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r7519 发表于 2015-8-25 15:33

简评纳丽德TA10~~

本帖最后由 yr7519 于 2015-8-25 17:23 编辑

很荣幸申请到纳家TA10体验资格,也谢谢老衲的信任!收到筒子有一段时间了,期间慢慢把玩细细品味,发帖的图片也早拍好了,这段时间忙于工作没能及时发帖。看到各位大神发的测评帖子,各种专业测试工具也上了,我感到鸭梨山大啊,不时在心里自问我TM写出来还有人看么{:5_604:}。下面我就TA10简单谈一下体验吧,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这年头,光有文字木有图片的帖子是没几个人看了。开苞图,包装里面一支手电、一根手绳、两个O圈,外加说明书和宣传小册子,那口袋里面是CR123A、AA/AAA碱性电池、14500锂电,CR123A只赠了一只,另外几只是我自己的,这几种电池是老衲特地附赠用于测试的,出售款不附带电池的。

         

         这筒子很眼熟啊,外形上就是TA4/TA40的缩小版,但内涵却是完全不同的。标准的纳家脸谱,八棱筋设计显得很硬朗。
         

       左起依次是月亮湖18650小直、TA10、欧莱特S15R,可以看出TA10比普通AA甚至18650小直块头都大些,这毕竟不是“小直”筒,应该算是中头AA筒了,光杯加深设计为整个长度做了不小贡献,带来的好处是更好地聚光性。这样对比看虽然感觉块头大,但握在手里却感觉大小适中,毕竟是战术设计的筒子,手感很重要,现在我更加喜欢中头设计的筒子,手感更扎实。关于TA10的氧化,颜色看起来是黑灰色的,S15R则是比较纯粹的黑,图中应该能明显看出来,对于其他桐油说的没以前那么油润,我也有这样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T6A的氧化,过手后才会知道什么叫油润的氧化,手里的TA40和这支TA10则有些偏磨砂质感,颜色偏黑灰色,所以看起来没那么油润,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具体要请老衲来解答下了,呵呵!
         

         作为TA4\TA40的亲弟弟,全身上下、左右带有他们浓重的印记,公鸡头也一样不少。镜片是镀膜防碎PC镜片。
         


      尾部镀金弹簧
         

      扎实的做工和厚实的用料是我喜欢纳家筒子的重要原因。TA10是个杂食的筒子,由于筒身和正极的特殊设计,只要能塞得下的电池,都能用,除上述电池外,铁锂电池应该也是可以用的,这也是TA10最大的亮点。正极是根长行程弹簧,顶部是个金属片,保证了能塞进的电池都能良好接触,电池仓内径也不是一样的,靠近筒子头部的内径要小些,凭我装AA/AAA电池拧尾盖的手感猜测,正极部位电池仓应该有个台阶设计,当较长的AA/AAA电池拧入时,弹簧被大幅压缩,电池头部所接触的正极部分陷入小台阶,从而对电池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不知道我这猜测对不对,等SF兄用X光机扫一下来揭秘真相,哈哈! TA10为了兼容123A、AA、AAA电池,电池仓设计较长,弹簧也是长行程的,为了保证接触良好,弹簧又不能太软,这导致装AA电池拧尾盖时比较紧,必须用力顶住尾盖拧入,否则筒身最后一圈螺纹将会加速磨损掉,TA10在电池使用上作了鱼和熊掌兼得的设计,那么在其他方面必定有所牺牲,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小筒子尾按手感很不错,软硬、行程均适中,倒立无压力。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TA3的尾按,那圆润富有弹性的大屁股,捏上去那叫一个酸爽!
         

         纳家三兄弟合影,老衲你准备再生几个呀?{:5_604:}
         

yr7519 发表于 2015-8-25 15:36

简评纳丽德TA10~~~

本帖最后由 yr7519 于 2015-8-26 00:29 编辑



          这个部分是筒子点亮发热测试,所用电池依次是纳力德AA碱性电池、纳丽德CR123A、德力普14500锂电池,入筒电压分别是1.59V、3.02V、4.15V。


          传感器探头我绑在筒子颈部的,接触良好。测试条件:室温大概25°,筒子未点亮状态温度为27°,所有数据均是筒子最高档点亮时所得。因为前面有桐油已经测试了各种电池驱动下的续航时间,所以这次我主要测试筒子在各种电池驱动下的以最高档点亮时的温度变化,不做续航测试。


            static/image/hrline/4.gif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4.gif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4.gif

          先是AA碱性电池:
            

            

         五分钟后温升5°
            

          不到二十分钟筒壳温度上升到31°,此时已是最高温度了,后面温度没再上升,所以没有全程测试了,用手摸筒头仅仅是微热。
            

static/image/hrline/2.gif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2.gif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2.gif

         上CR123A数据,起始温度是26°:
            

