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va 发表于 2011-7-17 15:47

zt

一、逮知了猴
我小的时候养在渡口镇的姥姥家,那时镇子周围到处都是绿树,那是逮知了猴的天堂。六月中旬,忙罢麦子,在开始有知了叫的某一天,就像经过了总动员,小县就开始了全民逮知了猴的运动。参与者年龄不限,但以孩子居多,捉到的知了猴就是他们第二天的零食。
挖知了猴一般在下午四、五点之后。这时,日头西下,知了猴在地下蠢蠢欲出。知了猴是住在地下的吸树根为生的;下午时分,它就从地底通过长长的地道升上来,挖出一个接近地面的竖井,用前爪扒开一个小孔以窥视天气。一旦天气晴好,知了猴就会趁着夜幕的掩护扒开泥土,爬出竖井,爬上树梢,迎风蜕壳,晾干双翅,在黎明的露水干燥的一刻展翅飞走。
知了猴的窥窗通常只有蚁穴大小,很不容易找到。但精于此道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它和蚁穴的不同。据说两者的区别在于蚁穴的口和里边是一般粗的,而知了猴穴的小孔下面很黑,因为一层薄土后面是一个拇指大小的洞。反正我是看不出来两者的区别的,我找不到这样的小孔就去挖比较大的,经常越挖越深,最后往往挖出来屎壳郎——它俩的穴实在也很像。
一旦看见“窗户”就要马上动手,赶紧把那层薄土挖开。知了猴的竖穴只有拇指那么深,容身而已。挖开薄土就能看见黄色的知了猴蜷缩在洞里,两只前爪在头顶挥舞着。这时候,赶快把食指伸进洞里让它抓住手指头把它抠出来。如果动作不够迅速的话,受了惊的知了猴会把竖井下面的松土重新挖开退回地底,另择吉日再行高升。
像我一样白天找不到“窗户”的笨人可以晚上再来碰运气。天一黑,知了猴纷纷破土而出,直奔最近的树而来,这是一天里捕捉它的好时候。
晚上八九点钟是在树上摸知了猴的最佳时机。知了猴沿着树干缓慢地向上爬,蠢笨无比,毫无反抗能力。有钱家的孩子捏着手电照,没钱家的孩子借着微光用手顺着树皮捋,一棵树上总有一两个,运气好的在林子里一晚上能抓几十个。
知了猴捏在手里是肉滚滚的一团,两只大眼睛、一个锥形的伸缩肚皮、四条细腿和两个钳子都包在一层琥珀色的透明壳里,它张牙舞爪却毫无威胁。用水冲干净,马上扔进盐罐子,一来防止它蜕皮,再者吃起来风味绝佳。
知了猴如果不腌就会蜕壳,即使不上树到了第二天也要蜕的。它爪子牢牢抓住表面,黄壳从背部裂开张大,一个肉滚滚、无限柔软的身子往外挤。最让人吃惊的是它的翅膀,本来夹在身侧,只有黄豆大小,及从壳里抽出来才看得出是五色斑斓的一团。那一团彩色渐渐展开,形成一扇半透明、肉质的彩翼,比大戏里头皇帝后面高举着的障扇还好看。那翅在空气中伸展着,越来越大,越来越硬朗,最终变成了我们习见的透明的薄薄蝉翼;你要是亲眼看到这个过程不禁要像我一样惊叹造物的神奇了。
和下地干活的农人一样,知了猴上树也分早晚的。一天里逮知了猴的活动从下午三四点的挖掘开始,半夜十点钟还能看到树林子里晃晃的手电光;一年里逮知了猴的活动从割罢麦子开始能沥沥淋淋地持续个把月。

二、吃知了猴
在小县,知了猴传统的吃法是煎着吃,称之为“干炕”,因为几乎不放油。第二天清早开伙时就把知了猴从盐罐子里掏出来撂到热锅里。“呲”得一声响,锅里冒出一阵白烟,锅铲子立刻压上去把知了猴摁扁,翻来覆去煎个里外透酥。盐早浸透了,啥调料都不需要加,院子里立刻弥漫起煎知了猴特有的香味,能引得人馋虫直往嘴边爬。十几个知了猴就够一盘菜,在小县,知了猴是可以上酒席的;连狗肉这样的本地名产都没有这个待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了猴在小县的吃法也越来越现代化、国际化。尤其是自从发明了罐头知了猴以后,因为保存方法造成不适合煎着吃,小县人秉承开放进取的观念,不断改革创新,与世界接轨,连续推出油炸、面拖、咖喱、串烤、红油、奥尔良等等翻新口味来;但依我之见,还是以新鲜知了猴“干炕”的风味为最佳。
知了猴一般都是带皮吃,少数人喜欢吃刚蜕出来的软蝉,一般人没那个功夫,也不觉得有那个必要。据鄙人之经验,知了猴最好吃的是胸部,全是条状的瘦肉;腹部比较腻,圆锥状的壳里面盛满了一肚子蛋花一样的东西;但知了猴一般是整只煎的,也就不好挑肥拣瘦。有一年我老爸弄到了不少罐头知了猴,就把知了猴一斩二油炸吃(不斩开油炸起来真的要爆炸的)。爸妈他们有事就让我和姐姐先吃,结果他们回来就看到一大盘知了猴屁股,就像阵地上的炮弹一样堆着,圆滚滚油光滑亮——油炸的还很保型——都是我们俩精心挑选剩下的,我爸那个气啊。

