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SDcn 发表于 2021-7-19 09:29

如何看待利用BUG获利

前提是合法的情况下

如果公司规定出现BUG,那么如何看待利用它来获利?

是公司在游走于法律边界,还是获利者?

hellohello22 发表于 2021-7-19 09:39

上海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 每单获利至少30元

近日,上海浦东张江警方接到辖区一电商平台报警,自3月中旬起,有大量低价商品被人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转卖至批发市场。公司内部调查后发现,有人利用该平台开展的优惠活动非法牟利,造成公司损失45万元。警方接报后,很快锁定两名嫌疑人,他们都是某“买菜平台”的前员工,对于平台优惠活动十分熟悉。两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了大量虚拟账号注册新用户,骗取大量新用户优惠券及邀新优惠券,后利用大额“优惠券”以较低价格大量购入实体商品,转卖后赚取差价,每单至少获利30元。目前,两名嫌疑人已被浦东新区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断翼 发表于 2021-7-19 09:52

*毛电商平台,玩不起就不要玩。

闯王 发表于 2021-7-19 09:58

个人获利的话,5w以下比较安全,损失不大公司一般也不愿意计较,超过10w的,有可能会涉刑,至于利用bug的判定,完全取决于法官的心情,说你利用bug就是利用bug,说公司流程漏洞自行承担就自行承担。
大陆法系在这方面的确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干了不该干的事,海洋法系会参照以前的判例审判,大陆法系却是按照法官的倾向审判。别看同一件事别人干都没事,到你头上可能就有事,就是这么分不清。

zjsxyjf 发表于 2021-7-19 10:28

本帖最后由 zjsxyjf 于 2021-7-19 10:29 编辑

hellohello22 发表于 2021-7-19 09:39
上海90后用优惠券薅羊毛45万被捕 每单获利至少30元

近日,上海浦东张江警方接到辖区一电商平台报警,自3月 ...
个人观点,看他的新账号是怎么来的,像去年还是啥时候看到的,通过与硬件厂商合作在老年机主板中植入木马拦截获取验证码来注册新帐号是违法的。

如果注册新帐号的手段是合法的话,那么就像楼下3楼说的,狗R的电商平台玩不起就不要玩

hellohello22 发表于 2021-7-19 10:36

zjsxyjf 发表于 2021-7-19 10:28
个人观点,看他的新账号是怎么来的,像去年还是啥时候看到的,通过与硬件厂商合作在老年机主板中植入木马 ...

其实就是耍赖,反证法律不会站在消费者这边

杜星星 发表于 2021-7-19 11:12

这事情参考三星手机 满200减4000的处理方式{:5_605:}

大漠无雪 发表于 2021-7-19 11:28

本帖最后由 大漠无雪 于 2021-7-19 11:30 编辑

感觉有关系的耍赖都合法。

mmm27000 发表于 2021-7-19 11:43

hellohello22 发表于 2021-7-19 10:36
其实就是耍赖,反证法律不会站在消费者这边

是呢,反正商家自己都花钱刷流量。

yayuwei 发表于 2021-7-19 13:29

如果公司规定出现bug,老板也bug了,那你就可劲儿捞呗。要是老板没bug,那你就会被开除呗。{:5_589:}

彼岸微蓝 发表于 2021-7-19 19:56

本帖最后由 彼岸微蓝 于 2021-7-19 20:03 编辑

zjsxyjf 发表于 2021-7-19 10:28
个人观点,看他的新账号是怎么来的,像去年还是啥时候看到的,通过与硬件厂商合作在老年机主板中植入木马 ...
这个叮咚买菜 邀新账号应该是不需要实名的 反正新闻没说盗用身份信息 就是说这两个人“非法手段”大量注册了账号
“非法手段”我也不知道在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 会不会像这边一样存在“非法”这个概念 违法就是违法 不违法就是合法 怎么还有个非法
至于非法移民 那是另一回事 本身那些人就受不法律保护

kpj001 发表于 2021-7-20 01:58

去看看叮咚协议不就得了,别人有声明一个用户只能注册一个账户。按说违反也是合同纠纷,经济层面,起诉返还不当获利就结了,判了不赔再抓也不迟。估计力使大了,直接就抓了。。。这样吃瓜群众就不开心了,这让大伙怎么愉快薅羊毛。按我说,抓这个还不如抓拼多多的骗子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看待利用BUG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