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eee
发表于 2011-8-24 10:19
是普氧的
zfyfeixiang
发表于 2011-8-24 20:26
本帖最后由 zfyfeixiang 于 2011-8-24 20:34 编辑
桶身上的坐标. . .祁连山的最高点??
wang0218
发表于 2011-8-28 17:22
用处大大的,第一,便于开关,没有战术环的C8很滑,单手不好开,第二,战术环嘛,关键时刻不易被抢夺。要说碍事,就是装自行车夹子上碍点事。
空冷岛岛主 发表于 2011-8-19 11:03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我觉得装自行车夹子上时最重要,没有那个东西,容易在按开关的时候把手电从支架上戳出去,也许我力气太大了。
灯夹合适的话,那东西挺好。
siuba
发表于 2011-8-28 18:13
hth
发表于 2011-8-28 19:36
本帖最后由 hth 于 2011-8-28 19:42 编辑
X记最好的地方就是提供中白和暖白,说实话冷白根本不适合用于户外照明,冷白用在室内还凑合,
室内尘埃灰尘少,室外空气中有很多灰尘尘埃,按白光波长,冷白最短,所以穿透力最差,中白波长比冷白更长,暖白波长比中白更长,所以说室外照明,如果要考虑远射效果,暖白的波长最长,穿透力最强,远射最佳,我喜欢暖白,但是身为F记LD20/E20/E21的粉丝,没有中白和暖白可选,
筒厂出冷白就是为了迎合某些外行筒友盲目追求光通量,实际上F记中白135流明的E21比150流明的
冷白E21,亮度更高,远射更好,建议筒厂多出中白和暖白筒子,冷白筒子最好不要出,冷白只能用在室内,室内空气无尘埃。
筒友们买筒子不要只看光通量,还要看亮度和射程,
sanfen
发表于 2011-8-29 13:42
最后的那张里的镜头不错啊
hack123
发表于 2011-8-29 14:39
楼主后面那个电梯 两节电池的 感觉不错哦 啥型号啊
午夜惊魂
发表于 2011-8-31 18:35
一分钱一分货一分钱一分货
siuba
发表于 2011-9-2 11:45
jasonlang
发表于 2011-9-7 22:44
45# hth
支持! 这点确实很人性化!我现在只入暖白筒子,所以高端筒子一个也没买,省了一大笔钱。
yingzhang12345
发表于 2011-9-8 00:46
童鞋们我用的是3a色温的自然白!正午阳光的颜色,给力有木有!哈哈哈,这个色温绝对骚,真正的自然白!
joeqiu88
发表于 2011-9-12 01:09
普氧不耐磨,一个月已经有多处露白了。不过这就是只完完全全的廉价实用筒,完全不心疼。
入的暖白 一切都很完美
唯二缺憾:光杯,有浅浅的黑心。
按钮有点深。。。够不太到。。。
joeqiu88
发表于 2011-9-12 01:30
本帖最后由 joeqiu88 于 2011-9-12 01:42 编辑
还有,个人理解:
散热好的手电,由于热传导优秀,led产生的热量传向一体化的筒身,是整一个慢慢热起来的,而且高亮开一会儿就能感觉出升温。由于全身导热,所以全身参与散热,表面积大,热辐射以及和空气的热交换很及时,所以升温速率慢。如果画出“时间-筒身表面温度”曲线, 可以打比方成 y=x-1
散热差的手电,热传导被一些原因阻断,led产生的热量困在灯头内部,由于物料很少,急剧升温,然后由于高温(此时是70+甚至更高的高温)使热传递的速率加大,灯头外壳这才开始显著升温,由于筒身热传递能力差(如G2散热不佳),参与散热的筒身面积相对小,散热速率低于前例,因此升温速度高于前例。总结一下表现可以概括为:起初升温不明显,后来急剧发热,摸不了。所谓“闷烧”。同样以函数表示,可打比方为y=2x-10
这个对比的前提是上述两筒仅“灯杯与筒身之间的热传导能力”有明显区别 筒身质量,体积,表面积,材质等其他因素相同。F7X刚入手的时候有闷烧的迹象,拆开后发现电路仓和童声结合生硬,全仰仗螺纹,发光元件背后的散热脂少得可怜。
于是用梅花牌儿散热脂把螺纹填满,把led和电路仓之间的沟填满。 旋入电路仓后,又把led片,外壳和灯杯之间的空隙用散热脂灌满,于是LED基板上的热量可以之间经由散热脂传导向筒壁。。。爽! 结果高亮开启后5秒左右可以感觉到发热,而且高档发热明显温和了很多~
个人认为 这套理论还是make sense的
柯克船长
发表于 2011-9-26 18:18
筒子外面还是可以的,但是电路仓设计的不行。电路是7136,与著名的7135同门。
ckvlhf 发表于 2011-8-7 22:57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quot
这是说的F7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