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c线里面是几根?
又没有又软又可以过5A电流的diy充电线推荐?如果充电为主的话,屏蔽层重要吗,可以没有吗?
满配是24根,正常12根,24根线太粗了
买的乐视问题线。。1.5元一根,卖光了。 wanjin2658 发表于 2020-5-2 10:59
满配是24根,正常12根,24根线太粗了
你这什么算正常?充电线有多少用12根的?你手机配12芯的typeC线?
wanjin2658 发表于 2020-5-2 10:59
满配是24根,正常12根,24根线太粗了
TYPE-C没这么多线,你搞错了
16根吼
怎么发了这么多帖子 可以买一个旧的,剥开就知道了,好像usb3协议数据线十几根。
通常的USB充电线都是4根线! V+、GND、D+、D-
而每根线的芯数不一,V+、GND会粗点(芯数多)D+、D- 会细点(芯数少)杂牌USB充电线会省去 D+、D-,不能作数据线,只能纯普通充电。
TYPE-C端是不认正反方向的,通常都是高速充,需要手机与充电器的数据支持,所以必须有D+、D-。
而在充电的时候,电池的电压是3.x~4.x V,所谓高速充,其实是高压小电流,用>5V ~ <12V,5A是在电池将充满电时的低压保持时段,持续时间短,而且是高频电流,并不是我们通俗所说的5A,通俗的5A电流,需要1平方截面的导线,低压大电流,导线有线阻,会造成线损,电流有集肤效应(即行导线外表皮),所以,采用多股细丝线,线表面积大,通电电流大,内阻小(多股线相当于多个电阻并联),同时,由于是细丝线绞制,整线比较柔软。
所以,低压场合,线的截面不是粗就好,而是线的股数要多,使用材料的质量要纯正,纯铜 &合金铜(磷铜等,偏硬)。 如果需要高速传输数据才需要那么多根线,不然4根就可以实现快充了
本帖最后由 chiption 于 2020-5-2 13:12 编辑
toyboy 发表于 2020-5-2 12:22
通常的USB充电线都是4根线! V+、GND、D+、D-
而每根线的芯数不一,V+、GND会粗点(芯数多)D+、D- 会 ...
首先,usb至少5根线,你少写了一个区分host和guest的USB-ID。
type-c是24根线,或者也可以说是12*2,这样才能正反都可以插。但其实两面也还是有区别的(分别用CC1和CC2 pin做区分)
如果只是拿来充电的话,那也得是6*2,同样也还是两面插的问题,同时每一面分别有两个GND两个VBUS,一共各4个。只不过在插头端把这相同net分别短接了。
toyboy 发表于 2020-5-2 12:22
通常的USB充电线都是4根线! V+、GND、D+、D-
而每根线的芯数不一,V+、GND会粗点(芯数多)D+、D- 会 ...
直流充电,还有高频损耗?
再者,每根铜丝表面没有绝缘,等效一个粗铜丝,无法减少高频损耗
dqp05 发表于 2020-5-2 13:11
直流充电,还有高频损耗?
再者,每根铜丝表面没有绝缘,等效一个粗铜丝,无法减少高频损耗
集肤效应,显然用多股细导线比用单股粗导线好。
本帖最后由 dqp05 于 2020-5-2 13:18 编辑
chiption 发表于 2020-5-2 13:13
集肤效应,显然用多股细导线比用单股粗导线好。
错了,要多根绝缘的细铜丝才有效果,表面没有绝缘的,没效果的;
建议你百度;
再者,都是直流充电,哪来的高频电流?
截面积大才是好
表面不绝缘的细铜线,主要是线软
cswcwc001 发表于 2020-5-2 11: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这什么算正常?充电线有多少用12根的?你手机配12芯的typeC线?
手机配的都是12的,typeC最大24网上有
dqp05 发表于 2020-5-2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YPE-C没这么多线,你搞错了
自己到网上查查,24pin就需要24根线,正常用不着这么多,根据使用功能有删减
充个电最少2跟线就够了。 用2线typc-c 头在给移动电源充电 本帖最后由 dqp05 于 2020-5-2 21:43 编辑
wanjin2658 发表于 2020-5-2 19:42
自己到网上查查,24pin就需要24根线,正常用不着这么多,根据使用功能有删减
...
插座是24个触点,但多个相同的电源触点,可以共用一个粗电线;
手机用的TYPE-C,只用部分触点,只有通信速度真正达到USB3.1时,才用完全部触点
本帖最后由 spyke 于 2020-5-2 22:33 编辑
4个通道就有12~16根 这个不敢缩水 再加上2根CC 2根SB 2根差分 2根供电 这才是满配 不过现在一般都会省掉黑线 直接用通道的地线+屏蔽网替代黑线 但这种线会使用两根红线做60W 100W之用 线数上没变化
关于粗细问题 满配里线少的比线多的粗
chiption 发表于 2020-5-2 13:13
集肤效应,显然用多股细导线比用单股粗导线好。
集肤效应即使在工频交流电都显现不出来。何况直流电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