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4683708 发表于 2018-5-6 20:58

sone88 发表于 2018-5-6 1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什么25块钱啊,这玩意儿官方降价加上坛友打折价74块钱一个。。。

晕,有钱就是好,我还以为74块3块,没想到1个74块,想不明白为什么74块钱买这个?一买还买3个。

sone88 发表于 2018-5-6 22:11

18684683708 发表于 2018-5-6 2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晕,有钱就是好,我还以为74块3块,没想到1个74块,想不明白为什么74块钱买这个?一买还买3个。
...

还不是看中XTAR的牌子在手电圈里多少有点儿知名度好歹是个品牌,而且官方网站上说得又那么好,这不就很自信的入了三个。

湖南735 发表于 2018-5-6 22:43

厂家公关水平太低了,楼主非常生气{:5_620:}{:5_596:}

sone88 发表于 2018-5-6 23:20

湖南735 发表于 2018-5-6 22: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厂家公关水平太低了,楼主非常生气

冷处理,而且这事儿也没多少辩的余地

新市委书记 发表于 2018-5-7 09:49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12:14

本帖最后由 sone88 于 2018-5-7 12:16 编辑

新市委书记 发表于 2018-5-7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免焊移动电源,还没发现比米勒106好的,又可以冲18650,又可以冲到手机,关键充放电流都在1.3A,比较快, ...

米勒双槽的202我只有4.0版和新版的5.0版的,我其实更喜欢老的4.0版,可以双槽一起USB输出,默认是1.3A放电,但实际上我把R25电阻那里短接之后可以5.2V 1.9A输出,发热也没多多少。

但是米勒的就是壳子精细度和外观设计不太好,一个字——丑,而且106的负极卡扣也是一大黑点,虽然这种成本反而更高、结构更复杂的负极结构的初衷是好的(相对于常见的弹簧滑轨负极结构而言,米勒106的负极结构成本更高)。

但米勒的用料和电路设计还是很靠谱的,电路元件的选用也是留了挺大余量的(余量应该是我用过的DIY里最大的了,而且全防呆设计也深得我心啊),基本上你拿米勒的东西去DIY,原本5V 1.5A输出的你拿去改成5V 2.1A都可以不用换外围元件,甚至是5V 2.4A。(当然了,米勒并不推荐自行改装甚至爆改输入输出)。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12:21

新市委书记 发表于 2018-5-7 09: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免焊移动电源,还没发现比米勒106好的,又可以冲18650,又可以冲到手机,关键充放电流都在1.3A,比较快, ...

再附上自己改的米勒ML105(焊了个USB母座),输入5V 1.9A,输出5V 2.4A,外围元件统统不用换,稳定使用了一个月了,每天至少测试充电放电八九个小时。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6:46

你好,楼主
    关于您这边对于PB2这款产品的相关意见,我这边尝试做一些回复:
1.数码显示以及相关效果。
先说说楼主图片中数码管泛光以及亮度不均的问题
数码显示的原理说明:
数码管的分时显示,目前的数码管的原理基本都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原理进行分时显示,例如下图: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每次只点亮其中一个“8”,隔一段时间后再点亮另外一个“8”,由于速度极快(超过1khz,每秒1千次),看起来就是所有数字都一起亮了。
但是摄像头并不具备人眼的视觉暂留功能,如果使用高速摄像机,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灯被逐步点亮。所以使用像机来拍摄会出现一个问题就是,在拍摄时间内点亮过的灯会显得特别亮,而且泛光严重。

再来说说显示错位的问题:
本款产品设计本身是让用户直视数码管,如果斜视则会有下图这样的问题:

也就是说第二段的LED会在第一段的窗口区看得到,第三段的LED会在第二段的LED看得到。
当然这一点在产品定义初期我们内部做了激烈的讨论,并非没考虑到这个问题。首先我们的定义这一款产品期望是“浑然一体”,如果按照常规工艺使用拆键,显示区与非显示区有明显的分割,而按照这种工艺则不会,这也许会让一部分人觉得很cool,所以这两者之间做了一定了折中,牺牲了一定的显示角度,当然我们很抱歉您并不喜欢这种模式。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17:11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6:46
你好,楼主
    关于您这边对于PB2这款产品的相关意见,我这边尝试做一些回复:
1.数码显示以及相关效果。


我也尝试回复一下,在此我并不参与讨论显示折射一类的黑科技,只讲述实际肉眼所见的效果。1. 你所说的照片上看起来模糊是因为摄像头很肉眼不一样,嗯,很黑科技的解释,那我要说我肉眼看到的数显效果就是不清晰的那是不是我的眼睛有问题了?何况反应这个问题不止我一个对吧。何况明知道问题实际在于遮光没做到位导致的散光,以致相邻的笔画被串光。还是那句话,既然明知道自己玩儿不好这种所谓“浑然一体”的数显效果,还不如使用简单的指示灯,无非控制一下亮度,更浑然一体。实用性不放在首位却去优先考虑“浑然一体”的外观(何况这个“浑然一体”也没到位),是准备用户买回去观赏的吗?类似的奇怪思路在橡胶涂层的工艺选择上也如出一辙。
2. 但凡想做大的品牌,(当然了,或许你们觉得自己已经是大品牌了就请智能的忽略这段话),反馈出了问题,首先应该想到如何去矫枉过正,设计错误就是错误,无非被吐槽,试问哪个品牌没被吐槽过,还不是改进之后继续生产或是发布换代新品。但反馈问题之后首先想到的是大书特书跟我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原理是什么,不好意思这个不是我该关心的问题。我尝试打个比方,用户使用一台手机结果待机五分钟,然后厂家出来告诉用户这台手机待机只有五分钟是什么原理吗?抱歉,用户只关心厂家怎么解决待机五分钟的问题,至于为什么待机五分钟?怎么解决五分钟真男人的问题?这个很明显不需要用户知道,用户在于一个“用”字,而非“研”字,切勿颠倒。

