请各位有心理准备,因为在水里的缘故加上我又一直在搜寻鱼群的踪迹,所以画面多少都会有摇动的情形,请各位见谅。
▲【Canon D2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24fps。
▲【FUJIFILM XP5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NIKON AW10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OLYMPUS TG-1】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PENTAX WG-2】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30fps。
▲【SONY TX20】水下录影模式 / FULL HD:1920 x 1080 60i 24Mbps
Part 15【水下拍摄:抓拍鱼群】
其实海中的鱼儿比我想像中还要怕人类,只要稍微靠近牠们,一溜烟就消失在眼前了;后来想说用望远端偷**牠们总可以了吧...但我发现光圈缩小后,快门速度也会跟着降低,根本没办法凝结鱼儿的动作,且用“水下模式”拍摄根本没有手动功能可言,没办法自订感光度与快门速度。难怪有许多专业的水底摄影师,到后来都是直接买DSLR的水底套件来作业,用一般防水DC来拍确实是满辛苦的,不然就是要很了解海底生态或是生物的习性,拍摄的成功率才会比较高。
好在ki_min从好心人那边得到了一块土司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16.gif,我们就借由这块土司引诱鱼群过来,当ki_min把土司分散出去的瞬间,突然有3D食人鱼的Fu...因为上百条的大鱼小鱼瞬间就往自己靠过来,然后分食著那些土司屑,动作之快一眨眼就结束了;有好几次当我对焦完成后,鱼儿早就各奔东西了,当下真的很想撒网捕鱼...看你们能跑到哪里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34.gif!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用广角端顺着鱼儿较多的方向连续按快门,根本没有时间盯着萤幕看,反正就是拍到土司被吃光为止。回家挑图时还挺顺利的,因为10张有9张根本没对到焦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4.gif,看来以后还是先考个潜水执照再去拍珊瑚或海葵好了,至少珊瑚不会乱跑...最后TX20补拍的照片一样是在水下,不过是在水族箱内,但因为水族箱的空间有限,这些鱼再怎么游还是在固定范围内,拍摄成功率也比较高。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03357dd38235c337fad30fe0e2ac3b9.jpg
▲【Canon D20】水下模式、F/3.9、1/250s、ISO 2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31f7f2f12518c8059dbfd1138f10b3d.jpg
▲【FUJIFILM XP50】水下模式、F/3.9、1/300s、ISO 100。【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c7323f8918a5c168894233a2f3d740a.jpg
▲【NIKON AW100】水下模式、F/3.9、1/25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54cee6a9abfcc70936f5d62cd1123e1.jpg
▲【OLYMPUS TG-1】水下模式、F/2.8、1/500s、ISO 100、强制闪灯。【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055a0f624a4a8c211b55b6af36a57f6.jpg
▲【PENTAX WG-2】水下模式、F/4.2、1/200s、ISO 125。【检视大图】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4244b1ce62d76f96239353ae70601fe.jpg
▲【SONY TX20】水下模式、F/4、1/80s、ISO 800。【检视大图】
【六款防水相机的拍摄感受与总结】
本次的企划内容分为两大类,分别是海边的人像表现与海中的实战,先从人像的表现说起好了,从室内拍到户外最后再拉到海边挑战防水效果,在室内D20与TG-1能充分让肤色显得粉嫩及红润,但D20的色调较浓所以当食物也入镜时,看起来也会比较可口;虽然TG-1的色彩看起来没那么浓,却可以让人像照显得较白皙;TX20的曝光参数就算与别台相机相同,但照片看起来就像是曝光不足,距离正常曝光大概有1/3~2/3EV,在室内拍摄差异会比较明显,其它三台防水相机在这时的表现则属中规中矩。当移到户外及海边拍摄时,为了让背景或著是天空获得正确曝光,所以我都有用内闪对人像进行补光,其实AUTO模式加内闪,很容易就能看出相机本身够不够聪明,而在比较五组拍摄样本之后我对TX20的补光效果十分满意,因为胜负实在太明显了,不仅自然原有的环境光也不会受到影响。
若你对连拍有重度需求的话,我建议可以选D20或是TX20,D20虽然只有每秒1.9张的连拍速度,但只要快门不放它就可以不停拍下去直到记忆卡空间耗尽,且是张张全尺寸的照片;TX20则是比较适合用来记录瞬间的动作,因为它有每秒十连拍的实力,只是拍完后它需要3-5秒的储存时间。室内拍摄人像的话D20跟TG-1应该是平分秋色;若在户外或海边有开启内闪补光时,TX20的实力才会被发挥出来,而且还可以利用iSCN+的功能,可同时拍下并储存内闪补光及闪灯关闭的两张照片,其次效果较好的才是D20与TG-1;至于WG-2只要在逆光利用内闪补光时,色温都会偏蓝或偏紫,与其它五台防水相机差异比较大。
浮潜拍摄才能亲身体会潜水客或是喜爱水中摄影的朋友,他们的“需求”或是在意的“点”有哪些!首先我要说的是握感,因为我同时把六台相机带入海中,除了右手会拿一台作业之外,其余五台我都是放在网子内并挂在脖子上再以左手来固定网子口,所以在海中我都是以单手在拍照或是录影,也因为如此我更能体会这六台相机在水下的握池稳定度是如何。这时体积越大或是越肥的机身就比较吃香了,且塑胶外壳的握感在水中明显会比金属外壳要来得好,最符合这两点的防水相机就非D20莫属了,加上这六台防水相机中,只有它在机背设置了大面积的止滑块,当我在海中游动或是大浪攻击手中的D20时,我依然可以非常稳固的握着它,完全不会受到影响。其它几款防水相机虽然有类似的设计,但面积不是过小就是效果不彰,像TG-1虽然有做实体的止滑块,可是跟录影键太过接近,也容易会发生误触的情形;SONY卡片机的外型在生活随拍时虽然很方便,但在水中就不是那么好用了,机身过薄加上金属外壳,下水后的握感并不理想。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0215fbeaddca82db5a8aa9332d866cb.jpg
除了握感之外,水下的作业的流畅度与反应也是很重要的,六台防水相机中只有AW100与WG-2的快门键表面有经过特殊的防滑处理,因此使用者可以更稳定的按下快门;但WG-2需录影的话要特别切换到影片模式,并不像其它五款防水相机具备独立录影键,这点十分的可惜。XP50与TX20的变焦杆结构并无针对水下作业特别作加强,使用的是传统的单杆变焦,因此水下操作会显得不够顺手,不像其它四款相机的变焦杆是左右独立出来的。水下环境不比陆地,取景或是检视照片时都得倚赖机身唯一的液晶萤幕,其中TX20的三吋92.1万点电容触控萤幕绝对是防水相机界的翘楚,但下水之后这片萤幕的触控功能会被强制关闭(虚拟按键会自动消失),也就是说使用者只能控制电源键、快门键、播放键及录影键,想要改变任何功能只能浮出水面甩干萤幕上的水才可以再此使用触控功能,如果没甩干的话触控功能会很顿,因为它是采用静电的感应方式,与电阻萤幕使用的压力感应不同。
