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黄很暴力,Lumintop TD15中白和TD15X开砖、冰冻测试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14:19 编辑很黄很暴力,Lumintop TD15中白和TD15X开砖、冰冻测试
俺是个纯粹的实用主义者,类似于JET或NC那样偏向于精致的筒子不是我的菜,台湾那个麻烦到要死的烽燧更别说了,我连碰都不会碰。
俺承认,俺有暴力倾向,筒子拿到手后就想弄开而且想方设法去做各种测试,确认能用的住的我才会留。
我对筒子的要求只有:简单、结实、亮度高。
上一个最实用的是ITP SA1,结实耐用,调光方便,被我摔的到处露白也不坏。
前段时间入手了Lumintop的TD15,当时就感觉这是比较符合我的要求的筒子,再后来的TD15X则更厉害是,亮度高,续航好,性能均衡,是实用派的好选择。
再加上最新版的的TD15 R4中白,我手里已经有3个TD15了,发个综合的评测给大家看看。
不过得说TD15系列的筒子真是强悍,简直就是小强附体,我扔冰箱里冻了2天2夜,都成冰疙瘩了,还在顽强的亮着,从2米多高的地方扔下来,还是顽强的亮着,拿来开砖、砍树,冲击力把带保护的尖头电池都墩成平头的了,还是顽强的亮着。不知道怎么才能把他弄坏!下次准备带着去爬山,从山上扔下来试试{:1_244:}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20:08 编辑
先来看看外观,新版的TD15中白和以前的TD15尺寸一样,延长筒可以通用。但新版的攻击头、尾部攻击头的加工都改进了,以前的就是不锈钢铣出来的,上面还有一些轻微的拉丝似的加工痕迹,而新款的不锈钢头尾都是在抛光的,漂亮了很多,大家可以仔细看看对比。
光杯对比的话,新版的光洁度更高,跟做对比的F的差不多。
新版的氧化层也改进了,以前的氧化是黑中透亮的那种,里面好像有油性。新版的氧化层是哑黑色的,而且氧化层明显更厚,磨砂式的手感更好。
老版
新版
老版
新版
老版
新版
右边是老版,左边是新版
光斑对比,TD15 R4中白和TD15 R5正白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14:52 编辑
暴力测试开始了,因为TD15X已经到手一段时间了,因为这个筒子体积小,亮度高,使用频率非常高,平时就随手放在窗台上。平时用的时候也没捧着、供着,就是一般的粗用。这次暴力测试主要是针对它的,呵呵,可劲造!
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谨慎,先用个电线杆子练练手,TD15X能加延长筒,加上后长度在21.5CM,我用着正好顺手,拿在手里基本跟个小手锤一样,加上筒身上的战术环和抱夹,防滑性能很好。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15:05 编辑
再拿来开砖试试!结果毫无意外,根本没问题。看来以后外出不用带我的860B甩棍了,有这个就足够了。亮骚和防身两用!
但因为我用力过猛,冲击力太大了,把尖头的兔子牌带保护电池墩成了平头电池{:1_245:}
但大家看看攻击头清洗后的特写,一点磕碰后的痕迹都没有。擦,上次我的TK12从茶几上掉到地上,不到1M高,头部就有一点变形了,氧化层也坏了,看来不锈钢攻击头很有必要啊。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16:28 编辑
冰冻实验开始,从4月28日19点15分开始,先是把TD15X和TK21泡上了,然后又出去上超市买了2个新的水杯,晚上大概10点左右再把TD15 R4中白和TD15 R5泡上了。第一阶段,在4月29日早上8点45分把TD15和TK21拿出来看看效果怎么样,冻的还算磁石,总共这是13.5个小时。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18:03 编辑
TD15 R5和TD15 R4中白从4月28日晚上10点左右开始,本来打算到第二天晚上结束的,结果当天出去吃饭,给忘了,一直到4月30日早上9点才从冰箱里拿出来,一共冻了一天一夜外加一晚上,共计35个小时。我擦,冻的真瓷实,整个儿成冰疙瘩了。呵呵,自制的冰灯。
在视频里有我从大概2M高的地方把冰疙瘩扔到地上的场景,到时候让大家看看。
把冰壳全部磕掉后,TD15调光正常,照样该怎么亮怎么亮。 继续继续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22:51 编辑
晚上带出去实拍,TD15的暖白表现非常好,色温非常适合户外使用。R5中白的反光太耀眼了,晃的眼睛发花。 本帖最后由 骨头龙 于 2011-5-4 23:14 编辑
我的TK12原来的色温是偏暖的,但跟TD15 R4比就根本不显了。而且因为TD15的灯杯直径大,聚光效果好的多,好像跟以前用过的C8的聚光程度差不多了。 终于到10楼了 沙发。。。。。 板凳,坐等直播 有照片或视频吗???
楼主,俺对你的内心世界很感兴趣呢。 老骨头 同楼上啊,膜拜楼主 快上图,解解渴。 首页等图{:1_259:} {:1_254:}我要看劈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