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提到戒烟我也分享一点自己的戒烟经验
重要的事说三遍,烟瘾其实是一种错觉,烟瘾其实是一种错觉,烟瘾其实是一种错觉,【!!!学会抽烟就好比给自己穿上小的鞋子,烟瘾上来抽一颗就是暂缓小鞋子带来的不适感,周而复始。而不抽烟的人不会有那种烟瘾上来的不适感,时时刻刻都是抽完烟的舒适感!!!】,明白了吗。开始戒烟后:永远别抽第一根烟。不要用替代法,也不要用逐渐减少法,直接戒就好。
我亲身经历几次戒烟失败,直到明白这一点后轻松戒烟。
不抽烟的生活跟抽烟时好很多,因为没有了烟瘾的束缚,很后悔自己学会抽烟还抽了十多年。
希望大家都戒烟,抽烟真的没有一丁点好处。不要看别人,因为大部分的有些想法是错误的。
让烟瘾束缚一辈子是很痛苦的一件事。
烟瘾真的是一种错觉!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个论坛陪我很久了,感谢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7.png
支持。我重来就不吸烟,也不喝酒。我就知道,不是好东西。 赞同。吸烟35年!已经戒烟15年了。感觉非常好。 用畅沛 为什么戒烟那么难?
《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8月16日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大部分吸烟的人也曾经想过要戒烟,但是只有少数人会戒烟成功。美国有过一个统计:80%的吸烟者想过要戒烟,但是如果不借助尼古丁替代疗法,只有3~5%的人会戒烟成功。为什么戒烟那么难?除了心理、社会的因素,主要就跟尼古丁有关,因为尼古丁是类似**的东西,能让人上瘾。为什么尼古丁能让人上瘾呢?
在人的大脑里头,有一块区域被称为奖励中心,在人从事某种对生存、繁衍至关重要的活动时,例如喝水、吃饭、交配、社交时,奖励中心会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物质,让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从而激励人们继续从事这些有益的活动。但是在抽烟、吸毒时,虽然这些活动对人体有害无益,奖励中心同样会大量地释放多巴胺加以奖励。例如在吸烟时,吸第一口,几秒钟后,尼古丁就会通过血液抵达大脑,进入奖励中心,刺激它释放多巴胺。这个过程非常地迅速,也就非常容易让人上瘾。一个少年只要吸过4根烟,就有可能终身对吸烟上瘾。也就是说,烟草里头的尼古丁绑架了人脑中的奖励中心,让人产生吸烟有益的错觉。
且不说烟草里头含有大量的致癌物等有害物质,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有毒物质,4根纸烟所含的尼古丁如果全部被人吸收的话,就足以杀死一个人(幸好,在吸烟时,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尼古丁会被吸入)。尼古丁本来就是包括烟草在内的茄科植物为了防止害虫和草食动物吃它们而进化出来的天然杀虫剂。这种天然杀虫剂是怎么绑架了人脑的奖励中心呢?
人脑中含有很多神经细胞,如果你在显微镜下看过神经细胞的话,会发现它们和其他细胞在外形上很不一样,有长长的突起。神经细胞就通过这些突起相互接触,来接收和传递信号。神经细胞突起相互接触的部位,叫做突触,仔细看的话,两个神经细胞的突触并不是连在一起的,中间留有间隙。信号怎么通过间隙传递呢?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一类化学物质来当递质了。其中的一个神经细胞接到神经信号后,在它的突起末端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穿过突触间隙,到了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突起末端,这些末端的细胞膜上有很多特定的受体,神经递质与这些受体结合,信号就传过去了。
最早发现的一种神经递质叫乙酰胆碱,和它结合的受体叫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受体实际上是一个由蛋白质组成的离子通道,通道平时是关闭的。乙酰胆碱和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被打开,细胞外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进入神经细胞内,引发了一系列反应。如果在奖励中心,这些后续反应中就包括释放多巴胺。然后乙酰胆碱很快被降解、清除掉,受体上的离子通道再次关闭,等待下一批乙酰胆碱的结合。
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结合,就像钥匙和锁孔的结合一样,是很特定的。但是尼古丁就像一把伪造的钥匙,碰巧能够跟某一类型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这类受体就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打开离子通道,刺激多巴胺的释放。而且,尼古丁和乙酰胆碱受体还结合得特别紧,不像乙酰胆碱那样很快被清除掉,它的半减期(减掉一半的时间)长达2小时。但是离子通道不可能一直就开着,如果钥匙一直插在锁孔里不拔出来的话,通道也会自己关上。这个过程叫做脱敏。在吸烟者持续吸烟的过程中,其体内一直含有尼古丁,其结果是大部分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都被尼古丁占着,而且处于脱敏的状态,不能对乙酰胆碱起反应。