而TG-1的萤幕规格也不错,有三吋61万点且使用的是OLED萤幕,所以发色很艳丽,但放电脑萤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其中萤幕规格最差的就是XP50,只有2.7吋23万点,很难从这样的萤幕去Check拍出来的照片究竟能不能用,但它的价格是这六台相机之中最友善的,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不知道大家在看完水下照片及影片后,最喜欢哪台的拍摄效果呢?或是你比较中意哪台呢?我最后跟各位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好了,若你只是为了出国戏水,平常还是以生活随拍居多的话(陆:90%、水:10%),我会建议入手TX20,因为它够轻、够薄...又好携带。再来是女生使用或拍女生为主用途,加上一年四季都爱往海边跑的话,另外又重视相机质感的话我会推荐TG-1(陆:50%、水:50%),因为TG-1使用金属机身,拍出来的肤色又白皙,加上大光圈的加持,且防水及耐候等级居六机之冠,应该能符合专业用户的期待。最后我想推荐的是陆上、水下拍摄或是录影表现都非常稳定的D20(陆:50%、水:50%),虽然外型看起来圆圆胖胖,但握感也是最棒的,利用AUTO及水下模式很容易就能拍下使用者预期的画面,C家用户等了三年总算没让消费者失望,之后小编也会独立再写一篇D20的报导,届时将会有更深入的介绍。最后要献上就是各位期待的小恶魔福利社,也要特别感谢小雪的热情演出,文末还提供大图让各位下载唷,千万别错过了,希望今年的夏日特企没有让网友们失望,往后我们也会执行更多更丰富的相机企划,也请大家多多支持啦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14.gif!
【小恶魔福利社及桌布下载】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d7b03b094b3f2cdb5cb57f4adabf76cd.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e89f8919e4816e32bbff58ac0a052fd9.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9c492ec151bf67aef1a749107801e3f.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dc1b5ccf0a06faeffae575c1f65c251.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09c504935a08c80b030390cf4affd449.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d69b66ee5ba3fa36fb9d301eb1d8fe72.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aac18ba87f36cd7ef830bcaf4526a4c.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6c6dcf890d10bdc5ddf5161fa3e39f05.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207d45db8ec5e8aaa73ac8fad89353d8.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01cb5501574f8f52cdae0e82b8352b3.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0f089ff5f99d55f300ed6ae0273ab2b.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891bb5a184e6a84aa67a47f2c64d0f5.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415070b1256cf693efc92a07fc7da026.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8544ca31c06ad237a2030dfa45e9c9c.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b08f8cedc7e6f5278ca3323b6ad05bd.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6e2549a36e1d442806959ae2f7b17c7.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15452f06b1bf01263d465c397d88f39.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0c2263323ffa04c14a36b1468a95247.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130723f9e7839164a0fc582fad7c7768.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a1da72a672549e2e7bc213737ac1bbb0.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372f1580270fc336b137e9c7265a45ca.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8a80f6bf051dbb4d83985643371f10bf.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4e814b06d33c92dc19bea7f0b75caf61.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7f0da5233ae15ab062b9a28587afe408.jpg
http://attach.5i01.cn/attach/201207/mobile01-b4f0728daa77bba88c65afceac3b32dd.jpg
附加压缩档: 点击下载大图
最后感谢两位摄影协力:Michael Li与ki_minhttp://attach.5i01.cn/images/smile/61.gif 图变得这么小了 太不给力了 不错 学习 了 AW100都完全不介绍,根本是做佳能的托 我是来看大图的,话说Part 1里第一张的妹纸脸型跟我大学女友很像啊。。。。。。 不错~~~ 早上来看看。。。 做备用机吧… 打酱油误入。。。 {:1_304:} 么看完 连个图都没有,不如放出原链接 真长啊。。。 路过帮顶! 现在除了海鸥4B就是手机了 这么一大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