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低电流中筒测试 (80%)
本帖最后由 ak47fans 于 2011-9-26 00:39 编辑先锋动力的新筒—雷霆,定位是中价筒,因此在下面会与QW-4比较一下。
筒头 : 表面处理,鈍角都做得不錯,只是与手电平衡的坑位没做好钝角。
筒头—内部
筒身 :
尾盖 : 没有留手绳位,安装手绳后就不能倒立了
尾盖-解拆图 : 这筒是用正向开关的,要先调好光才正式打开,点亮后就不能调光
电路仓 : 这筒有独立电路散热部份,可以帮助散热,看来内部还另有一个铜电路仓来安装LED,如果设计成一体的电路仓(像M11X),就更完美了!
梯形缧旋纹 : 这筒应该就是用风闻已久的梯形缧旋纹,齿纹较少,因此比一般手电上盖方便
本帖最后由 ak47fans 于 2011-9-25 02:37 编辑
这筒无论外型与价钱定位都令人想起QW-4,所以与它比较一下 :
筒头 : 雷霆光杯深度比QW-4深些,所以更偏向聚光
QW-4有效光杯直径更小一些
筒头外型
筒身
电路仓 : 雷霆加大散热面,有效保护电池
尾部缧旋纹
尾盖
本帖最后由 ak47fans 于 2011-9-25 17:43 编辑
除了QW-4外,也同时选了M3X筒作比较
三筒的资料是 :
用开路电压4.17V的锂电测电流是 :
根据商家的资料,雷霆电路应该是恒流板,所以虽然电池端的电流是1.6A,LED端仍然是2A,这部份有待证实.
主要比较中心光斑与泛光范围,明显QW-4泛光最大,而雷霆最小
拍摄资料:
距离: 0.5米
光圈: f8
暴光: 1/200秒
ISO-400
焦距: 27
白平衡:闪灯模式
亮度:高亮
主要比较光斑与泛光范围,明显泛光最大,而最小主要比较一下光斑过度的情况
距离: 1米
光圈: f8
暴光: 1/200秒
ISO-400
焦距: 46
白平衡:闪灯模式
亮度:高亮
一般发烧友才会关心的远射能力,这筒的高亮电流1.6A比较特别,并没有同样电流的XM-L筒,所以只能选接近的电流筒(1.4A)比较,因此并不在同一起跑点比较.
看来远射能力还是可见的.
距离: 60米
光圈: f5.6
暴光: 1/5秒
ISO-1600
焦距: 82
用大路的XM-L 2.8A(M11X,QW-4)与比雷霆高亮较一下差距,使大家不要有过度的期望.
本帖最后由 ak47fans 于 2011-9-26 00:31 编辑
用手上的旧三洋2600mAh电(实测测容量在2400mAh左右),充满后做续航测试。为这测试要改装尾盖,导负极出来,再外接开关,及电流变换器作长时间的电流监察。
实测环境
原测试结果
因为是电压图,要手动把资料输入图表才得出下面的图.
实测续航时间是1小时55分,大致分为5段 :
- 开始26分,估计是恒流段,有恒流电路电压下降,电流上升的情况,温度由29°C上升至48°C.
- 26-55分,电流随着电压下降而慢慢下降,估计是电池的放电平台段,电池端电流在1.5A以上,温度停止上升
- 55-92分,电池端电流在1A以上,温度开始轻微下降
- 92-100分,电池端电流下滑至350mA,温度下滑
- 100-115分,低亮至自动关灯
电路效率:最后拆筒才能测 {:1_246:}占楼 等测试 外观无法接受 是不是因为周末的缘故,晚上可以不用睡觉.{:1_259:}
我还是喜欢品牌筒的螺纹,"粗旷"好进好出.电流方面我装C8 T6也没有超过7135X6颗以上,电流2A左右通光量足够用,散热续航都有保障. 楼主辛苦,期待更详细评测。 这也是最长的,体积上输了 外形无爱 喜欢QW4 顶一下,电路表现确实可以 先占一层,看贴不说话 外表还可以啊!不错的 不错正在观望中外形比较爷们喜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