          五分钟后温升5°
            

         大概10分钟左右筒壳温度升至33°,温升7°。
            

          大概二十分钟后,筒壳温度升至35°,温升9°,可以看出CR123A驱动下的筒子发热明显比AA碱性电池大了。
            


         二十五分钟时,筒壳温度升至36°,此后温度没有再上升了,用手摸筒壳明显感到发热,但热量不是很大。
            

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http://www.shoudian.org/static/image/hrline/line7.png

         最后是14500锂电测试,锂电我测试了两次,因为第一次测出来温升不是很高,我怕是因为电池没电所致,于是取出充电近两小时再测试的。
         

         点亮五分钟左右,温度迅速升至37°,五分钟温升达10°,锂电驱动筒子发热明显增大许多,温升很快,说明筒子导热良好。
         

          大概15分钟后,筒壳温升至40°,用手摸筒壳感到有些烫手,但离握不住还有些距离,此后温度没再上升。这筒子散热还是挺不错的,一体设计的筒子,热量在筒身内部传导,传热效率高,表面散热面积也大。二十五分钟后筒壳温度降至39°,三十五分钟后降至37°,后面没再记录数据了。我感觉如果用高放电平台的三洋14500驱动的话,筒壳温度可能还会升高些,可惜手里没三洋的14500,没法测试了。
         

         

         










yr7519 发表于 2015-8-25 15:36

本帖最后由 yr7519 于 2015-8-26 13:46 编辑

      室内点亮照明效果测试,以下对比图从上至下依次是AA碱性、CR123A、德力普14500,入筒电压分别是1.61V、3.03V、4.12V。
       先上环境图:
      
       低亮照明效果对比:
      

       中亮照明效果对比:
      

         高亮照明效果对比:
      
       总结一下自认为的优点:

               1、用料厚实、筒子皮实、手感扎实,细节上基本都做得到位,整个筒子该倒角的都做了倒角处理,头部公鸡头、尾盖边缘均不刮手;
               2、梯形螺纹顺滑,且螺纹精度很高,螺牙咬上去基本就不会晃动了;
               3、导热、散热能力都不错;
               4、胃口好,啥电池都能用,前提是只要装得下,这就是最大的亮点;
               5、深光杯设计,筒子聚光性能好。


      缺点:
               1、先说个算不上什么缺点的缺点,包夹太厚实了,虽然比TA40包夹还长,但还是紧了点,不太好掰开;

               2、筒头和尾盖有车床车削的刀痕,希望后续能提高下表面车削精度;
               3、由于是兼容设计,装AA电池时必须用力顶住尾盖再拧,否则对筒身最后一圈螺纹磨损较大。记得东成兄的中头筒子F3也是因为弹簧过硬,拧尾盖时对筒身螺纹造成磨损,没记错的话F3筒身是三圈三角螺纹,好在TA10螺纹圈数比较多,而且是相对更结实的梯形螺纹,大家拧尾盖时注意一下就行。
               暂时把玩中就发现这些不足,欢迎其他桐油补充,全文完。
               

xfdqz 发表于 2015-8-25 15:43

不错的帖子

nextorch 发表于 2015-8-25 16:39

老衲也占个位,坐等后半部分的测评{:5_589:}

龙珀 发表于 2015-8-25 23:20

这款是新出的吗?刚有人向我推荐这款筒子

zhangweiozw 发表于 2015-8-25 23:25

占位等完整版评测出来再改回帖{:5_589:}

小龙人 发表于 2015-8-26 00:17

图拍的不错

yr7519 发表于 2015-8-26 00:30

龙珀 发表于 2015-8-25 23:20
这款是新出的吗?刚有人向我推荐这款筒子

是纳家新款筒子!

yr7519 发表于 2015-8-26 00:31

zhangweiozw 发表于 2015-8-25 23:25
占位等完整版评测出来再改回帖

欢迎兄弟再来捧场{:5_604:}

sfwjsxg 发表于 2015-8-26 10:13

进来看图呀,顺便等后面的。

里面就是个台阶,官方就有示意图。x光片得等等,机器现在还不知道啥时候修好回来呢。

电击者 发表于 2015-8-26 10:42

鸭梨山大啊,ta10火爆头的各种顶级测评,{:5_619:}

zhangweiozw 发表于 2015-9-2 11:38

看完了,话说目前AA筒子中最聚光的应该就是TA10了吧

sfwjsxg 发表于 2015-9-2 16:01

zhangweiozw 发表于 2015-9-2 11:38
看完了,话说目前AA筒子中最聚光的应该就是TA10了吧

这个就不知道了。。。。一般说啥都留一线,不用“最”。。。

zhangweiozw 发表于 2015-9-2 20:38

sfwjsxg 发表于 2015-9-2 16:01
这个就不知道了。。。。一般说啥都留一线,不用“最”。。。

新广告法{:5_589:}

雾色弥漫 发表于 2016-12-25 12:05

zhangweiozw 发表于 2015-9-2 11:38
看完了,话说目前AA筒子中最聚光的应该就是TA10了吧

T01最聚光{:5_62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简评纳丽德TA10~~