但是神经信号还得传递啊,怎么办呢?神经细胞只好制造出更多的乙酰胆碱受体,让它们能够跟乙酰胆碱结合,保证神经信号正常传递。所以在吸烟者的神经细胞上,乙酰胆碱受体的数量要比一般人多得多,大部分被尼古丁占着不起作用,剩下能起作用的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才和一般人的差不多。如果吸烟者长时间没有吸烟,例如在睡觉,或者在戒烟,体内尼古丁逐渐被清除掉了,原先被尼古丁占着的那些受体空出来了,也可以跟乙酰胆碱结合了。这下就出问题了,空出的受体比平时多得多,都跟乙酰胆碱结合,神经信号的传递就乱套了(乙酰胆碱数量比受体多,能结合多少是由受体数量控制的),身体就出现了种种不适,出现了戒断反应,吸烟者就感到特别难受,想要尽快吸一颗,让体内空着的受体数量恢复正常。所以吸烟一旦成瘾,已经主要不是为了获得愉悦感,而是为了避免难受。
幸好,这个过程是可以逆转的。如果坚持戒烟,多余的乙酰胆碱受体会逐渐被清除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戒烟6~12星期后,体内的尼古丁才被完全清除干净,多余的乙酰胆碱受体也才被清除干净,受体数量才恢复到正常水平,不再出现戒断反应。所以戒烟时的戒断反应一般持续两个月,度过了这个难关,才算戒烟成功。大部分人是没有这个意志力的,需要借助于尼古丁贴片、尼古丁口香糖等尼古丁替代疗法,逐步戒烟。
了解了尼古丁绑架奖励中心的原理,就可以据此设计出药物来帮助烟民戒烟。这类药物(比如伐尼克兰(商品名畅沛))相当于另一种伪造的钥匙,能够跟尼古丁竞争,把受体上的“锁孔”占了(但是又不会引起多巴胺大量释放),让尼古丁插不进去,这时候即使吸烟也没法获得愉悦感,没了吸烟的欲望。所以使用这种戒烟药比尼古丁替代疗法更有效,但是它跟受体的结合还是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头疼、恶心、失眠、抑郁等,只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也不能长期使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它只能使用12周。 这个,不好说,我只是瞎说说,不吸烟的不要太在意
注意观察周边大多人,不吸烟的不太对劲,缺一点男人风格,纠结,小气,不果断,立场不坚定等等。以大多数为准,不要以个别的来看。
当然,这里面首先会有一个筛选,太多人不吸烟就是为了节省,而过分节省反过来就是纠结小气。从小,从家庭,环境,这是早就注定存在了。
别生气,仔细回想周边人事,你会发觉这是真的,再强调一下,以大多数为准,不说个别。 去年我丈母娘说我吸烟的事,我就说了这事,我丈母娘脸都青了,因为我小舅子不抽,从我周边来看,这事实比例非常大,好几个不吸烟的人真不太对。 yang9845 发表于 2019-8-15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不好说,我只是瞎说说,不吸烟的不要太在意
注意观察周边大多人,不吸烟的不太对劲,缺一点男人风格 ...
确实如此,我自己就是个例子
阿平 发表于 2019-8-15 13:36
赞同。吸烟35年!已经戒烟15年了。感觉非常好。
怕不要70岁了?55岁戒烟 了不起!
有阳刚之气的戒了烟照样有,没有的戒了照样没有,没有的抽烟也不会有
当一个人烦躁,紧张,心情不好,工作压力大等等情况下,抽抽烟,喝点酒,能够得到较大的改善 我有个朋友是这样戒烟的,买一条自己最爱的烟,强迫自己一直抽、一直抽、一直抽到吐,现在他是一闻到烟味就反胃,大家都不敢在他面前抽烟,因为惹急了他会发飙! 抽烟的好处,肯定是没有,
要说抽烟怎么个危害健康,那是远不如宣传的那么严重,影响身边不抽烟人的感觉,那倒是真的 yang9845 发表于 2019-8-15 13:45
这个,不好说,我只是瞎说说,不吸烟的不要太在意
注意观察周边大多人,不吸烟的不太对劲,缺一点男人风格 ...
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已经300年了,居然还有这么愚昧的思想,可怕。。。 xsw2 发表于 2019-8-15 13:57
怕不要70岁了?55岁戒烟 了不起!
上山下乡开始抽烟。准确的应该是下乡前就不公开的抽。大概16--17岁。
关键还是心瘾。意志力差了点,真不容易戒啊 coolcatlin 发表于 2019-8-15 14:32
人类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已经300年了,居然还有这么愚昧的思想,可怕。。。 ...
支持。我是坚决抵制吸烟。不允许亲戚朋友吸烟。只要吸烟就做不成朋友。
吸烟上瘾可能也分人吧,我刚上班那年天天吸烟,因为有人天天给塞烟,自己吸不完还分给同事吸,后来没上班了,自己出钱买烟结果都是社交需要给别人吸,自己倒没有吸了,不吸也没有什么难受的,以前我给发烟的同事倒是现在天天吸,我现在有时和朋友打牌时都在吸烟的话我也吸几根,不吸也可以,平时完全没有想吸烟的感觉,可能对尼古丁耐受性强点
hu8848 发表于 2019-8-15 15:13
吸烟上瘾可能也分人吧,我刚上班那年天天吸烟,因为有人天天给塞烟,自己吸不完还分给同事吸,后来没上班了 ...
看你是不会吸烟。好像。
從來不抽煙,剛抽了一支頂樓主!戒煙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