常青树00198 发表于 2011-7-17 15:57

俺也抓过,下过雨的晚上比较多。

mmling88 发表于 2011-7-17 16:06

难道会比黄蜂蛹好吃?!

ldch 发表于 2011-7-17 16:10

又一个抓知了猴的,手电的重要用途啊{:1_217:}
不过,想起群里一个网友的话,绝对经典:晚上人比知了猴多!{:1_246:}
抓这个东西的人太多了,恐怕就不好抓了,哈哈{:1_217:}

sceips8 发表于 2011-7-17 16:22

脉动旁边的是什么筒子,报型号,有外壳单卖么?看着眼熟想不起来了

痴狂 发表于 2011-7-17 17:22

又一个抓知了猴的,手电的重要用途啊{:1_217:}
不过,想起群里一个网友的话,绝对经典:晚上人比知了猴多!{:1_246:}
抓这个东西的人太多了,恐怕就不好抓了,哈哈{:1_217:}...
ldch 发表于 2011-7-17 16:1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都一样   人比知了候多多了,昨天晚上不到50平米一片杨树林,算我在内居然是12个人,我晕,拿手电一照他们全都问我手电多钱买的    晕

急速闪电 发表于 2011-7-17 18:47

确实啊
我这里今年很难抓
油炸还是剁碎之后炒辣椒都不错

wtsrose 发表于 2011-7-17 19:50

脉动旁边的是什么筒子,报型号,有外壳单卖么?看着眼熟想不起来了
sceips8 发表于 2011-7-17 16:22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中州新2X26650外壳。。

wtsrose 发表于 2011-7-17 19:51

又一个抓知了猴的,手电的重要用途啊{:1_217:}
不过,想起群里一个网友的话,绝对经典:晚上人比知了猴多!{:1_246:}
抓这个东西的人太多了,恐怕就不好抓了,哈哈{:1_217:}...
ldch 发表于 2011-7-17 16:1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哈哈,,抓的人确实比知了猴多。。。

wtsrose 发表于 2011-7-17 19:54

怎么抓的,能介绍一下方法吗?不然我这些手电真的无用武之地了.{:1_217:}
SBYYGH 发表于 2011-7-17 12:47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嘛,没什么技巧,,你8点之前(天刚刚黑)就去树林子里,照每棵树的根部就行,,抓多了,眼镜就对知了猴的颜色敏感了,很容易找到,,只是抓的人太多了,,

冷血热雪 发表于 2011-7-17 20:37

看那个东西有点怕怕的,没吃过也没见过,不好意思哦,从小就是在城市里长大的,真是失去了很多的乐趣呀!

怒独僧 发表于 2011-7-17 20:41

知了猴,是指的还没有蜕壳的知了吗?

人生三愿 发表于 2011-7-17 21:07

嗯 学习了 有空也去来点下酒

蓝色天空 发表于 2011-7-17 21:55

手电的次要功能{:1_246:}

zls 发表于 2011-7-17 22:32

前途光明。

yr7519 发表于 2011-7-18 01:00

我们小区旁边有片小树林,晚上热闹非凡,,,里面全是拿手电抓知了猴的,不过我去了之后都被他们鄙视,{:1_247:} 因为小毛驴可以横扫一片,他们全是多头草帽手电,,,{:1_217:}
有一天,一个老头叫住我,非要看看 ...
wtsrose 发表于 2011-7-17 11:34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呵呵,,,T6 VS 草帽,,简直不是一个数量级啊,,呵呵~~~你们那儿真好玩啊,,居然还有这么个好玩的地儿,,期待你曝光树林的PP。。。

yr7519 发表于 2011-7-18 01:07

zt

一、逮知了猴
我小的时候养在渡口镇的姥姥家,那时镇子周围到处都是绿树,那是逮知了猴的天堂。六月中旬,忙罢麦子,在开始有知了叫的某一天,就像经过了总动员,小县就开始了全民逮知了猴的运动。参与者年龄不 ...
riva 发表于 2011-7-17 15:47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码字幸苦了,,长见识了,,我从来没有吃过这玩意儿啊!!只是记得小时候,每次傍晚外公下班回家,,就要给我带回来用绳子串好的一串知鸟,晚上我把它们放在抽屉里,它们就彻夜鸣叫,每次我外婆受不了的时候就起来给我扔了。。。

反对禁摩托 发表于 2011-7-18 01:49

蝉是害虫,,,这能算杀生吗{:1_217:}
wtsrose 发表于 2011-7-17 10:26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对,这叫超度。

tordang 发表于 2011-7-18 08:04

这玩意跟黄蜂蛹比怎么样?小时候吃过不少黄蜂蛹!

wsh0007 发表于 2011-7-18 08:25

感觉很恶心没吃过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手电的用途。。(案发现场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