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炎 发表于 2010-5-23 21:34

70%屈居下游 中国LED难享海外井喷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程久龙 深圳报道 2010-05-20 22:59:43


                           核心提示:目前LED主流芯片制造商均在海外,随着市场升温,其对下游封装、应用产业的控制力也在逐步显现。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调查,一些中大功率的LED芯片已经开始涨价,蓝宝石材料也出现短缺,对于大功率LED芯片严重依赖进口的中国企业来说,并不是一个积极信号。


                                          5月18日,深圳暴热。但位于华强北的LED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内,熙来攘往的人流依旧热度不减。
这个于今年1月投入运营的LED采购中心,是国内首个大型专业LED交易市场。一期工程4500平米,汇聚国内超过60家LED显示、照明企业入驻。

“市场的火爆超乎我们的预料,仅两个月时间一期场地已全部爆满。”该交易中心一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目前正启动二期4000平米场地建设,计划下半年投入运营:“两期项目建成后,预计总交易额将超过20亿。”

交易的火爆,正是去年年底以来,LED市场热潮的一个缩影。

来自高工LED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LED应用产值199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外贸LED交易更是呈现倍数增长。”高工LED研究中心CEO张小飞告诉记者。

LED的产业热浪,也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倾力支持。继2009年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市LED产业发展规划》后,日前,广东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LED照明与新型电子信息、电动汽车一起,成为广东省重点扶持的三大新型产业之一。

供不应求
深圳光明新区,万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楼。一间间崭新的车间略显空荡——这里正在等待安装新的LED生产设备。

“原计划3月份到达的设备,现在还没有到齐。”望着给新设备预留的生产线,万润科技董事长李志江无奈中流露着一丝喜悦:“订单很多,但产能受限。”

据记者调查,尽管今年一季度万润科技销售额同比上涨40%,但其LED灯泡产品,依旧面临高达5亿颗的产能缺口。

万润科技“有钱不能赚”的遭遇,正是当前LED产业热潮的一个剪影。以全球照明产业为例,LED照明正日益成为产业主流。

据悉,今年4月的法兰克福国际灯具展上,传统灯具三强欧司朗、飞利浦和GE均大展位力推LED照明产品。

“飞利浦1200平米展台清一色的LED光源。”一与会的中国厂商人士告诉记者,而在上一届展会上,飞利浦仅在手电筒等少数手持照明设备上应用LED照明技术。

国际市场的变化很快传导至中国,原因之一是中国超过70%以上的LED应用照明市场依靠出口。

“今年我们一季度的销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专注商用LED照明市场的深圳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告诉记者,易特75%市场在海外,去年销售额约1.2亿人民币,“预计今年销售额至少突破2个亿。”

相比之下,国内LED商用市场尽管才刚刚起步,但市政工程LED路灯市场则是前景可期。

“从政策层面,国家对于节能环保的LED产业可谓大力支持,该市场潜力巨大。”华烨集团常务副总裁张玉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与多家省、市级政府签订了LED路灯改造合同,总金额超过3亿元。

技术与市场双重刺激
“2010年应该是LED产业化的元年。”——这是本报记者走访多家LED封装、应用企业的共同观点。

深圳易特照明有限公司董事长冯俊对记者分析,以LED照明产业为例,LED产业化成熟的标志基于两点:一是光流量可以达到100流明/瓦;二是显色指数(RA值)可以达到75。

“基于这两个指标的技术成熟后,LED照明技术可以在工业、办公、家居等多领域实现量产。”冯俊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述两个指标技术逐渐成熟,这为LED产业今年的爆发奠定基础。

与此相关的一个产业现实是,全球70%以上LED应用产品的加工制造都在中国完成。“上游芯片技术的成熟,为中国企业进入LED下游应用产业创造了条件。”张小飞告诉记者,仅珠三角地区,从事LED封装、应用的企业不下700家,其中相当部分是从塑胶、数码等行业转入“淘金”。
量产技术成熟的同时,LED市场也引来另一个爆发的契机。本报记者了解到,自去年12月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欧洲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加大了对节能环保产品的消费补贴力度。

“欧盟补贴最高,其中意大利补贴率的高达55%。即凭借销售单据,政府按照售价的55%直接给予消费者补贴。”一长期专注欧洲LED照明市场的厂商人士告诉记者。

“公司一季度销量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欧洲市场补贴的刺激。”冯俊给记者举例,易特一款销往欧洲市场的灯杯产品,“去年是几千支一单的卖,现在每个月出货量超过10万支。”

上游瓶颈
与过往中国在全球IT产业链的结构分布类似,在LED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企业依旧处在中下游产业端。

据悉,在整个LED产业链的构成中,LED外延片与芯片约占行业70%的利润,LED封装约占10%~20%,LED应用约占10%~20%。而中国的LED产业超过70%集中在产业中下游,属于利润最薄的部分。

“LED上游核心技术和专利均不在中国。”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副主任周生明告诉记者,目前国产LED外延材料、芯片以中低档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芯片、器件依赖进口。

由于相当部分的中国LED应用企业未支付专利使用费,这令其产品在海外市场随时面临侵权风险。(见本报4月30日报道《专利门卡住中国LED行业 深圳企业抱团出击》)

不止于此,海外LED上游产业链,对位于中下游的中国LED产业价格控制力正在日益凸显。

据本报记者了解,伴随着LED产业全球性的升温,目前欧司朗、Cree、三星等上游芯片供应商纷纷扩充产能,并加大了对MOCVD设备(一种LED芯片核心制造设备)的采购。