L555T_007 发表于 2018-5-7 17:30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8-5-7 18:03 编辑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6:46
你好,楼主
    关于您这边对于PB2这款产品的相关意见,我这边尝试做一些回复:
1.数码显示以及相关效果。

你这回复也就骗一下不懂单片机/电子的小白
跟扫描显示无关
跟LED角度也无关
就是数码LED模块和外壳不够贴合导致漏光 (要是程序扫描不消隐导致显示混乱,这样软件攻城狮/程序测试员/QC都要下岗了)
人工处理就是削矮固定PCB螺丝柱,让LED模块贴平外壳

量产如果不能保证模具/安装精度,旧加一片同尺寸挖空188区域的黑色软垫隔离漏光..

最好就是开大块半透明窗口,
实验室可调电源不就是这样,红色数码+茶色有机玻璃,显示效果杠杠的,
LED数码管何来什么角度之说,又不是笔划LCD窄角度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8:02

2.为什么不使用每槽独立架构?
对于楼主提到的共用充放电回路架构(电池并联架构,后面全部称为电池并联架构)是为了省成本,这里我需要解释一下,本产品并不是为了节省成本,而且实质上花费了更高的成本。
先来谈一谈你说到的成本:
不知道您是否了解过降压电路,典型的降压电路如下图:

如果两路独立,则是以下形式:

两路并联且带电量平衡则是:

而且并联后的电路由于功率提升共用的电路基本上规格翻倍,并不能达到您这边想象中节省成本的效果。

顺便借您的图谈谈用料:
                                 1.电感磁芯为磁通量最高的铁硅铝磁芯,为了尽量降低电感的DCR使用了0.65mm双线并绕;
                                 2.功率MOS使用美国AlphaΩ
                                 3.USB母座均用纯铜壳表面镀镍(可以用磁铁验证),而且触点均有镀金3Mil(业内普遍使用触点不镀金或镀金1mil);
                                 4.芯片是进口高速运算MCU,也不是你说的没丝印,如果你有动手能力可以拆下看看芯片背面{:5_576:}
                                 5.PCB板材为最高级别FR-4玻纤板,表面铜厚达到了2盎司。
                                 6.常用的铜镀镍条是方便点焊机工作来节省人工费用,而且表面没有软胶隔离,易发生类似的短路风险
看您的描述您对移动电源集成电路了解一点,但是您是否知道IP5109这一些单芯片ASIC方案在业内代表什么呢?如果您有心比较可以将工作一段时间后的类似方案放上手指感受一下芯片的温度,再来感受感受我们的{:5_576:}

再来谈一谈我们引以为豪的电池并联平衡架构(也是我们的专利点):
为什么要电池并联,电池并联与每槽独立的优劣点:
简单点说,并联电池是为了提高最大充电与放电功率,我们都知道电池有自己的最大充放电电流限制,如果超过了电池的最大电流会造成电池寿命降低甚至安全性风险。单节18650 2000mAH 1C的最大放电电流为2A,而在电池电压低(3.3V时)USB输出5V1A时候需要电流达到了1700mA左右。也就是说USB输出电流应当不超过1.2A对于单节18650是比较安全和合理的,那如果需要快速充电怎么办。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将电池串或并起来让两颗电池一起分担需要的输出电流。
还有您这边提到的先充低电压再充高电压,这个是存在理解的偏差,应该是先充低电压(为了平衡电池电量),然后再并联起来一起充电,而并不会像nitecore的充电器玩分时充电这一套,虚标充电电流。
完整的电池平衡逻辑是这样:充电状态下,当两颗电池电压不一致时,优先对低电压电池进行充电,让两颗电池电压平衡后再并联起来充电,快充饱时单独检测两颗电池的电压,对先充饱的先停充,再补充另外一颗电池直到充饱。
                                       放电状态下,当两颗电池电压不一致时,优先对高电压电池进行放电,让两颗电池电压平衡后再并联起来放电,快放空时单独检测两颗电池的电压,对先放空的先截止,再对另外一颗电池直到放空。
总结来讲,如果没使用串并联的产品USB输出达到2A或以上,基本没把您的电池当一回事,反正一时半会您也感觉不到。


另外还是想说如果您对这款产品实在不满意,还是很诚恳的希望您能办理退货退款,相信客服能帮您处理好的。{:5_576:}
也非常感谢您对于本司产品的指正,对我们很有帮助。

L555T_007 发表于 2018-5-7 18:35

本帖最后由 L555T_007 于 2018-5-7 18:38 编辑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8:02
2.为什么不使用每槽独立架构?
对于楼主提到的共用充放电回路架构(电池并联架构,后面全部称为电池并联架 ...

