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1983 发表于 2011-10-5 21:18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1:27

要想远射强,口径大是唯一解决方案,这是可以严格证明的,而又是和小体积矛盾的。

ramboo7 发表于 2011-10-5 21:29

体积小,亮度高,还很聚光的T6手电

有人知道些神器请告诉我

functionfx 发表于 2011-10-5 21:30

云中漫步007 发表于 2011-10-5 21:38

一个矛盾的问题!

oswald 发表于 2011-10-5 21:44

有手電筒用類似SUREFIRE LX2的透鏡又用T6的嗎?

qianyong001 发表于 2011-10-5 21:44

G42很不错嫌贵就选F42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1:53

有手電筒用類似SUREFIRE LX2的透鏡又用T6的嗎?
oswald 发表于 2011-10-5 21:44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透镜不能解决远射的问题。
LX2的透镜原理和反光碗类似。

a26051328 发表于 2011-10-5 21:56

入坛一个多月的我在这明确的 告诉你千万 别把 体积小 和 远射 放到一起说。。。不然 一大片激光扫过来。。。轻者下线,重者断电。。。。。。

不过你这个问题 问的确实有问题。。。体积越大 越聚光。。。 看你是偏向 体积小 还是偏向聚光了。。你可以在你能接受的 体积范围内 选一只相对 聚光的。。。也可以 忽略体积 直接选一聚光的。。。。。自己慢慢挑吧。。。。。

当初 我刚进坛的时候问了个问题是18650小直里 哪支筒子 相对来说聚光好。。。。。惹来大片激光扫射啊。。。。。。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2:06

这种想法不光新手有,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为什么不通过改变反射,折射面的形状,或者多次反射折射,让光变得更汇聚呢? 论坛里面曾经有人自以为搞出了达成类似目标的设计,但当时苦于没有仿真检测。 我在将近一年前也想到一个设计,以为可以让聚光效果大大提高。后来上了仿真才发现没有什么提高,在惊讶之余开始反思原因,后来终于悟出了理论极限公式。这就好比焦耳在尝试各种永动机设计失败后,开始从原理上反思,并得出了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但这个定律并没有严格的理论证明,我比他要进一步。

经过检测发现,现有的反光碗也好,透镜也好,都可以逼近聚光的理论极限,所以几乎不可能提高。

bax78421 发表于 2011-10-5 22:28

这种想法不光新手有,很多人都曾有过类似的想法:为什么不通过改变反射,折射面的形状,或者多次反射折射,让光变得更汇聚呢? 论坛里面曾经有人自以为搞出了达成类似目标的设计,但当时苦于没有仿真检测。 我在将近 ...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2:06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难道筒头40mm以内也做不出像样远射能力的R5手电吗,可是品牌手电里除了极其个别的,有几款像样远射能力的R5中头啊。我现在只求远射较好的品牌R5手电都求不到。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2:32


难道筒头40mm以内也做不出像样远射能力的R5手电吗,可是品牌手电里除了极其个别的,有几款像样远射能力的R5中头啊。我现在只求远射较好的品牌R5手电都求不到。 ...
bax78421 发表于 2011-10-5 22:28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多少cd算是像样呢?

用XML T6,只要功率够,远射并不比R5差,只是光斑更大而已

xd1983 发表于 2011-10-5 22:51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2:54

这个并不是完全不能解决的……俺 是玩望远镜的,对光学的理解并不少,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只是聚光的问题,真想远摄效果好,还有其它问题要解决……TK35就比TD15X远射好,也没大多少 ...
xd1983 发表于 2011-10-5 22:51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物理定律摆在那里,是无可超越的。TK35的反光碗口径还是明显大,远射能力和口径的平方成正比。

bax78421 发表于 2011-10-5 22:55


多少cd算是像样呢?

用XML T6,只要功率够,远射并不比R5差,只是光斑更大而已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2:32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在另一个帖子痛斥品牌手电根本不想在中头手电上下功夫有作为,中头手电从设计上,在不影响整体外观协调美观和小巧的情况提升聚光远射能力是很容易的。他们之所以不那么做,我想是担心和自己的强光远射型大筒形成竞争,影响大筒的销量。品牌手电的中头手电,筒头大多都是直筒型的,如果把筒头的前一两厘米加宽,这样一点不影响美观,相反我倒觉得增加美观,增强整个筒子的协调性。筒头前一两厘米加宽设计就可以放大光杯,当然整个筒长也要加长一点了。下面几款这样设计的手电,整体更显的协调美观,也不失中头的小巧精致。



新天地L2手电,筒头最大直径达到54mm,可是这样设计后反而给人头部太小的感觉

再以RRT21为例,如果头部前一两厘米半径加大2、3mm,整个更美观些了,聚光效果也会好不少。

56255 发表于 2011-10-5 22:56

同意二楼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3:00


我在另一个帖子痛斥品牌手电根本不想在中头手电上下功夫有作为,中头手电从设计上,在不影响整体外观协调美观和小巧的情况提升聚光远射能力是很容易的。他们之所以不那么做,我想是担心和自己的强光远射型大筒形成 ...
bax78421 发表于 2011-10-5 22:55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这么说有一定道理,甚至我的个人喜好也是这样的,不过根据SF公司的调查,直径对便携性的影响比长度更大,哪怕只有短短一截大直径,也是不方便的,而且容易在动作中卡住。另外,更大的反光碗也就意味着更深,所以光把短短一截做粗很多时候不够。

funder 发表于 2011-10-5 23:05

把投射面积最大化的极端设计是平板型手电,这方面最佳的例子是Databank70,XM18也借鉴了这种思路。

bax78421 发表于 2011-10-5 23:17

很欣赏狼眼那款手电的外形设计,虽然筒头最大直径跟C8一样,但整体感官要比C8精致小巧的多,也丝毫没有头大身小的感觉,只可惜是调焦的手电,实在不喜欢凸透镜那种难看的光斑,不知同样外形比例尺寸能否设计出光杯手电

xd1983 发表于 2011-10-6 20:34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体积小,亮度高,还很聚光的T6手电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