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ooooocky
发表于 2021-1-24 21:23
szkent 发表于 2021-1-23 18:53
看起来,你很高兴哇,你可以向天上飘了。
我是挺开心的,看你怼这对那的想必是家里发生什么变故了吧 我就笑笑不跟你计较了{:5_604:}
szkent
发表于 2021-1-25 00:45
Rooooooocky 发表于 2021-1-24 21:23
我是挺开心的,看你怼这对那的想必是家里发生什么变故了吧 我就笑笑不跟你计较了
...
看这厮嘚瑟的,一副宵小嘴脸,毫无来由的乱吠,脑子抽筋了吧。晦气。
nvy
发表于 2021-1-26 11:18
翻下初中课本就可以找到答案,但那是纯理想状态。。
csj0215
发表于 2021-1-26 14:13
liangwh 发表于 2021-1-23 18:46
按照这个表里1.5平方可以去到18A电流?
散热良好的情况下确实可以啊。
yayongm
发表于 2021-1-29 08:43
wanwenhao1 发表于 2021-1-22 13:49
截面积安全电流数据,是不需要按实际线长来计算的,需要按照实际长度计算的数据,一般是校核电压降是否满 ...
点赞,按照经验公式,实际上是可以开发一个类似的APP的,可惜我对电工纯属业余水平。。。
也许相应的APP已经有了,只是楼主没有看到而已。
fryefryefrye
发表于 2021-1-29 08:58
公式的前提就是条件。载流量的上限,一般是绝缘皮能够忍受的最高温度。
计算公式一般就是发热热量 = 最大温度点的散热热量
发热热量由电阻和电流决定。散热热量由温差等散热条件决定。
i386sx
发表于 2021-1-29 09:48
https://www.docin.com/p-2116916112.html
i386sx
发表于 2021-1-29 10:01
i386sx 发表于 2021-1-29 09:48
https://www.docin.com/p-2116916112.html
事实上,当地最高气温、敷设方式等对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都有明显的影响。但因计算复杂,工程上一般按速查手册计算导线截面积。
szkent
发表于 2021-1-29 10:42
i386sx 发表于 2021-1-29 10:01
事实上,当地最高气温、敷设方式等对导线的安全载流量都有明显的影响。但因计算复杂,工程上一般按速查手 ...
感谢指引,很好的知识增长回复,不错,学习。
谢谢。
berrytxw
发表于 2021-1-30 10:08
这个线缆,网上数据是很多,但实际情况还得根据安装条件来确定够不够用。
很多情况视经验而定的
水天一色
发表于 2021-1-30 10:21
有电工口诀
水天一色
发表于 2021-1-30 10:24
十下五,百上二bai,二du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zhi倍半,温度八dao九折,铜材升zhuan级算。
解释:10mm2以下的shu铝导线载流量按5A/平方毫米计算;100mm2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平方毫米计算;
2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平方毫米计算;3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平方毫米计算;70mm2、9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平方毫米计算;"铜材升级算"。
szkent
发表于 2021-1-30 13:48
本帖最后由 szkent 于 2021-1-30 13:53 编辑
水天一色 发表于 2021-1-30 10:24
十下五,百上二bai,二du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zhi倍半,温度八dao九折,铜材升zhuan级算。
解释:10mm ...
10平方毫米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平方毫米计算;
25平方毫米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平方毫米计算;
35平方毫米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平方毫米计算;
70平方毫米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平方毫米计算;
95平方毫米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平方毫米计算;
100平方毫米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平方毫米计算;
100条1平方毫米的铝导线=500A
1条100平方毫米的铝导线=200A
铝导线的总截面积越大,但平均每平方毫米的载流量却越小,
这是什么样的原因说法,求解释。
wanwenhao1
发表于 2021-1-31 09:53
本帖最后由 wanwenhao1 于 2021-1-31 13:26 编辑
szkent 发表于 2021-1-30 13:48
10平方毫米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平方毫米计算;
25平方毫米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平方毫米计算;
35 ...
圆导线的截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Sj=R*R*π),圆导线靠表面散热,表面积只与半径成正比(Sb=R*π)。所以截面积越大,对应的表面积与截面之比越小(N=Sb/Sj=R*π/R*R*π=1/R)。简言之,导线截面积越大,散热就越发困难,只能降低安全载流量了。
szkent
发表于 2021-1-31 12:41
wanwenhao1 发表于 2021-1-31 09:53
圆导线的截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Sj=R*R*π),圆导线靠表面散热,表面积只与半径成正比(Sb=R*π)。 ...
哦,谢谢解惑,我也想到大约就是截面积越大传导趋肤散热更慢些。
wanwenhao1
发表于 2021-1-31 17:35
szkent 发表于 2021-1-31 12:41
哦,谢谢解惑,我也想到大约就是截面积越大传导趋肤散热更慢些。
这个与集肤效应无关,纯属数学问题。
1mm2的某导线,假定安全电流为10A,如果该导线的半径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截面积增加为原来的4倍,变为4mm2,但是散热的表面积却只增加了2倍。所以如果仍然按照原来的标准,流过40A的电流,导线的温升就肯定比原来高,就会不安全了。
szkent
发表于 2021-2-1 14:33
wanwenhao1 发表于 2021-1-31 17:35
这个与集肤效应无关,纯属数学问题。
1mm2的某导线,假定安全电流为10A,如果该导线的半径增加到原来的2 ...
谢谢,明白了。数学真的可以解释很多很多问题。
今日头条优惠
发表于 2021-2-15 22:25
{:5_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