从设计上来说单锂1A 双锂2A 是合理的 。

单节动力电池焊接输出2A也行,但有动力电池的只是小部分用户,电池触片的接触电阻也是需要考虑。
给普通电池的用户开启单锂2A,售后将会异常痛苦。

==================================

你这里示意图故意做手脚, 也不明说你自己方案
1 电池直接并联,在放入两节电池电压差异大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池间直接充电电流。
2 双路升降压成本太高
3 PMOS背靠背确实压降偏大,当然隔离效果最好


只考虑一定范围内工况的话, 3.7V电池每个串一个PMOS也可。无需PMOS背靠背,还省了给MCU供电的取电二极管。


看实物图片Q1/Q2 就是双电池的PMOS开关吧 ,漏检共在一起。

在单片机程序控制下,单独充电到电压相近在再并联充电 或者一直分时充电, 单独放电限流1A/并联放电限流2A[ 电池侧接近2倍 ] ,无效电池/短路电池 都能有效处理。方案上没有问题的。
===================================

细节决定成败,这显示效果不行 ,对不起这个价格。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18:45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8: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为什么不使用每槽独立架构?
对于楼主提到的共用充放电回路架构(电池并联架构,后面全部称为电池并联架 ...

执迷不悟,既然如此,我什么也不想说了,你也别回了,回复全都是解释没有任何的解决用户体验的方案那有什么用呢?只为了告诉我你们XTAR全都是对的?好吧,你们的这个数显效果是很正常的!你们的黑科技也是业界第一!你们是世界第一梯队的品牌!总之一切都是对的!这样该满意了吧?找工程师你再粘过来一大堆就是解决问题了?强势的神逻辑!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18:54

XTAR天猫客服 发表于 2018-5-7 18: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2.为什么不使用每槽独立架构?
对于楼主提到的共用充放电回路架构(电池并联架构,后面全部称为电池并联架 ...

哦,对不起,我不知道三年前的英集芯IP5109是个很高级的东西,我自己改的米勒19.9元的用的IP5306,2.1A充电,2.4A放电,C6电池妥妥的,很高级吗?恕我孤陋寡闻,IP5109很牛的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20.png,还是那句话,如果只是想告诉大家你们XTAR的东西都是对的,那建议你就此打住。

zhuaxia 发表于 2018-5-7 20:15

反正用移动电源的方案做的充电器不卖便宜点就没天理了,毕竟这些方案的片子太便宜了,1块的都算高级货了,更何况t人家18650空电池的盒子都只卖10-20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21:04

zhuaxia 发表于 2018-5-7 20: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反正用移动电源的方案做的充电器不卖便宜点就没天理了,毕竟这些方案的片子太便宜了,1块的都算高级货了, ...

移动电源IC都便宜,IP5109就算零售也就一块多钱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21:05

znsd 发表于 2018-5-7 20: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还是没有上面XTAR的客服给力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http://www.shoudian.org//mobcent//app/data/phiz/default/03.png

yang2785 发表于 2018-5-7 21:14

      个人感觉XTAR貌似被论坛神话了,说实话,这个牌子的充电器无论是从做工、从用料、还是说质量,都只能说是一般般,与大厂的没法比,不过截止电压还是很准。我2013年花近200买了当时洋气的VP1,几年来用的次数不多(平时一般都喜欢用sony的TRG),但是VP1有一个槽充电不晓得怎么不行了,能充,显示也有进度条,但就是充不满,冲一天一晚都看到进度条在闪,电压能升到4.0几伏,另一个槽倒是没问题,拆开看过没发现有虚焊。
         我有7、8个sony trg,没有一个出问题的。
      13年发的帖子:
          http://www.shoudian.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6914&extra=



虎门雄风 发表于 2018-5-7 22:56

本帖最后由 虎门雄风 于 2018-5-7 23:13 编辑

楼主莫急,前几天我的VP4PLUS测量一节18650时出现故障,修好后返回正常使用,在这还是要感谢一下客服的,但还给我的维修单说是我过压测量损坏,测的是他自家的电池,而且是单节,怎会过压测量啊,头都大了,再问又话不要反接测量就不会有事,那天测量是绝对无反接的,况且五六百元的充电器都没有防反接功能吗?我不求充电器可以长久使用不会有毛病,人都会生病,何况是一个充电器,但这样回答用家有点专业精神吗?我这几年买了他公司近十个型号充电器,我是看好是他家的产品,现在看来什么也不重要了……

sone88 发表于 2018-5-7 23:54

虎门雄风 发表于 2018-5-7 22: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莫急,前几天我的VP4PLUS测量一节18650时出现故障,修好后返回正常使用,在这还是要感谢一下客服的,但 ...

我的VP4P都出掉了,现在基本上是米勒、IC99、MC3000组成高中低三档组合,按需使用。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XTAR P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