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想看到的作用 是解决接触质量 而接触质量和导电接触面积有关系
其实就是 10A插座和16A插座的区别 ...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1-2-18 21:21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增大导电接触面积有啥好办法?! 在弹簧头上点锡,能好点?
其实质量不好的开关影响也大。 作用大不大要看多大电流了 影响导电接触质量的因素之一:导电接触点氧化造成的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使用抗氧化接触点或者对接触点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
案例1:镀金镀银端子插头
案例2:使用一些具有辅助导电功能的覆盖层对接触面进行覆盖 防止其与空气接触产生进一步氧化
比如 导电膏导电油 凡士林 关于一些导电接触面积的误区
弹簧+铜冒儿=做工好导电好-----这个不一定
这个需要看工艺和装配手法
铜冒确实增加了导电接触面积 但这仅限于铜冒儿
而与铜冒接触的弹簧是否与铜冒产了了可靠的导电桥
回答是不一定 拆开市面上一些所谓的C8电筒尾部
可以看到很多都是 铜冒+弹簧的设计 但是铜冒仅仅是覆盖在弹簧上面
铜冒与弹簧的接触还是简单的压力 点 连接 而不是更为可靠的面连接
这种设计我甚至觉得还不如直接弹簧来的实际可靠 白话讲画蛇添足
我较为认同的是论坛部分兄弟的飞线+抗氧化金属负极触点的做法
(一些仪器上的稀有金属触点还是很给力的)
负极触点解决了负极弹簧与电池负极接触面积小的弊病
从而使接触从点接触变成了 面接触 增大了接触面积 减少了大部分接触电阻
而飞线的电阻要小于铁系钢制弹簧的电阻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部分电阻
这样做法虽然看上去不是很好看 但确实能解决大部分实际问题 值得在DIY中推广 关于一些导电接触面积的误区
弹簧+铜冒儿=做工好导电好-----这个不一定
这个需要看工艺和装配手法
铜冒确实增加了导电接触面积 但这仅限于铜冒儿
而与铜冒接触的弹簧是否与铜冒产了了可靠的导电桥
回答是不一定
可以看到很多都是 铜冒+弹簧的设计 但是铜冒仅仅是覆盖在弹簧上面
铜冒与弹簧的接触还是简单的压力 点 连接 而不是更为可靠的面连接
这种设计我甚至觉得还不如直接弹簧来的实际可靠 白话讲画蛇添足
xxc3235797 发表于 2011-2-19 19:0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這段有意思 你指的是什么影响啊?亮度?
你手电是恒流的吧?弹簧的接触电阻不会显著影响恒流电路的电流吧?既然恒流值变化没什么影响,那亮度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加触点和飞线
ls看起来有点脏 有用的,我的电池屁股就被某家筒子的劣质弹簧刮花了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