但现实的困境在于,德国Aixtron和美国Veeco两家MOCVD设备厂,垄断了全球MOCVD设备90%以上的市场份额。

“MOCVD设备出现了严重的产能紧缺,目前设备订购排队至少要在半年以上。”张小飞认为,供需紧张局面短期内很难缓解:“不排除Aixtron和Veeco是有意造成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目的就是为了垄断价格。”

事实上,上游的价格垄断对中国LED市场的传导效应已有显现。本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开始,大功率外延片、蓝宝石衬底材料均出现价格上涨,涨幅超过30%。

“随着上游芯片价格的上涨,我们的利润也面临着挤压。”冯俊认为,LED市场在拓展之初的一个制约因素就是价格偏高,所以此轮成本上涨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压力。

ZJF-TS 发表于 2010-5-23 21:52

国产LED能被我们用到我们的的手电里的时候,也就是中国LED站起来的时候了。。。。。。

bnln007 发表于 2010-5-24 17:25

没办法,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做低端产品,国内绝大多数产业都一样{:1_245:}

电阻 发表于 2010-5-24 17:49

中国技术严重空心!!

电阻 发表于 2010-5-24 17:51

九十年代后,韩、台曾惊讶大陆经济发展,担心会威胁到他们的产业优势,后来发现虚惊一场,因为大陆就没有研发自己核心技术的意识及行为,仅满足于国际打工者角色,满足于引进技术照葫芦画瓢,满足于国产化率达到百分之多少。引进技术花一块钱,一定要有数倍于此的资金用于消化吸收及改进,一定要重视基础研究,重视技术积累,这是提高自主技术水平,掌握核心技术,培养人才队伍的关键,没有其他捷径,国内最差的正是这一点。
    三十年来国内引进了数千项技术、设备,其中有多少做过深入研究及创新并产生自己的核心技术及工艺呢?现在国内有多少先进产品又是使用国产装备制造的?因此只能陷入循环引进先进装备,让外国人牵着鼻子走的窘境,索尼、日立、川崎、小松、本田、三菱、大众、曼、康明斯、通用电气、IBM、西门子、菲利普及各种应用软件等类似的重复引进遍布大江南北。核心技术别说比美、欧、日,就是比韩、台也有相当差距。那种以为只要GDP上去了,科技水平自然也上去的思想是形而上学,误国误民!是战略失误,不乏计划经济、官僚经济的味道,应该高度重视,下决心纠正。
    国内不乏"空心"的自主,花大量资金进口元器件、零部件、芯片、软件或核心技术、设备搞组装、搞所谓“二次开发”,或更新个软件、芯片什么的搞升级,纯拿来主义,冠以“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创新、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等等美誉糊弄视听,实际就外壳是自己的。因没有对技术做艰苦、扎实的吃透工作,无力创新,形不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产业化及技术升级仍然受制于人。这样的“自主”意义何在?又怎样落实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尤其是总依赖进口技术,或用进口软件、芯片解决设计、研发中的技术问题,这些工具所包含的设计理念、技术思路、基本算法、工艺等我们还知道多少?所以连仿制都做不来。这种空心技术的二次研发,缺乏系统的实践,久而久之恐将使我们的研发人员基础知识、基础技能逐步弱化,原创能力逐步丧失,若干年后还能有多少人才?别说挑战国际先进水平,能缩小差距吗?这种空心的技术研发不幸普遍存在的话,对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危害无异于十八世纪鸦片对壮丁人口的危害。纸上谈兵可以,工程能力大打折扣,前辈教无所教,后辈学无所学,工程人才匮乏。
(转自:人民网,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为仅供参考)

suncrab 发表于 2010-5-24 17:56

wlbx 发表于 2010-5-24 19:18

楼主不是新人了呀?这个版一般不讨论国产LED的。

riva 发表于 2010-5-24 21:40

中国led已经享受了大陆市场的井喷了吧。
山寨型企业占领全球市场的时刻,就是创新型企业资金来源被切断的时刻。

avaur 发表于 2010-5-24 21:51

国产的现在看起来还是很山寨

yr7519 发表于 2010-5-24 23:06

正常!!!!!!

ZWY 发表于 2010-5-25 01:08

sina 发表于 2010-5-25 13:24

yuyun158 发表于 2010-5-25 14:03

山寨弄着弄着也许哪天就质量慢慢提升了

大大的树 发表于 2010-5-25 14:03

国产货,想说爱你不容易!

大BB小BB 发表于 2010-5-28 20:37

九十年代后,韩、台曾惊讶大陆经济发展,担心会威胁到他们的产业优势,后来发现虚惊一场,因为大陆就没有研发自己核心技术的意识及行为,仅满足于国际打工者角色,满足于引进技术照葫芦画瓢,满足于国产化率达到百分 ...
电阻 发表于 2010-5-24 17:51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赞同!

大BB小BB 发表于 2010-5-28 20:39

中国led已经享受了大陆市场的井喷了吧。
山寨型企业占领全球市场的时刻,就是创新型企业资金来源被切断的时刻。
riva 发表于 2010-5-24 21:40 http://www.shoudian.org/images/common/back.gif

山寨的本质就决定了它们只能挣个劳动力的钱,如果25年后中国人口结构改变后,中国制造业走的还是现在的路,大家就可以考虑出国了

lxm5011 发表于 2010-6-2 01:05

很多企业都有研发部门,主要是领导急功近利,心情浮躁(天天烟酒不断,晚上纵练过度造成的),高薪养了一帮人,要是短期看不到成果就会恼羞成怒,然后就对这些人鄙视直至打发走人,人家夏普液精那么厉害也是历经数十年才达到的,我们没那耐心自然就一无所获,不是人材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70%屈居下游 中国LED难享海外井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