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tony 发表于 2005-12-5 23:49

关于手电筒的真实成本--非HID

<P>关于手机筒的真实成本<br>由于本人加入驴友,觉得有必要准备一个电筒,在市场上看了下,没有合适的,想自已打造 一个,于是找到电筒网,在网上溜了一圈,总体感觉,贵就一个字,是超级贵。<br>本人为其分析一下成本:<br>1.以四支1号电池筒身的镁铝合金材料做筒身算,金属成本不超过30块,该金属筒身本身已经滚花,电镀(实际上应为电光),发兰处理,部件含:70mm灯圈,灯头,前灯身,后灯身(灯身分开的目的是有便于装电路),电池盖。<br>2.镜,价不明,本人没有见过光学玻璃的,由网友评;<br>3.杯,不锈钢冲出后抛光,70mm 10块一个,如果PC料加真空电镀则不到二块,如果是水电镀则不到三块,<br>4.电池,不多说了,30一个,很容易的。<br>5.灯胆,以12V50W为例,国产的不到三块钱,车用的不到10钱,就当寿命不好,体积小,更换容易,一次准备10个没问题,我在工厂里见的是6V1A的日本灯叫水晶灯,港币10块。<br>以上除国产灯外,其余的品质均为美国BD公司的质量要求(防水是浸入式一英尺10分钟),朋友评估一下,一个电筒究竟值多少钱?<br>造 成以上的原因本人不懂,但贵,再写一次。</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5 15:55:16编辑过]

storylove 发表于 2005-12-5 23:55

成本跟销售价格是2回事,卖的好可能是成本价的几倍,卖的不好亏本也有。。。

jhbhb 发表于 2005-12-6 01:45

便宜的有啊,义乌市场4D的仿镁光也就几十元

redtony 发表于 2005-12-6 02:07

俺讲的是有品质要求的产品,不是那种充数的样子哦!

tzzlj 发表于 2005-12-6 02:10

是比较贵 的

远山 发表于 2005-12-7 01:54

<P>我觉得这其中的一个最大的原因的产销量小,由此带来的销售和管理上极高的成本.说实话,目前坛子上几种挺烧的产品做工与我在地摊上的大路货在做工上绝对是一个水平,但是它们的用料较好.但材料成本绝对不多过一倍.</P>

redtony 发表于 2005-12-7 04:45

<P>其实我也不明白,这些贵手电大多由中国生产,销售国外,然后又从国外进口,如牧田的手电,俺以前的公司一直在做,产品是全部出口,但国内市场很多地方有售。依个人的意见,也不咋的,确实是料好一些,但除了塑胶料(马来西亚产)和灯胆(日本产)是进口的外,其余的五金件(包括开关)都是东莞附近的小五金厂生产的。</P>

放电器 发表于 2005-12-7 16:08

很敏感的问题

TommyD 发表于 2005-12-7 22:44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要具体来计算的确还是挺难的,从设计开发到生产工艺控制,其中是要一个过程,光材料差别应该不大,如果销量小,那么成本也会增加,如果开发周期长,这样产品的潜在成本也会高出很多.再则,经销商当然会有一定的利润空间.</FONT></P>

mxy119 发表于 2005-12-8 03:27

我看手电这个行业目前还是属于暴利行业!!!!!!

02daniel 发表于 2005-12-12 07:30

<P>确实贵,而且看来看去就这么几款,感觉主要是市场还没做大,生产研发企业还不多,要是市场需求足够大的话,手电这点工艺要求,20——30人的小型企业就有能力做得很好了,售价也会下来的。</P>

老沈 发表于 2005-12-12 17:45

<P>小批量的成本确实会很高,咱深有体会,比方咱的1AA电路,定价十元不能算低,大批量肯定赚钱,但小批量是亏的......所以咱才限额销售试用和暂不接大额定单(定单大和生产规模大是两回事).</P>
<P>但是这里有个问题是:研发成本是否应该早早的就过多的分摊到早期产品的单价上?这该有个度.才能双赢.另一方面,尝新的烧友也确实不能以一般商品的标准来衡量新品的单价.</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2 10:03:59编辑过]

fox001 发表于 2005-12-12 18:54

这个就要看卖的人怎么样了。如果这个人比较喜欢短期收回成本,必然会增加早期产品的成本。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如果做的多了,卖不出去,就更加的麻烦。所以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啊

BIAM 发表于 2005-12-12 20:46

量不够大,不普及造成的成本下不来。如果产量象自行车一样恨不得人手一辆时,一定会便宜多了。

愚人 发表于 2005-12-17 05:59

<P>1.以6063-T6铝材做筒身算,整体加工完毕,筒体成本价位在12-28块,具体还要看加工细度以及表面的处理,比如加硬阳极氧化40-60um的话,价位一般也就几块钱。</P>
<P>2.镜片,塑料的不用讨论,光学玻璃的一片8毛钱,Ф35mm以下的价位,光学玻璃双面镀膜的4元一片,量大还可以再低,石英玻璃的透光性最好,价位也最贵,一片25mm直径的价位就在18元,大点直径的价位翻番,60mm的40元都算低的。当然还要牵扯到厚度等各方面,就不详谈了。</P>
<P>3.灯杯,PC料加真空电镀则不到一元,铝杯的价位十几元钱,好的接近20元。都是小直径的价位。</P>
<P>4.灯胆,以流明公司3WLED为例,官价65元,有关系且量大,不选BIN48~52元一个,选BIN要视情况看价钱,不会超过76元。国产的就不说了。</P>
<P>5。外包装,较精美的纸盒包装,内附硬海棉,价位大概12元一个,必须表面印刷简单,如复杂价位还会再高。</P>
<P>6.加工方式,加工方式塑料的最低,铝合金的高点,但两者的开模费都挺高的,像铝合金手电的,简单的开模费2000元左右,复杂的要个近万元也算便宜的,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就目前市面上3节7号电池串联的那种电池仓,粗糙的开模费5.6千元,精致的2万元左右。再下来的成本就低了,铝合金的有了模具就只剩延展压模的工作了,cnc车床,那只是加工些螺纹之类的罢了。</P>
<P>小的五金件非常低廉,当然量要足才能价位低啊,呵呵!</P>
<P>以上谨代表一家之言,当然价位的定位还要牵扯到各方面的问题,比如售后,外包装材料,筒体材料,加工方式等等,加工方式上如果量小或者是材料采用的是不适合开模轧制材料的话,那就只有用全车床了,那价位可就高了,当然还有其他各方面的因素,由于自己打自慢就不一一说明了。</P>
<P>其实不瞒大家说,我也在加工手电,这几个月来一直忙于前期工作,上网都比较少,最近稍闲上来一看,呵呵,好多的新面孔,好多的新话题,还有好多的新产品,呵呵,尤其以S兄的作品,竟然和我的还有几分相似,呵呵,真是“狗熊”所见略同啊!</P>
<P>再等一段时间我的产品也就全面上市了,一款纯钛3W,一款纯钛12WHID,到时候欢迎大家评评,可是纯钛的筒体哦,HID的还是100米防水啊!<BR></P>
<P>先吹吹再说,呵呵,欢迎大家拍砖。</P>    

愚人 发表于 2005-12-17 06:01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230000</I>在2005-12-7 19:18:30的发言:</B><BR>很简单。好的东西要好的设计,好的研发,假设一款电筒研发费用是10000,如果你生产1只,那么它的成本就是10000加上单只的成本,很贵。如果你生产100只,每只的研发分摊就是100了,当然如果生产100000只,分摊就只是0.1了,很便宜。只是现在有谁敢一下就生产100000只呢?几百只千把只是常见的。当然,也会有大量生产的产品,但基于上面的原因,大多定价是在小批量的基础上的,所以研发分摊比较大,至于大量生产之后,厂家当然希望保持高点的利润保持高点的价格,而不愿主动降价的。同时,开发的产品并不是每个都成功的,失败的研发成本也要分摊到成功的产品里面,所以不能孤立的看待和分析。</DIV>
<P>说的确实不错,就是这样。一次几千只都算高产量了。</P>

gqh 发表于 2005-12-17 06:33

redtony 发表于 2005-12-17 06:38

<P>其实各位朋友误会了,以我在那间公司的手电产量为例:共有4条节能灯装配拉,有7条手电装配拉,其中四条是简易电筒,就是一个开关一个筒身像虎头的那种,每小时下机不少于500个,另外二条拉做高档的,就是牧田和BD公司的,每小时约180个,还有一条拉专生产金属的,也就是BD的,每小时约250个,常年生产,不停的,工人每日加班天23点,产品直接外销(也有可能再拉回中国内销),大家算算,一年可以做多少。因此,说产量小,是没有根据的。</P>

redtony 发表于 2005-12-17 06:42

另外,常规手电的研发费用是很低的(有电子控制的另算),用CAD就可以了,现在上规模的。也可以用Pro/E,一般的机械工程师是从头跟到尾的。开发周期短,不到两天就可以给出设计方案的。

eastwardyj 发表于 2005-12-17 19:30

<P>大家好!</P>
<P>我是刚进来的也想和各位聊聊...</P>
<P>看了你们对手电的了解都各有其建啊.</P>
<P>本人也是做手电的,主要是开发LED大功率铝合金手电筒,希望大家给点建议.</P>
<P>谢谢!</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手电筒的真实成本--非H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